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的武术锻炼很重要,精神衰老是人体衰老的表现,人是万物生灵,“得神者昌,失神 者亡” 。精神衰老比躯体衰老更应引起重视,如出现:思维活动迟缓,理解能力减退,注意力 不易集中,对外界反应的敏捷度显著降低。性格变化,情感平淡,情绪不稳。小事生怨,固执 保守,孤僻自私,易伤感。记忆减退,健忘,动作迟缓,笨拙,步履不稳,手足颤抖。武术锻炼 能缓解老年性的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各种神经细胞退行性变化,增加脑血流量和脑的摄氧量。 减少老年性忧郁,适量的武术训练还缓解衰老。
老年学:人的衰老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在老年人阶层要广泛 普及医学和卫生保健知识。关爱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大事。练武术是老有所乐的体育活 动。老年人的武术锻炼要简单安全并受益。
中医认为,阴阳不仅创造了生命,而且阴阳调节得体可救护生命,科学合理的武术锻炼 可创造人体生命的再生机遇,让武术训练人群讲究科学养生,以锻炼防病达到养生长寿的效 果(这常有阴平阳秘的腹式呼吸锻炼方法),阴阳还有静功、健身操、按摩功、足疗功,这些提 倡科学的方法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机能,心血管系统,代 谢机能都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老年人的武术训练:练“八段锦”,“内八段锦”是根据经络、足疗、手疗知识加强保健。 老年人练武的目的:受人尊敬的长者,无论年龄多高,都老有所乐,老年武术就是可专心玩味 的好项目,武术的哲理可帮助老年人总结人生的经验,并归纳以训后人。
老年人练武可促进智能更丰富:老当益壮,人老心不老。这里所指的心是思想和老年 人丰富的人生经验,心伴随生命完成人寿命的天年后,仍要把伟大的思想留在人间,这就是 人不同与动物的,人独有的精神世界。老年人为人类做了一生的贡献,《真功夫》的武术训 练方法不舍弃老年人,武术训练帮助老年人健康长寿,回味人生。老年人的人生经验丰富, 思想无比充实,显现练武水平和武术乐趣,使老年人生活更加丰富。
向老年时期的武术训练者介绍养生方法。宋代陈直保全元气法,供读者参考,全文为: “一者少言语,养内心;二者辟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 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壮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
第一节:象形的大象动作训练
大象是很强壮,又是很善良的哺乳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武术象形于象是最文明吉祥的 象形。好心之人学习大象的优点既常用孝顺之心,常存公道之心,不别三意,可训练象形于 大象的武术动作,大象的重心和步伐是动物中最稳的,大象是四平八稳的动物,象形大象的 能力而训练武术可提高技击水平和调治百病。
单把(象鼻手)的训练方法如下:身体侧身站立,左脚在前,脚跟着地,脚尖微微向前半 步,左掌贴于右拳向右后转动,右脚向右前方蹬出一大步,同时左掌贴于右掌,以右掌根向正 前方出击。如图(130)、图(131)。
接上式,左脚和右脚分别退回起点。如图(132)。由此左右交替训练侧身动作,体会大象的威力。
大象步的训练方法:此步模仿大象四平八稳的步伐,前奔、后退的挤撞步。大象步是象 形与大象的前后走动步伐,训练目的是强壮身体,调理阴阳平衡,引浊气下行,能通经、活络, 增强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并可预防脑部疾病。具体练习方式如下:
一、准备功:前式,身体自然站立,全身放松,练习者眉喜、眼笑、不动唇、松项、松肩、松 腰、松腿、松踝关节。后式,下肢开始用力伸直,双足跟部蹬力明显,踝关节上翘,足趾用力下 钩,上肢用力平伸,手掌用力上翻下按,在此状态下做腹式深呼吸,将腹部鼓起时吸气,以自图(130) 图(131) 图(132)
