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现场急救技术
运动场地的急救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正确地处理可使运动员转危为安,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预后恢复也较好。否则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1.现场急救内容
包括运动员心跳骤停、窒息、运动创伤、出血、热应激、休克、骨折、脱位、挫伤等紧急情况的处理。
2.急救原则
运动现场的急救原则是,抢救生命是第一位的,其次防止损伤进一步扩大,并要解除受伤运动员的疼痛和恐惧,为受伤运动员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3.急救技术
运动现场的急救技术包括胸外心脏按摩术、人工呼吸术、骨折临时固定术、脱位临时固定术、抗休克术、止血法、包扎法、挫伤急救法、肌肉拉伤急救法及运动中暑急救法等。以上急救技术详见初级班教材第三讲内容。
(五)医疗保健药箱
运动队医疗保健药箱内一般包括器械、敷料和药品三个部分。
1.医疗器械
包括镶子、剪刀、大别针、止血钳、止血带、开口器、通气导管、弯盘、注射器、缝合包、体温计、针灸针、氧气袋、氧气口罩、简易吸收器及各种夹板等。
2.外用敷料
包括消毒纱布、药棉、桶球、凡士林纱布、纱布绷带、棉布绷带、弹力绷带、石膏绷带、粘膏及三角巾等。
3.医用药品
(1)外用药品:75%酒精、2%碘酒、1观新洁尔灭、0.9%生理盐水、红汞、磺胺粉、云南白药、创可贴、氨水、冷镇痛气雾剂、清凉油、风油精、注射用水等。
(2)口服药物:十滴水、眼药水、滴耳剂、人丹、头抱氨节(先锋N)、复方新诺明、黄连素、阿斯匹林、安定、颠茄片、复方降压片、可待因、止痛剂、止泻宁、乘晕宁、感冒通、诺氟沙星及硝酸甘油等。
(3)镇静止痛剂:苯巴比妥、吗啡及杜冷丁等。
(4)呼吸心脏兴奋剂:可拉明、樟脑、苯甲酸钠咖啡因及肾上腺素等。
(5)止血剂:维生素C、维生素K及仙鹤草等。
十、柔遣送劭艮送劭管某的瞪直
柔道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已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广泛的重视。一名高水平柔道运动员良好的运动能力,受训练、营养、遗传、健康和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合理的饮食营养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运动时机体工作量骤然加大,常伴有氧债;肌肉代谢可比静止状态时增强100倍,但运动员的训练持续时间较短,属于非周期运动,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也不同。因此,营养的质量及膳食制度,应当适应非周期运动训练时体内的生理和生化的变化。柔道运动员合理营养的主要目标,是为帮助运动员取得最佳的运动成绩和训练效果,同时保证他们良好的健康,具体通过组织运动员合理的饮食营养来实现。
(一)柔道运动员运动营养的重要意义及工作内容
1.根据运动员营养代谢和需要的特点,指导膳食谱的安排,以保证运动员能获得符合生理需要的饮食营养。
2.根据不同的运动训练和比赛情况及不同的季节,规定合理的膳食制度(饮食质量的分配及饮食时间等),以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以便造成运动中与能力有关的生理应激情况。
3.定期调查运动员的营养状况,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
4.经常研究运动员的体力与发病情况,注意与营养有关的因素,及时防治营养缺乏和过度,以提高运动能力。
5.加强对食物质量、加工、烹调、存放及食具消毒等各环节的卫生监督工作,根据具体情况拟定卫生制度,防止食物中毒和有关的胃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6.经常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普及工作,还应注意对炊事员进行营养卫生知识的培训。
7.定期组织炊事员的健康检查工作,每年1~2次。
(二)柔道运动员合理管养的作用
合理营养是运动员保持良好训练状态的物质基础,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体力适应、运动疲劳的清除及防治运动性伤病有良好作用。
1.合理营养提供运动适宜的能源物质,并保证能源物质的良好利用。
2.肌纤维中能源物质(糖元)的水平与运动外伤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3.合理营养有助于剧烈运动后身体机能的恢复和疲劳的消除。
4.合理营养可减轻运动性疲劳的程度或延缓其发生。
5.合理营养有助于解决运动训练中一些特殊的医学问题。
(三)影响运动能力下降的营养因素
柔道运动员体能的下降与能源物质大量消耗、脱水及体温增高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影响的原因有:
1.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
2.大强度运动后身体严重脱水。
3.运动过程中体温增高。
