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文化在挖掘时要本着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科学的文化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为民族文化资源的一部 分,它的挖掘整理工作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于1983年至 1986年间,动员了全国8000余名专职武术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耗资100多 万元,开展了我国武术发展史上空前的“普查武术家底,抢救武术文化遗 产”的工作。国内体育史学者程大力先生说,他所目睹的这些“成果”,作 为参与者的他认为这次挖掘工作雷声大雨点小,而且其中不乏很多垃圾。当 然,这种民族文化资源的发掘必须在一种民族文化多元开放的时代中进行, 只有这样多元的民族文化才能得以发展。因此我们应抱着拯救传统武术的想法,虚心向传统武术家请教,注重传统武术中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整理,再度审视中华传统武术的闪光点,主要对其历史文化渊源与理论部分进行挖掘与整理。武术的发展融会贯通着浓 郁的本土文化与民族特色,是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群众智慧的 结晶。只有认真研究其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探讨它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作用和特点,正确认识它与人类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找出其中的必 然性与规律性,才能对今天的武术实践及武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成 果将为今后武术的训练、竞赛、教学、科研、群众武术的普及发展提供丰富 的内容和参考,只有如此,发掘工作才有意义,才有成效,也给武术的可持 续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文化动力。
(三)打造多元文化和武术文化的融合效应
21世纪是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世纪,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化的潮流中, 融合是最佳化的文化方式的选择和最优化的价值导向。日本学者曾指出: “要客观地认识与理解自身文化是困难的,而突破这个难点的最好办法就是同多元文化的接触和交往,在更高的深度上理解它。这样才能从自身文化及支撑这一文化的价值中获得自由。”文化融合是异质文化之间通过相互接触和交流,不断融汇并不断创新的过程。与文化冲突相反,文化融合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补和互惠关系,并 力图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达到共生和互赢的目的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一样在人类历史上都是客观存在,并都对人类的历 史起到着重要的作用,但结果却相差甚远。融合不仅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所整合的世界文化的融合,它也能使我们 有机会见识和欣赏来自全世界的各种优秀文化,武术文化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也是具有民族特色和中国风格的文化,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当 代精神品格的民族文化。文化融合不是丢掉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恰恰是维护 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本身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形成 的,这种文化体系承认和尊重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冲突,并认为一定程度冲突的存在是文化得以发展的动力、文明得以保持的来源。我国著名民 族学家费孝通先生也曾指出:人们首先要认识自身的文化,理解多元文化, 才有条件在多元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与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大家认可的基本秩序。在20世纪的相当长时期内,全盘西化和排 斥传统文化的观念曾经长期占据上风,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和断裂。因此,不仅意味着武术文化同西方文化的简单融合,还意味着武术 文化应和多元文化更好地融合。
浏览2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