在放松的没有压力情况下的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实战训练中不要刻意挑选弱的对手,不要能胜的我就多找,反之不是应付训练就是躲避强手,思想中核心的东西就是“怕输” “怕困难” “怕面子不好看”等。大家知道,赛前训练的中心就是将训练水平转化为比赛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强度的对抗能力。将这种“怕”的表现带到训练中,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对抗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掩盖了个人许多弱点,使之不能暴露出来加以解决,其结果在比赛中必然会遇到阻力或困难,即惊慌失措,以至导致失败。所以,还不如在该阶段多挨些摔,多碰些困难,从中找到体会,将来在比赛中减少失误。
(2)研究对手,制定对策,进行对策训练。“过分尽力”的训练的着眼点只是应付对手的某把手或某个技术动作,而淡化了自己的特长,忘记了进攻的意义,其最好的结果也只能达到抑制对手的某个技术动作或某个把位,甚至完全放弃了个人的进攻。这些表现是消极的、被动的,是不可取的。因为柔道竞赛的制胜根本规律是“以我为主”的进攻,用自己特长的不断攻击才是积极主动的。因此,在训练中要摆正这种关系。
(3)在实战中,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也是“想赢怕输”的思想在作怪。尽管有时前面打得比较顺利,但在“过度的计较得失”的诱惑下,又觉得很困难,总有个声音在揭示你“谨慎点!小心点!”使你觉得不应该冒险,不应尝试新的战术、新的变化,而重拾所谓保险的旧技、战术。如果你总是在所熟悉的方面打转转,怎么能突破和创新? 更严重的是使你增加了自己的恐惧,不敢尝试冒险,这种恐惧会毁掉你的机会和创造力。
(4)赛前训练中“怕伤”而导致训练保守也是一种常见的紧张心态表现。运动员参加比赛,特别是参加重大比赛(如奥运会)是一生中的梦想,是所追求的特殊的荣誉感。当被确定为参赛队员后,便产生了一种“怕受伤去不了”的心理,这也是非常正常的反应。这时要引导运动员明确是为了挑战自己、实现个人价值、为祖国创造荣誉而去 参加比赛,因此,应培养一种积极心态和行动,按计划搞好个人的训练。不敢上强度、 不敢进行真的对抗训练和不敢与较强的对手实战,也就不可能在赛前做好充分准备,使自己的比赛能力有所提高。当然,赛前训练防止伤病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一环。一方面要引导运动员采取积极态度对待此问题,另一方面要安排好训练以及进行训练手段的创新。
2.学习辩证思维方法,提高承受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赛前训练中要加强培养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可以绝对控制的东西仅有一样,那便是你的思想,你可借此“工具”来控制自己的命运。因此,培养运动员养成对一切困难或问题有一个积极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一种积极的面对现实的态度,从而会逐步地完善自己,并会感到自信,“我能行,我会做得很好,而且比对手做得更好”就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
3.学会面对困难、适应困难、多设想些困难,准备几套方案使运动员准备得更充分、更全面、更仔细
赛前训练中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困难,使运动员认识和面对它,不仅是思想上的准备,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训练,不回避困难,提高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这是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针对困难的最好解决办法是敢于面对困难,敢于碰它,碰多了就有办法了,也提高了能力。如果我们不怕困难,连续地施展自己的力量,那么,就会找到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办法。要保持勇敢朝向目标的积极奋进的态度,而不要躲避它;应树立“我能应付它或我能通过它”的态度,而不是“我希望困难不会发生”。
4.学会鼓励自己
自己给自己一个赞美,例如“我做得很好,我能行,我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爱谁是谁,舍我其谁”,这些在赛前都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表现的训练,越是临近比赛越要如此,不要疑虑自己,要使自己更加自信。
5.学会表现自己,提离衰现个人才能的能力
在赛前训练过程中,引导大家在各个方面学会表现自己,为自己增加无形的战斗力,也是心理训练的重要内容。如训练时敢于表现个人的特长与风格,对个人的得意技表现非常自信,平日生活中表现精神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甚至于出风头,对自己的集体表现积极与呵护,对队友表现热情与宽容;在开会时,经常坐在第一排,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与教练员交流思想和看法,特别是在赛前进入赛区后,表现出情绪饱满、信心十足、霸气十足,这些不仅是使自己在比赛中充分表现出自己水平的支撑点,而且也是一种通过自己各种行为表现出来的气势,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能使自己的团体战斗力增强,同时也是一种威慑力,是对自己所有对手的威慑与震动,能使对手摸不着头脑,从而形成自己的一种无形的战斗力。
