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庆(1909~ 1989),回族,祖籍河北邱县陈 村,曾居邢台市马市街,中年隐居于市郊晋祠道 村。王万庆自幼嗜好武术,曾习家传查拳。后拜 任县大北张村刘赢州为师,学习三皇炮锤,为刘赢 州入室弟子,并随刘赢州之子刘东汉精研太极拳。 王万庆为人机敏,行动矫健,一出师门,即获得“活 腰”雅称王万庆言语诙谐,崇尚侠义,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

出徒后,王万庆练太极拳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出门坛子功,进 门太极球,就连吃喝也是在站稳“川”字桩后进行。每天早晨四点左 右即起床,先到城墙上,绕城跑九里十八步,然后在“保圣庵”习武。河北乐亭县杨一清来邢台探亲,无意中发现了晨练中的王万庆。杨 一清经悉心考究后曰:孺子可教。遂传授给王万庆一套杨式太极小 架及点穴秘籍。杨式小架近年来已成为 凤毛麟角,点穴功夫更成为一些门派的不 传之秘。此事也成就近代武林史中师访徒授艺的一段佳话。

20世纪20年代末,太极名家李圣端 在羊市街东头路南,开设了一家“回春酱菜园”。酱菜园除经营生意外,主要用于 结纳各地的太极名家和武术爱好者。王万庆被聘为酱菜园的掌柜。伙计中有一 韩姓青年与王万庆为挚友。时逢其兄来 邢,经介绍以“老勤哥”称之。经促膝长谈后得知,“老勤哥”原来就是一代太 极名师韩钦贤。王万庆欲执弟子礼师
之。韩钦贤碍于王万庆既是刘赢州的徒弟,又与自己弟弟兄弟相 称,不让王万庆以师事己。韩钦贤见王万庆情切意诚,便答应代师 授艺,让王万庆作为郝为真的记名弟子。随取出郝为真遗像,摆上 蜡杆,行拜师大礼。礼毕,恰逢李圣端来此,见状忙问其故,韩钦贤 细说个中原委。李圣端一边表示祝贺,一边顺手端起郝为真遗像 说:但此相片须归我所有,随携相片而去。在随后的几年里,韩钦贤 每年都要抽一定的时间来邢,给王万庆讲解太极拳精要。有时委托 李福荫来邢,刻意培养。王万庆将杨式、武式的大、小拳架融会贯 通于一身,功夫日深。每年有到邢台造访李宝玉、李圣端、路勒等 武林名士者,都是由王万庆出面接待并与之周旋。来访者无不保 羽而归。有一来访者在和王万庆交手后心悦诚服地说,过去只知 邢台南有路勤,北有李圣端,现在才知当中间还有王万庆。

王万庆对于太极拳的追求,一生不懈、也曾经历了拜师、访 友、动手三步骤。他曾长期跟随亦师亦友的李宝玉、曹柯等,在 一起磨爬滚打,也曾专程赴北京,虔诚请教崔毅士。王万庆对于 太极拳能够实学实用,博采众家之长,终将太极真流学到手。王万庆出身清贫,早年就拥护共产 党。20世纪40年代,有数名八路军便 衣到邢台城侦察,被皇协军高德林部抓 住。地下党组织通过王万庆进行营救。 王万庆当时是“稻香村”糕点铺的掌柜, 遂以稻香村店铺作保,将八路军战士救 出。事后,皇协军咬定王万庆私通八 路,将其抓捕入狱3个多月。对革命的 贡献,王万庆从来没有提及过,只是在 “文革”期间,由组织通过他了解获救同 志的出狱情况时,才为后人所知。

王万庆急公好义,侠义心肠。一次 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皓首老翁扶树而立,面色凄惨。经询问,得知老者姓张,因患脑血栓形成偏瘫,生活不 能自理,家里人又不能行影不离。王万庆表示愿意传授其太极拳功 夫。经过不懈的练功,老者不但学会了太极拳、太极剑,还治好了偏 瘫。他每天扛着宝剑,乐呵呵的参加晨练,被参加晨练的同伴们称之 为起死回生的“老剑仙”。老者对王万庆敬若神明,王万庆也对较自 己岁数还要大的老徒弟格外关照,其高尚品德在邢襄大地广为流传。

20世纪40年代末,王万庆隐居于市郊晋祠道村,过着日出而 做,日落而息的田园式生活。王万庆家传四辈阿旬,儿科医术也极 其高明,城东南一带,得其救过的幼儿,不计其数。王万庆行医、但 不悬壶,为人诊治、纯系赠医施药,即便是使用珍珠、麝香等珍贵药 材,也从不收分文。每逢家属硬要留下药品成本,王万庆也坚决辞 掉。他每年都要花几十元钱买药,施在病人身上c久而久之,在城 东南一带,世人只知儿科名医王万庆,太极名家王万庆反而被人淡 忘了。

