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解放以后,第一个全市综合性的武术团体成立于1964年, 当时的协会名称为“邢台市举重武术协会”。成立大会在邢台市体委 举行,参加大会的有,各拳社门派的负责人:郝耕圃、杨其生、王建勋、 王凯、陈固安、刘玉祥、王学政、寇长青、冯俊生等。大会推选司金堂 为举重武术协会主席,寇长青为常务副主席。邢台市举重武术协会成立以后,主要从事全市举重运动员和武 术界人士的组织联络工作,负责组织全市性的武术、举重比赛,开展 项目研讨,组织武术、举重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参加各级各类运 动会。它是在邢台市体委领导下的武术、举重界的群众性专业组织。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邢台各种体育组织陷于瘫痪。武术 组织也不例外。1980年以前,邢台市一直是一个县级市,隶属邢台地 区管辖。1980年以后,邢台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辖邢台县。由于历史 的原因,尚无法查到升格后的邢台市首届武术协会成立的具体时间 和人员组织结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邢台市武术协会 的成立与邢台地区武术协会的成立是在同一年,只是在日期上早于 邢台地区。邢台地区武术协会成立于1984年10月,1985年的5月 11日邢台市武术协会就举行了第二届会议。1989年4月28日,邢台 地区武术协会在南和县召开第二届委员会。邢台市武术协会成立以 后,连续数年举办邢台市“尚武杯”武术比赛20世纪80年代中期,邢 台地、市武术协会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武术史料的挖整研究、民间武术 组织的管理,组队代表邢台地、市参加国内各级各类武术比赛,领导 地、市的武术普及与推广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1993年,邢台地区 与邢台市合并,定名为邢台市,下辖十九个县(市)、区。在这样的大 背景下,地、市体委合并后,武术协会进行了新的组合调整。1995年 8月26日,地、市合并后的新武协组建成立,其届别顺序称之为第三届。新武协组建 成立后,于当年 12 月 8 ~ 10 日, 举办首届“武协 杯”武术比赛,此 后每年举办一 次。从1996年邢 台市第二届“武 协杯”暨“大成杯”武术比赛开 始,“武协杯”比赛 开始由馆校或企 业冠名承办,武术 协会主办。除组 织“武协杯”比赛 外,邢台市武术协 会还负责组织本 市馆校、社团参加 国内外各种武术 赛事,承办邢台市 全民运动会的武术比赛项目,开展武术史料的研究工作。本届武术 协会在对外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罗征(1953~),男,中共党员,自幼受教于 外祖父李见性。曾习练武式、杨式太极拳和太极 佥k太极十三杆、龙凤八卦掌、秀荣双刀等。罗 征聪明好学,深得李见性喜爱。1973年,罗征考入河北师范大学体育系。在 校期间,获教于李德孝、孟实林和李文和三位教 授,专攻体操和武术两个专业。在武术方面,主要罗 征学习国家规定套路的拳术和刀、枪、对练等。曾多 次代表学校为工农兵进行体操和武术表演,并于1975年在正定三角村组建和训练武术队,在年度比赛中获得领导和观众的好评。1976年毕业后,罗征被分配到邢台市体委体工科工作,主抓群 众体育工作。1983年任群体科副科长,从这一年起,罗征开始筹备 邢台市武术运动协会的组建工作。他遍访邢台市的知名拳师和各派 掌门弟子,并实际考察各拳种和流派的真实功夫和绝技,了解各派 人士的尚武精神和道德品质,选拔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武术人才 到武协任职。为后来邢台武术协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4 年,邢台市武术协会成立后,罗征为武协工作呕心沥血,尽心竭 力,做了许多具体工作。1985年,罗征担任了邢台市武术协会秘书 长,从这时起,他每年组织邢台市的选手参加各级各类的武术比 赛,为邢台市争得了荣誉。
1995年,罗征担任了邢台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同时也是邢台市 武术协会的法人代表。从这时起,罗征与市武协一班人积极贯彻 《体育法》,加强了对各武术馆校、民间武术社团的管理,使邢台市 的武术事业得以健康发展。重点与各县(市)区武术协会和所属馆 校加强联系,在检查指导工作的过程中,尽量给予各馆校、社团以 具体支持,较好地把握了全市武术事业的发展全局。在此基础上, 对我市运动员参加省、市和全国武术比赛代表队的选拔组合进行合 理安排。从1995年起,罗征带领市武术协会每年组织一次“武协 杯”武术比赛,同时还承担市体育局和体育总会的专项武术比赛罗征还组织武术界人士,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以科 学的观点抵制邪教,揭露伪科学的骗人本质。1995年10月,某地 一位所谓的气功大师来邢台“讲功”,以手指头折断勺柄、手掌凭 空变出药丸等魔术手段,欺骗受众,罗征带领林东河、夏云飞专门 赶到这位“大师”的住处,用事实揭穿其骗术,并使其取消了原定 的后几场“讲功”报告会。用行动维护了科学的尊严。罗征自从在武协任职以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尊师重教、朴 实无华的工作作风,团结友爱的工作精神得到了邢台市武术界同行 的尊敬和拥戴,从而促进了邢台市武术协会的和谐、进步和发展。
