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就是两人徒手较量,力求把对方摔倒的一项竞技运动。古今中外都有摔 跤,最简单的摔跤技术产生原始社会。那时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在狩猎时或在部落 间的冲突中,广泛利用徒手搏斗,逐渐形成摔跤动作;以后随着习武、健身、娱乐的 发展,摔跤便演变成为一项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中国摔跤是以中国几千年摔跤 运动实践为背景、以京跤为基础、吸收国内多民族摔跤技术并参照现代国际摔跤规 则、经过长期整理而发展形成的独立运动项目。中国式摔跤是参照现代竞赛规则, 以京津两地的摔跤技术为基础,吸收了多个民族的摔法而形成的、受特定比赛规则 限制的现代运动项目,是对众多民族跤种整理、融合、升华与规范的产物。其技术 特点是,在两人直接接触后,通过自身身体运动使对方身体三点着地,而自己则保 持站立状态。中国式摔跤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自成体系,被列为世界十大搏击术之一,是我 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与斗争实践中创造的传统技击术,是一项优秀的民族文 化遗产,是中国传统体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 现形式之一。历史上,中国式摔跤曾经有过若干称谓,其含义也不尽相同。古代有 过手搏、相扑等说法。近代有中国式摔跤名称,而中国式摔跤一词使用较为频繁是 在我国摔跤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北京体育大学王德英教授正式定名为“中国 式摔跤”。这些称谓尽管名称上在不同的时期多种多样,但从符号意义上来说,都表达了中国武术的文化性质,即中国式摔跤文化既不属于那种纯“精神理念”的文 化,也不属于那种“物态化”或“制度化”的文化,而是一种“技”“艺”“术”的文化,并 且是围绕“武"的本质属性和内涵价值而存在和延伸的。中国式摔跤是以中国摔跤为主体,并结合维吾尔族摔跤、朝鲜族摔跤、藏族摔 跤、彝族摔跤等各地各少数民族跤种的一个总称。这些跤种在技术、规则、服装等 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并且长期在我国各地流传,它们与汉族地区各种摔跤流派一 起统称为中国摔跤。我们这里研究的中国摔跤主要以中国式摔跤为主,其文化指 向也以汉族摔跤的发展历史脉络和文化构成为主体。二中国式摔跤文化的概念界定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其涵盖 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 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做“小 文化”。由此看来,中国式摔跤文化应该是属于前者而不是后者,而且应该是一种 大文化范畴内的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 化。它是一种广义文化概念的应用,即应包括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 化三个组成部分。如果再往下划分的话,中国式摔跤应该说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 体育文化。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主要是以 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中,中国文化的“安土地,尊祖宗,崇人伦,尚道德,重礼仪”的价值模式对其产生了 非常大的影响,使其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中国式摔跤文化是大文化背景下的体育文化,属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 的一个小分支,它以现在流行的中国摔跤为文化主体,以诸多少数民族摔跤为文化 补充,存在于中国地域范围内的,由摔跤活动而衍生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 文化总称。中国式摔跤文化的形成过程与机制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式摔跤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必然带有中 国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和形成的一般特征。作为中国式摔跤文化,在产生和形成过 程中,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而且从母体文化不断地汲取养分,因此又表现 出了明显的民族文化特性,形成了与其他体育项目和传统武术迥异的独特特征。从事物产生和发展学意义上,中国式摔跤文化诞生于原始狩猎活动。在原始 群落时代,“人民少而禽兽众”,原始人类为了生存而不断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 其攻击和防卫动作就是中国式摔跤文化的原型。部落和部落之间产生了战争活动,原始的攻防格斗动作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形成了军事战斗动作的中国式摔跤文 化。动作技能是冷兵器时代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士兵的训练就包括 了若干摔跤动作。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中国式摔跤文化走上了化之路,扩大了中 国式摔跤的社会文化基础。中国式摔跤文化是在生命的搏杀中提炼出来的,是人 体动作的最高成就之一,是人体潜能高度发挥的方式,也是最佳的运动方式,因此 具有极高的健身价值。同时具备了促进个体完善、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功能。中国式摔跤文化形态吸取有益元素,并日以衍生出了多元化的功能。摔跤诞 生于中华民族的生产实践和武装斗争中,经过若干代人的创造、完善而形成了中国 式摔跤,是中华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次战争使得各民族的摔跤 技法得以交流、融合,互相取长补短而发展至极致。中国式摔跤不仅吸收了各民族的摔跤技法动作,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在长期 的演化过程中,中国式摔跤不断接受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想精髓.并在这种思想 指导下寻求摔跤的改良之方。历代武学家通过研究改良中国式摔跤动作,使其变 化多端、攻防巧妙、招式精妙绝伦,更由于蕴含中国哲学、兵法、数学等内容,成为中 华体育文化宝库中一朵灿烂的奇葩。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式摔跤文化起源于先民的生产斗争和生活 实践,古代社会的历次战争为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客观上提供了交流的场所,其世俗 化进程使摔跤走向大众并与其它文化形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结合,涵溶于中国传 统文化使中国式摔跤获取了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思想资源,并发展成为自成一体的 摔跤文化体系。第二节中国式摔跤与传统文化紧随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文化全球化亦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潮流,中西方文 化的不断碰撞,加快了文化的前进步伐。为争取一定的国际地位,为自强自立,为 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注重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 统,在广泛汲取各民族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辞海 对文化的阐释是:“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 组织机构。”中国式摔跤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 有鲜明民族特色,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 精神文化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融中国的思想、艺术于一体,是中国的特色、中国 的标志。中国式摔跤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殊的分支,以 其独有的肢体表现形式向世人展示它的魅力与内涵,技术是中国式摔跤的物质层 次,规则是中国式摔跤的制度层次,而内在的是中国式摔跤的精神层次。中国式摔 跤自身的特点,中国式摔跤的存在,中国式摔跤的发展无一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 展进步有积极的作用,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财富。传统文化对中国式摔跤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以儒学为主流,并融不同时期的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 文化要素于一炉的巨大复合体。”儒家、道家、佛教释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 想,中国式摔跤的产生、发展深受这三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式摔跤博大精深的文化 内涵便是这三家思想的肢体表现。中国式摔跤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要是涉及政治、伦理和教育的思想,其中以“在家为孝,入国为忠” 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孔子强调的“礼",则是维持这一标准的秩序规范。在传统道德 观念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尚武崇德的思想观念,这是中国式摔跤的特色和优良传统。古时习武授德,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则,在习跤中培养传统武德、尊师重道、讲 礼守信、重义轻利、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是习练摔跤的真谛。总之,中 国式摔跤将这些儒家思想牢牢抓紧,并渗透其中,是武德的根源。也可以说,儒家 文化的精髓已完整地传给了习练中国式摔跤的人,中国式摔跤与儒家文化水乳交 融,相得益彰。

浏览37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