小结:
赛前训练是在准备阶段和基本训练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运动员能熟练运用已获得各种因素达到协调统一、逐步形成综合比赛能力的过程,即逐步培养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过程。赛前训练关系到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充分调动个人才智和临战状态,赛前训练准备工作包括思想、精神、心理的准备,训练的准备,科研、医务监督的准备,后勤及物质准备等几个方面。赛前训练阶段的安排要突出以专门性训练和比赛性训练为主,突出个人的特点,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赛前训练阶段和进入准备比赛阶段,时间大约为6周。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心理状态,即不良赛前心态,主要表现为赛前过分激动的状态、赛前淡漠状态、赛前恐惧对手状态和赛前盲目自信状态等几种心态。为克服和消除因赛前不良心态所导致的“紧张”或“害怕”,教练员要教会运动员能以积极的思维方法、辩证的思维方法来对待比赛,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思考题与作业:
1.柔道比赛中赛前训练有何重要意义?
2.赛前训练准备工作包括哪几个方面?
3.赛前训练阶段如何划分?怎样安排好赛前训练?
4.如何克服运动员的紧张心理?
第十一讲
高水平女子柔道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教学目的:
了解女子柔道运动员的一般情况,掌握高水平女子柔道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教学安排:
总时数14学时。其中讲授10学时,讨论2学时,考试2学时。
一、柔道运动发展的的况态
(一)女子柔道运动开展晚、发展快
女子柔道运动是现代女子竞技体育发展浪潮中涌现出的一朵奇葩。
1882年嘉纳治五郎在日本东京综合各派柔术的精华,创建“讲道馆柔道”,历经了一百余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普及的竞技体育项目。女子柔道几乎与男子柔道同时产生,但是她的发展却落后于男子柔道20年。1883年嘉纳治五郎即在讲道馆开始传授女子柔道,当时只限于进行一般训练,而不组织比赛。由于嘉纳治五郎极力主张女子学习柔道主要是修养身心,锻炼身体,自卫防身,无须像男子那样“争赢斗胜”。在他这种封建思想的禁锢下,直至他病逝前,女子柔道一直未列入日本国内正式的女子体育竞赛项目。
柔道虽然起源于亚洲,但是欧洲先举行了女子柔道锦标赛。1982年在美国举行第1届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后,女子柔道的发展如急风骤雨,很快遍及五大洲。同男子柔道世界锦标赛一样,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1988年在汉城奥运会上女子柔道被列为表演比赛的项目,从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开始,女子柔道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二)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登上柔坛就出手不凡
我国女子柔道是紧随男子柔道的开展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女子柔道发展得很快,提高也快,一开始参加世界比赛就占据世界女子柔坛的重要位置。我国男子柔道于1980年举办第1届全国锦标赛,而女子柔道运动员同年就与旅美台胞访华的女子柔道运动员共同进行了公开表演。1981年在山西忻州举行了首届女子柔道邀请赛。以后又举行两次邀请赛,于1985年在浙江温州开始了每年一届的全国锦标赛和冠军赛。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2届亚洲女子柔道锦标赛时,高凤莲、李春荣、李忠云获得冠军,柳艳梅、时艳春获得银牌,张仙花、王晓东获第三名。七人参赛均获奖牌。我国女子柔道即成为亚洲女子柔坛最有实力的一支队伍。
我国女子柔道队第一次参加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第3届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高凤莲和李忠云就获得两个冠军。以后,高凤莲又在两届世锦赛获得金牌,成为世界女子柔道史上第一个获得“三连冠”的东方英杰,在我国柔道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庄晓岩和孙福明又摘取了1992年和1996年奥运会的女子柔道桂冠。唐琳、袁华在 2000年奥运会上又得两枚金牌,并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浏览29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