二、行走功:接准备功后式,双足略宽于肩,四肢自然伸直,先由双手握拳拧转,拳背贴于 大腿外则,双肩下沉,双手往下使劲,左右手交替耸动双肩各九次,双髓关节放松,双膝盖绷 直,足趾扣地,在此状态下抬起一腿,把整个重心移到另一腿上加压,双腿变换重心,直腿前 三后一,或一步一步向前的行走,足踩实地,挺胸起腹以助壮腰力。如图(133)。
三、收功:收功是指训练告一段落时,放松肢体。双手带肩摇摆,易筋。双腿下蹲后放 松,直立、易神。随后全身自由松展,即本次训练结束。大象步的训练方法简单易学,年高行 动不便者,病后肢体关节力量不够或功能不全者,行步时需有人看护或可双手按扶桌子,进 行保护性训练。训练中启发式口语指导完成训练。
象鼻手(撩阴手):人的双手在武术运动中不断前后、上下运动,运动过程中可出现许多 象鼻手形,如图(134)。由下向上、先撩阴后望眉,由上向下先打单把后塌意。象鼻手、上可 抱拉对手的头或打咽喉、击心,一上一下打出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恨劲。
第二节:多练几套养生功
多练几套养生功,例如以下练功方法:
床上呼吸功:睡前或睡醒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练习。(1)全身放松,自眉喜、眼笑、不动 唇、松项、松肩、松腰、松腿、松踝关节。(2)下肢伸直,双足跟部蹬力明显,踝关节上翘,足趾 下钩,上肢平伸,手掌上翻下按,在此状态下做腹式深呼吸,将腹部鼓起时吸气,以自然稍慢 为主,共做6 ~7次,均可睡觉或起床运动。
八段锦是民间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武术功夫,在训练过程中把身体的训练部 位形象与织锦,也因为习练者喜爱所以称为八段锦。坐八段锦:(1)手抱昆仑;(2)天柱微 震;(3)托天按顶;(4)手击脚心;(5)臂转车轮;(6)左右开弓;(7)交替出掌;(8)叩击全身。 坐式,也可卧或立训练,并在练习中随意安排运动量。
八段锦徒手操:八段锦徒手操流派很多,做法不一,仅就口诀略加说明。各派就各诀演 化附加的各类琐碎动作与呼吸法均略而不提。
(1)两手惊天理三焦 两手十字交叉,掌面朝天,往上推出,(胳膊以上称上焦,胳膊至 脐部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2)左右开弓似射雕以射箭开弓的方式,左臂似执弓用力向左拉,然后伸直,右臂似 拉弓之弦,向右拉,两臂同时动作。然后左右反向以同样的方式做;
(3)调理脾胃单举手左右掌轮流,掌面朝天,向上推出;
(4)五劳七伤往后瞧 双手贴身侧,脚踏稳不可移动,向左侧尽量转身,以眼能瞧见右 脚跟为度。然后左右反向再做;
(5)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腿分开,半蹲。以颈部带动上半身往左扭,然后往右扭动;
(6)背后七顶百病消 双手置腰部,伸展腰部,使劲往后挺;
(7)握拳怒目增气力 双手使劲握拳,并怒目而视;
(8)两手攀足固身腰膝挺直,弯腰以手指攀脚趾往上轻拉。
内八段锦:“内八段锦”即八段动作的养生功夫,动作较“八段锦”为柔。前人名之为 “内”八段锦,以示有别于“八段锦”。详细内容如下:
(1)理面 双手合擦四十九下,使之发热,由鼻梁两旁向眼梢处抹,用中指由鼻唇沟至 鼻梁两侧来回轻搓。用食中两指同时在耳根前后来回轻擦。捏住两个鼻孔鼓气轻震耳膜。
(2)醒脑以十指从前额发际推向后脑。
(3)击鼓 掌心附两耳,食指扣中指上,弹下击后脑。
(4)叩关 以热掌抱两腮,叩齿。
(5)交胸 双第上下交互摩擦胸膛。
(6)运腹 左若掌平行由大腹两侧搓向小腹。
(7)托梁 掌按腰部,顺势下擦,以食指抚尻骨(脊椎骨最下端)轻轻上提。
(8)温根 掌擦两足足心。
每段做24 ~36次,整个动作约需15分钟,做时排除杂念,舌尖微卷抵上颗。
十要:一面要常擦,能使容颜光泽。擦力由下往上。二目要常揩,静时常闭目,用两大指 背,两相摩揉眼部及周围,促血液循环更益去火。三耳要常弹,即鸣天鼓,可防耳患。四齿要 常叩,齿喜动,故要常叩。五背要常暖,肺系近背,暖则不受风寒。六胸要常护,胸即心窝,故 要常护。七腹要常摩,饭后百步走,手摩脐腹食消磨。八足要常搓,擦足底全息健身,祛风、 健步。九津要常咽,用舌唇主动取津液,泪声咽之,能宣通百脉。十睡要常曲,睡前伸足做深 呼吸六次,则侧曲入睡,醒后不伸足伸懒,有益健康。睡宜缩,觉宜伸。
浏览4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