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徐徐上升的双手十指发胀,向上举动艰难时,上下对拉恰到好处,感觉双手沉重两手 要自然内旋至手心向上。此时向上捧举,显得非常轻灵。需要说明的是,向上举的双手十宣 穴,把地下的水(气)有机地和天上的水(气)连结起来,用之不竭,此谓采天气,接天河之水, 谓之三位一体,也叫三才合一。当双手采满天气之后,把天河水随着双掌心内合,徐徐地沐 浴全身,双掌的天地之气顺着双肩的肩井穴向下输灌,另一股水则顺头顶的百会穴,向体内 灌输,涤荡五脏六腑,然后将五脏的废气从脚心排出去,以达到健身的预期效果。
武术文化:明白十六种拳法之五夹之法,夹是夹剪之夹成其夹也。
第四节:十字搁横的训练
晚清时期和民国年间,曾经有一些外国人骂中国人“东亚病夫”。1949年新中国成立 后,有一位爱国的老人,他是百战百胜的武术大师,许多见识过他的技击技艺的大侠,无不称 赞他的实战本领高强,无不佩服他精湛的技击技艺。就是他老人家将中国最好的、保守秘传 了 300年的技击技艺首先公开传授,为后人留下了传统武术的真才实学。他传承的武术学 问、科学,使后人能研究武术运动对人的生命历程带来巨大的益处。
十字搁横的训练方法,就是这位武术大师为后人留下的技击技艺之一。21岁的人可训 练武术实战内容丰富的动作,十字搁横的训练,可明显提高武术实战能力。
十字搁横的训练方法如下:
起势:从起势开始,就训练人的英勇之气。侵扑站,又名熊看洞。也有人称起势为霸王 观阵。霸王观阵可训练眼光老嫩。如:鹰眼观天不观天,以高视低,上下全视,纵横世界。熊 眼观地不观地,以低视高,由下而上望上下全视前听后观察左右,手足左进右取、右进左取、 交差往返成剪刀开合,就变化出鹰熊两种生灵的战斗本能与战斗技巧。
侧身站立,左脚在前,脚跟着地,踝关节上翘,脚尖微微离地,脚趾扣地,重心在直立的右脚, 使身体稍微前倾。右手握拳,护于丹田,左手五指自然伸展,形成荷叶掌,贴于右手。头顶悬,下 颌内收,舌尖微卷上顶,以静视动。犹如霸王居高临下的观阵,所以称为霸王观阵。如图(刀)。
起式动作就是传统武术的立式桩,在图(77)的基础上,双脚不动,双手形成荷叶掌,前后拉开 50厘米,形成霸王手下的一员大将军,拉剑出鞘的模样就称为侵(鹰)扑站。如图(78)。
在图(77)的基础上,双脚不动,双手下钩,双肘紧贴双胁,象形于熊有战斗之情,熊外形 宁静、而内含蓄凶猛,两膀健壮有力摆在胸前,头颈上竖,两眼观天,不观天。使形象威猛庄 严,这就称为熊看洞。如图(79)。
图(77) 图(78) 图(79)
三个起式动作,都是武术立桩,自然站立不动时双脚十趾都具备抓地之劲,如猫抓鼠可 以增加周身上下的相互矛盾的支撑劲力,这种劲力由静而生,所以称为静力。人的活动,走 路、说话、感觉、思考等,都是要消耗能量的,人的大脑要消耗人体25%的氧气和其他能量, 静力训练时思想和躯体都相对静了下来,因此必然激活人的健康能力与技击能力,增强人的 整体力量,因此静力训练可均匀地提高技击能力,提高人的健康水平。
56
拳势训练:在起式定桩式不变的基础上,左脚上一大步,同时左肩前领左手单掌向前。 如图(80)。右脚上步踩在左脚前方,同时左手下压,右手前劈,左右肘二肘相合,双手交叉,图(80) 图(81) 图(82)接上式,左脚上步,同时右手推左肘,在腰转动时向前横击,脚手齐到。如图(82 )。
接上式,双脚脚跟不动,脚尖向右转动,使身体向后转动,同时右肩前领右手单掌向前。 左脚上步踩在右脚前方,同时右手下压,左手前劈,左右肘二肘相合,双手交叉。左手紧贴身 体向后抽到左胯。如图(83)。
接上式,右脚上步,同时左手推左肘,在腰转动时向前横击,脚手齐到。由此一左一右或 走四正步,因人而异,反复训练。
收式:接上式,双脚脚跟不动,脚尖向左转动,使身体向后转动,同时右肩前领右手单掌 向左下劈出,左手上插保护右腮。双脚脚跟不动,脚尖向右转动,使身体向后转动,同时右肩 前领右膀,向右上方冲击,左手下按。提右脚,右手摸过左肩,右膝和右肘相合,左手掌心贴 右肘并顺右手上升,双手相贴,尽量高举过头。左脚,向正前方迈步。右脚在原地,脚尖微微 向右偏45度,不能拔跟,形成左脚弓,右脚绷。左掌在前右掌在后,指尖向前方,有把两个木 桩按到地下之意,同时口中呼“咦”声(雷声),返本归原。如图(84)。