4.运动过程中肌肉中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5.机体内电解质大量丢失。
6.机体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大量消耗和缺乏。
(四)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1.在物质数量上应满足运动员运动训练或比赛的消耗,使运动员能保持适宜的体重和体脂;在质量上应保证全面的营养需要和适宜的配比。能源物质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应适应运动训练的需要。一般情况下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2%〜15%、脂肪占 20%~30% (以不大于总热能的35%为宜)、碳水化合物占55%~70%0
2.食物应是营养平衡和多样的,具有肉、鱼、禽、蛋、豆等高蛋白质,奶及奶制品,蔬菜和水果,谷类食物包括米、面和适量的粗杂粮,以及脂肪和糖等纯热量食物。一名参加集训的运动员,当其热能消耗量为14644-18410KJ(相当于3500〜4400kcal)时,一日基本食物中应用300〜400g肉类、250〜500ml牛奶、500g以上的蔬菜、300-400g主食、少量的豆腐或豆制品等成分,食量不足或过多可用主食、油脂或甜食等调剂。
3.柔道运动员的食物要求浓缩、体积重量小,一日食物总重量不超过2.5kg。
4. 一日三餐食物热量的分配应根据训练或比赛任务安排。上午训练或比赛时,早餐应有较高的发热量,并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下午训练或比赛时,午餐应适当加强,但要避免消化道负担过重。晚餐的热量不宜高,以免影响睡眠。一般情况下,早、午、晚三餐的热能大致比例为30%、40%及30%左右。在大运动量训练时,热能消耗量增加为20922〜25106KJ(相当于5000〜6000kcal)或更多时,可考虑加餐的措施。因训练时间长,饮食受时间限制,可采用增加点心或快餐的办法,但应注意增添食物的全面营养和营养密度问题。
5.柔道运动员的进食时间应考虑消化机能和运动员的习惯。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前的一餐,应至少在2.5小时前完成,剧烈运动前不宜吃得过饱。正常情况下胃的排空时间为3〜4小时,精神紧张可使胃的排空延缓到5〜6小时。提前进餐的目的在于使剧烈运动时,上消化道的食物基本排空。运动后人体的血液相对集中于肌肉及皮肤等运动器官。为使心肺机能恢复至相对平静及使消化道有一定的准备,运动后的进食应安排在运动结束的30分钟以后,剧烈运动后切忌暴饮暴食。
6.柔道运动员的食物在烹调和保存时应避免营养素的损失,并做到色、香、味、形俱佳,以利增加食欲。有报道提出,中等或小运动量的体育运动促进食欲,然而剧烈运动后的食欲常受到抑制,应注意大运动量后的热能供给。
7.柔道运动员在获得质量良好的平衡膳食情况下,无须再额外地补充营养品。在预防营养不足对运动能力影响的同时,也应注意营养过度的不良影响。例如,过多的热能引起肥胖,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油脂(包括胆固醇)可引起体重增加、血脂增高、心血管系统的疾患,过多的维生素A或D可引起中毒,过多的氯化钠会引起高血压病加重,对健康不利。
(五)柔道运动员控制体重的医学问题
人的体重主要由遗传决定,如骨架大小和性别等。也受饮食和运动等外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不少运动员,虽然其体重和体脂已符合正常标准,但为了提高竞技能力,需在比赛前快速减轻体重,或在长期训练过程中控制体重和体脂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些需要减轻或控制体重的运动员,基本上可归纳为两大类。
第一类:柔道、举重、摔跤、拳击以及其他按体重级别进行比赛的项目,运动员在赛前采取传统的减体重措施(如饥饿、半饥饿、发汗、加大运动量等),年龄小、体重轻的运动员所减轻的体重数值占其原有体重的百分数更大。多数教练员认为,在平时训练时以一种较重的或正常体重进行,到比赛前快速减轻体重,参加低于其本人正常体重的级别,对比赛有利,但此种观点尚缺少科学数据的支持。而减轻体重只有在规定所需要减的目标体重结合实际、减体重速率合理及减体重期膳食营养有保证的前提下,方能取得效果。快速减体重的措施,如饥饿、半饥饿、发汗、限制水分、加大运动量,甚至采用利尿药或泻药等,即使是短期的,也会损害健康和降低运动能力。
第二类:体操、跳水、长跑等运动员经常长期控制或间歇地减轻体重。其目的:在需要移动身体的运动中,较小的体重具有生物力学的有利因素;期望获得单位体重的最大肌肉力量比;减少运动中耗氧量和能量的消耗;保持体形细长。
控制体重,特别是控制体脂处于较低的水平可取得好成绩,但长期控制体重必须注意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若有不当,便会损害健康和运动能力。运动员减轻或控制体重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找出“理想的”比赛体重,决定“理想的”的比赛体重有一定的难度,但一旦确立理想的体重和体脂,对于现体重是否需要减轻和减轻多少都有参考意义。另外,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减体重。

浏览36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