王建利(1962 ~),女,中共党员,1983年 7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运动二系武术专业,大 学本科学历。1983年9月参加工作,邢台市第二 体校高级武术教练,国家级裁判员,武术六段。王建利1975年被选入南宫县中学初中体育 班,接受武术训练,师承樊佩林。此间曾多次获 得省、地、县武术比赛冠军,其中,1978年5月 在邢台地区第五届全民运动会武术比赛中,获得 武术比赛六个项目的单项第一名及总成绩全能第一名。1979年以优 异成绩考入北京体育学院。在北体学习期间,先后得到了张文广、 张广德、门惠丰、阚桂香、夏伯华、刘玉萍、朱瑞祺等武术名师的 亲传,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武术冠军。从1983年开始,王建利长期从事武术教学训练工作,具有较 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较高的武术专业 水平。作为全省唯一的一名集高级教 练、国家级裁判员于一身的女教练员, 20年如一日,勤奋工作,无私奉献, 为邢台市竞技武术的提高和体育事业的 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教学训练中,王建利在坚持“从 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 练”的同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 渐形成「一套自己独特的科学训练方法 和手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向 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宁夏、陕西 等省、市、自治区武术队输送优秀运动员50多名,向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院、西安体院、上海体院、 暨南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10多所高等院校输送学生80多名,并 培养出了国际冠军两名、全国冠军十名,河北省冠军30多名。其 学生王洪领在全国武术锦标赛上连续两年获得传统器械和传统拳术 冠军,1998年,王洪领作为中国武术代表团成员赴泰国曼谷,参加 了第13届亚运会开幕式表演,并顺道赴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进行了表演。郭继川连续3年获得全国少年武术锦标赛规定拳冠 军,曾出访日本、美国、香港。郭继崇在2001年全国大学生武术 比赛中获传统器械和自选刀术冠军,并出访英国、蒙古等地。王建 利本人也应邀率团赴法国和台湾巡回表演。
王建利从1984年开始,利用十几年的时间,走遍了邢台19个 县(市)、区,走访了 150多位老拳师,挖掘整理出了大量珍贵的 武术资料,使一些濒临绝传的民间武术套路再放异彩。特别是在挖 掘整理梅花拳的过程中,先后十儿次深入平乡县后马庄走访老拳 师,对梅花拳的起源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经过不懈努力, 王建利先后编写出了《梅花拳》、《通臂拳》、《太乙拳》等十几个武 术拳谱,并撰写了《邢台地区武术拳械录》。1996年,王建利被河 北省体委、河北省体育总会授予“河北省武术挖掘整理先进工作 者”称号。其整理编写的《通臂拳套路》、《梅花拳寻踪》被国家体 委评为芦全国武术挖掘整理 三献评比二等奖,王建利 在做好武术训练和挖掘整理 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加强对 武术理论的研究,她撰写的 论文多次在《中华武术》、 《体育研究》、《青少年业余 训练》等刊物发表。其中 《指定难度动作的训练》、 《梅花拳寻踪》被《中华武 术》杂志分别评为1996年度和1998年度优秀论文。王建利长期担任邢台地、市和河北省武术比赛的总裁判长,并 多次被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聘请,”担任 重大比赛的裁判员。1998年获得“武术国家级裁判员”资格。1989 年,王建利被邢台地区行政公署评为优秀知识分子。1991年,在全 国“武士杯”武术比赛中,王建利被评为“精神文明裁判员工 1992年荣获“全国优秀体育裁判员”称号。1999年荣获“市体委优 秀共产党员”、“河北省先进裁判员”称号;1999年、2000年连续两 年受到邢台市政府嘉奖。
浏览44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