武术文化:明白十六种拳法之六合之法,合是内三合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 力合。此三合只存于内也,外三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成其六和也。
第五节:揉中节训练
关心人体中节的训练方法。中节的肾是先天之本,在肾脏的上方有人体先天之本的肾 上腺,让人急中生智。
揉中节训练的方法如下:
双足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左脚向左移动一小步,使双足宽度一米为宜。(左式)左手由 上腹部弧形向下腹部做回旋地按摩,这时候运动揉以为轮,在手随身体左侧由心窝向下揉按 至左足跟部再由身体向右四转而附于右足外踝,继而又由身体后仰由外踝上揉至后腰,再由 后腰近回心窝为一次,共做7次。如图(85)、图(86)、图(87)、图(88),右式与左式相反方 向即可也做7次。
揉中节可全面锻炼身体体能及腰、颈、肩、肘的技能及眼睛的见性训练,属实战训练姿 势。
图(87) 图(88)
武术文化:明白十六种拳法之八正之法,正是宜也,看正隙有斜,看斜隙有正成其正直 也。
第六节:练武术桩功
桩是拳的生命,从练武术桩功中明辨阴阳之理,调养阴阳之气,内外兼修,积精蓄锐。
练武术桩功的优点:L练桩功经济实惠,不需要器材与着装,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2. 桩是拳势锻炼的基础,是武术动作的后盾,不仅方便易行的练习人的平衡能力,就像中国拱 桥力学的原理一样稳定自身重心,产生人体应力均布。而且是最好的健身方法。3.练武术 桩功时可深入理解武术桩中阴阳交合的矛盾,掌握桩的刚柔、虚实、动静,激发人体潜能。4.补充运动能量:桩功练出的养生与技击效果明显,如同人吃饭也是补能量,吃补:①解馋,② 充饥,③增加体内养分。桩补:①静力补充体能,②增强动力,③调整心力。5.传统武术有 好桩,才能练出好拳。
武术桩的类别有:卧、坐、立、蹲、行,不同的武术桩有不同的基本要求:
一、养生桩:本书认为练养生桩因人而异,养生桩提倡做腹式呼吸,禁张嘴呼吸。一般不 守穴窍,不讲周天可避不良反应,并根据人不同的生命年龄,生活习惯,不同身体状况,可灵 活改变桩势难度,只要坚持训练就有较明显的强身健体效果。养生桩的训练可以达到强身、 技击、养生、调治疾病之功效,可使人“正气存内,邪不可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二、技击桩:练技击桩是为自己更好地发挥武术技击水平,桩的基本要求训练重心和力 量时,要求符合人体的机体组织和运动关节的生理功能、使生理中的机体组织合理运动,关 节韧带功能得到最佳的潜能训练。以心、意、气、力带动躯体合理拧转。严格要求思想参与 训练,体会变化中的变化。从“象”上看桩功的阴阳显之于外,高阳低阴、起阳落阴、正阳侧 阴,定势桩的高低可在阳复阴来的过程中产生静T清T明T聪的感觉和静极而动,阴者变 阳;动极而静,阳者变阴的理性认识,人体的阴阳合者,体壮而劲力充实。阴阳不合者,体弱 而举动失措。从“数”上看桩功的阴阳,阴复阳来,阳复阴转,阴阳转接变化不穷。人体周身 上下,手阳足阴、肘阳膝阴、肩阳胯阴,应切记阴须合阳,阳须合阴。明辨阴阳之理,方可伸屈 自然、攻防有术、高低适意、起落有度,阴阳转接使虚实相生。从“理”上看桩功的阴阳,桩功 的定势可上下、左右、屈伸、动静、起落、进退、反侧、收纵的产生人身三体、九节的阴阳变化, 静力桩功的养生作用很大,由静变动可用于技击实战,只要心动则手足相应、肩胯相合、肘膝 而随,使周身的一举一动有进攻和防守的方法,武术技击时对手前俯为阳、迎拉必前跌,对手 后仰为阴、推送必后翻,认识阴阳的变化必将尝到技击取胜的甜头。
浏览3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