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传统武术的发展越来越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从而造成了唯 竞技化的偏向,我们应该及时纠正并扭转传统武术的这种发展模式。首先,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与传统武术的保护都非常重要,应该正确 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在扬弃与创新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竞技武术。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应该对我国传统武术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在此基础 上才能够对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进行更好的判断与选择,这是一项必要工作。其次,应该在保持传统武术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外国成功的发展模式。当前,我国在发展传统体育时往往是全盘照搬而不是有选择地吸收借 鉴,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正确的做法是,在有选择性地借鉴外国成功发展模式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民族传统武术自身优势的挖 掘,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自身的传统特色。最后,还应该有效结合传统武术文化的相关市场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具体而言,不但应该加强对传统武术优势项目的市场开发,将传统武术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更好地挖掘出来,而且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形式,应该尽可能避免急功近利的行为。此外,还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加大对于传统武术文化保护工作的相关投入,注重传统武术文化的 长久效益。
振兴传统武术文化并不能够蹴而就,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发 展传统武术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对传统武术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保护体系首先,重建理念。在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应该坚持科学的 现代化理念作指导,这样才能确保传承方向的正确性。其次,重建方法当前对于传统武术的保护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 保护方法与手段方面的创新,传统的保护方法与手段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 要适当地选择运用并富于创新电最后,重建队伍。对于传统武术来说,重建工作重点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当前要想切实保护好传统武术文化,应该重点培养一批可以熟练掌握传统武术运动技术的继承者。另外,在培养传统武术人才的过程中,高等学校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加以重视。
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首先应该对传统武术传承者的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以往民间工艺尤其是具有较高技艺与价值的东西,常常是采取家庭内部的传承方式,同时还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这主要是怕被外人学到之后 夺走家族世代相传的饭碗,这实际上是民间保护专利的一种方式。包括传统武术文化在内的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很多时候都遭遇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面对这种情况,应该积极倡导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知识产权 保护,更好地保障相关从业人员的经济权利,逐渐使自发、被动的传承行为变成自觉主动的传承习惯。
二、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
(一) 文化传承的概念
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文化传承。《中华大字典》中对传承的解释 是传授及继承。也就是说,传承包括传与承两个方面,二者是一个连续的过 程。再来看文化传承,从人类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角度来说,文化传承其实 就是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社会权利与义务的载体,是 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的复制。人类文化始终处于积累和发展过程中。文化传承的核心是文化的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通过文 化传承,实现民族要素的积累和整合,最终发展成稳定的人类共同体。文化传承不是个体行为,而是社会群体行为,是世世代代的社会群体不断进行文 化传承与积累,再传承再积累的发展过程,最终实现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 我国的传统武术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 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其实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的 再生产和再创造。
(二) 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
通常情况下,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武术技术 的传承;二是武术文化的传承。
- 武术技术
一般来讲,我国传统武术技术主要包括各个拳种及其流派中的拳术与器械技术。国家体委1997年编纂的《中国武术史》中有专门的武术拳种介绍,其 主要拳种有:少林拳、心意六合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劈 挂拳、通臂拳、截脚、翻子拳、红拳、查拳华拳、八卦拳、三皇炮捶、六 合拳、太祖拳、罗汉拳、拦手、秘宗拳、螳螂拳、猴拳醉拳、五祖拳、地术 拳法、洪家拳、咏春拳、佛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达尊拳、龙尊 拳、鹤拳、蔡李佛拳、孙膑拳、硬门拳、法门拳、字门拳、梅花拳、工力 拳、花拳、岳氏连拳、绵拳、苣家拳、巫家拳、自眉拳、僧门拳、岳门拳、杜门拳、赵门拳、洪门拳、化门拳、慧门拳、余门拳、弹腿、七势、金狮 拳、虎形、南枝拳、八拳、孙家拳、孙门拳、于门拳、王门拳、严门拳、空 门拳、岳家拳、三十六路宋江拳、鱼门拳、杨家拳、梁家拳、精合拳、蹉脚 门、石头拳、护身拳、指东拳、明堂拳、秘思拳、清拳、四通捶、顺手拳、 水炮拳、佛汉拳、枪架拳、独门拳、豹虎拳、弓力拳、三义拳、信拳、二朗 门拳、傅拳、鸳鸯拳、九拳、护符拳等。1998年出版的《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列举的拳种有:长拳、查拳、花拳、三皇炮捶、红拳、华拳、太极拳、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 莫家拳、佛家拳、蔡李佛拳、侠家拳、南枝拳、咏春拳、龙形拳、朱家教、 白眉拳、五祖拳、达尊拳、虎拳、浙江南拳、温州南拳、硬门拳、黑虎拳、 孔门拳、鱼门拳、余门拳、字门拳、巫家拳、心意拳、形意拳、意拳、八卦 掌、八卦拳、内家拳、菩家拳、温家拳、少林拳、罗汉拳、弹腿六合拳、通 背拳、戳脚翻子拳、劈挂拳、地躺拳、八门拳、摔拳、太祖拳、梅花拳、燕 青拳、秘踪拳、八极拳、自然门、二郎门、功力拳、唐拳、子母绵掌、四通 捶、梅花捷拳、鸳鸯拳、文圣拳、孙膑拳、东安拳、秀拳、浦东拳、拦手、 九拳、畲族拳、侗拳、苗拳、瑶拳、壮拳、四门拳、回回十八肘、醉拳、鹰爪拳、猴拳、蛇拳、鹤拳、鸭拳、鸡拳、地术犬法、螳螂拳等。总体来说,我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技术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并且, 各个拳种流派又有很多子派,在技术方法上也有很大差异,真是难以计数。 就拿太极拳来说,有吴氏、孙氏、陈氏、杨氏、武氏等,而陈氏下又有不同的传人,这些不同的传人所传播的拳术技术又是各不相同。除了拳法,我国传统武术中还包括器械技术,这些技术也是风格迥异。除了常见的刀、剑、 棍、枪以外,还有短器械如钩、锤、匕首等,长器械如戈、戟、狼牙棒,双器械如峨眉刺、铁流子等,软器械如流星锤、绳镖、三节棍等,其他种类如 判官笔、圈等。然而,除了刀、枪、剑、棍,其他器械技术大部分处于濒临 消失的状态,急需传承与发展。
- 武术文化
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武术技术的传承,也是对武术中蕴含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1 )传统武德
武德是对习武之人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具体来讲,武德包括习武之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武德影响着习武之人的各个方 面,比如心性修养和道德作风,比如精神境界和武术礼仪,等等。武德是社会伦理道德思想在武术这一领域的具体应用。《左传•宣公十二年》关于武德的记载如下:武有七德,即“禁暴、 戢兵、保大、功定、民安、和众、丰财”,而《韩非子•五蠹》中的记载是:“尧舜时代,有三苗不服,禹准备攻伐,舜说:’不可’。上德不厚而 行武,非道也。”武德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仁、义、礼、 信、勇”等方面,成为中华民族所倡导的一种民族精神现如今,武德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从武、习武道德,是武术传习者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浏览3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