20世纪70年代初期,物资相当匮乏,大部分凭票供应。王万 庆几经辗转,购得“金鹿”牌自行车一辆,爱不释手。一口黄昏,突遇一青年拦劫。王万庆以点穴手法将其制服后,欲将其扭送到派出所处理。该青年苦苦哀求,道出原委,原来该青年系山东人,他的未婚妻给他索要的彩礼中,有一辆金鹿牌自行车。大婚将即, “金鹿”渺然,携款 来邢也大失所望,随生拦路强买歹念。王万庆怒斥 其行径后,沉思良久,若将该青年以拦路抢劫治罪,会毁掉他的一生。

虽罪有应得:德渡之,成就一段姻缘。王万庆给他讲了一番做人的道理后,将“金鹿”以低价卖给了他。该青年感激的痛哭流涕,跪送王万庆走 出了好远。

王万庆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口碑极佳。他谦虚谨慎,在同门、同 道、弟子面前从不炫耀自己。对搬弄是非者,置之一笑,不为闲言所蛊惑。每当谈及武林逸事、武林人物时,口德极好。与人切磋拳技, 能制人绝不伤人,手德高尚。王万庆一生从事体力劳动,淡薄名利。从他学习太极拳者,前后 不下数百人,从不收取弟子一分钱。即使是弟子代师购物,他也是“用其力不用其财”,必定如数奉还。王万庆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课徒授艺。首徒系邢台市东门里 周宝善。“文化大革命”中无心派性斗争,而有志于身心健康者,从学 甚众。其后,又有数百人先后从王万庆学习太极拳,其中不乏佼佼 者。如:杨振龙、刘胡生、裴文生、孟繁明、李凤鸣、郝宝旺、周秋海、白风来、李爱国、尹福寿、张六元、李永爱、丁秀枝等。20世纪80年代 初,王万庆恢复了传统的收徒方式,依次列入门墙的有:黄春喜、刘振雷、武清源、王金山、白银成、石振生、白利民、李保朝、鞠国栋、王庆科、齐云中、吕云亭、武秋生、杨兰显、苏化亭、靳喜明、郭峰等。

王万庆一生好武,得艺双馨。祖传儿医,誉满邢襄。每逢邢台有 庆典盛会,武术表演的队伍里王万庆总是头一个下场,一套太极剑令 人倾倒。王万庆曾任邢台市举重武术协会副主席、邢台市第一届武 术协会副主席和第二届武术协会顾问。为邢台太极拳的普及与发展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寇桂江,小名永身。 锻父传授武功外,还得到杵珂亲传技”中珂将己的“高吊十三式”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寇桂 江在青年时期应征入伍,在国防部通讯社做通信工作。虽说军务繁忙,但仍坚持练太极拳。1960年夏季的某日早晨,寇桂江在北京北海公园练拳 图2-102寇桂江 时,一位马姓老者,自称是北京太极拳名师之徒, 练拳30多年,要与寇桂江推手比艺°寇桂江念其年岁较大,怕他在 众人面前丢丑。搭手之后,寇桂江采用踏力,将其逼下台阶,坐下后 才松手致意。围观者拍手叫好。此后,众多练拳者纷纷要求寇桂江 传授拳术。南和县每逢庙会都邀请各门派拳师会聚一堂,进行武术切磋,互相交流拳艺。1973年春,寇桂江受父 亲委派,带领刘云廷、寇志军、苏梅生 等人前去助兴。到会的拳师多系长 辈,寇桂江施礼相见,并说明父亲不 旎到会的原因。太极拳名师郭某见 他代表其父,与各门派长辈平坐,心 怀不爽,并露出轻视之意。郭说都言 寇长青武功深厚,不知其子如何,能 否与人搭手走走?寇桂江听后心中 不服,就往当屋一站,答应试试。这 时走出一彪形大汉。双方施礼后就 搭手相连推。寇桂江搭手听劲,知道 对方身魁力大,功力非凡,不敢轻视。 同时又怕将对方发出去,有对事主不尊之嫌。直到同去长辈眼神示意,他才用太极拳“挤”式,手掌齐发,“哈”的一声将对方发出,撞在屋内界山墙上,连人带墙“轰”的一声倒 在地上,博得满堂喝彩。寇桂江精神抖擞,一副愿迎接任何人挑战的 架势。郭某想挽回局面,就顺应进场与其搭手。寇桂江感到对方功 力深厚,两臂深沉,且面带恶意。如果再将对方发出,使对方更不好 收场。有道是“打法没有制法高”,他随即两臂下按,一手按胸,一手按臂,将对方逼的连退几步。对方自知难胜,只好请求寇桂江手下留情。寇桂江被事主敬为贵宾,甚是恭敬。 1953年春,李某找寇长青谈论拳术时,提出要与寇长青推手,寇 氏青却让其与寇桂江推手。李根本没把寇桂江放在眼里。寇桂江也察觉到李是有备而来,且心怀歹意。李用左手狠压寇桂江的右臂,用右手猛击其腹部。寇桂江用化劲将李引空后,一个挤手将李打坐在地上,头部靠在桌角上。李向寇长青施一礼,道了声再见,便走出门外。李被打以后,曾欲在夜间骚扰寇桂江家,经认真反思后,特别后悔,并主动登门,向寇长青道歉。

浏览32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