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体测量
主要检查人体的长度、高度、围度、宽度、厚度等。
(四)内脏和植物神经系统的检查
1.心血管系统检查包括脉搏、心脏、血压等。
2.呼吸系统检查包括用力肺活量、五次肺活量、呼吸肌测定、屏息试验等。
3.植物神经检查应根据脉搏、血压、呼吸、出汗等情况,初步了解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可做医学的专项检查。
(五)各年龄组体格检查的重点
1.青春前期为6~10岁,检查重点是身体发育、体表、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心理检查等。
2.青春期为11~15岁,检查重点是心肺功能检查、身体和心理检查等。
3.少年期为16~18岁,主要是建立运动员医学档案,如定期查体结果、损伤患病记录、治疗记录及运动成绩变化等。
4.成年期为19~40岁,40岁以下主要是预防过度训练,提高训练质量。40岁以上主要是检查慢性疾患。
四、预防解送劭祺聆
评定柔道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功能水平,用定量负荷进行检查。是综合体检中的一项内容。
(一)心功能运动试鞋的目的
1.了解柔道运动员功能水平和早期发现功能紊乱
安静时肺泡面积开放1/20,毛细血管仅开放1/5,静脉血管容血量在2/3,仅做安静检查就难了解机体潜力。当体力负荷或定量运动试验时,机体需要动员各器官的潜力以保证内环境的衡定。负荷较大时,心搏量、肺通气量、吸氧量等需要增加几倍或几十倍。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表现出身体各器官功能状态及身体能力的变动。
2.柔道运动员对运动负荷反应与对负荷的适应能力、身体训练程度密切相关
当给运动员综合的体力负荷时,就可以分别了解和评定运动员对力量、速度、耐力等负荷的适应能力。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全面训练的程度。
3.可选择比较“标准”的运动负荷
在不同情况下动态地比较运动员各种检查结果,有助于评定运动员的功能水平,便于根据运动员的体能的变化情况,制定出一个比较“标准”的运动量。
(二)常用心功能试验方法及其评价
1.列杜诺夫联合机能试验
(1)试验方法
运动负荷为:①30秒钟20次蹲起;②原地15秒钟疾跑;③3分钟(女2分钟)原地慢跑(80步/分钟)。测负荷后:安静、即刻、1〜5分钟前10秒钟的脉搏,后50秒钟的血压。
(2)评定类型
①正常反应型:脉搏适当增加70%,舒张压适度下降,3〜5分钟恢复负荷前水平。
②紧张性增高反应型:收缩压高于180mmHg,舒张压上升20mmHg,脉搏增加大于100%,恢复时间延长。
③紧张性不全反应型:舒张压下降,甚至下降到零,收缩压不高,脉搏增加大于 100%,恢复时间延长。
④梯形反应型:收缩压第1分钟t、2分钟f t、3分钟t f t ,舒张压变化不大,脉搏增加大于100%,恢复时间延长。
⑤无力性反应型:脉搏急剧增高,收缩压上升不明显,舒张压不变,恢复时间延长。
2.哈佛(Harvard )台阶试验(一次台阶试验)
(1)试验方法:台阶高度为男50.8厘米,女42厘米;一速度为30次/分钟,运动时间为连续5分钟。测定2分钟、3分钟、4分钟的前30秒钟脉搏数。
台阶指数=运动时间(s )x 100 + 2 x (3次30s脉搏之和)
(2)评定标准:<55为差,55〜64为较差,65〜79为一般,89〜90为良,>90为优。
3.PWCr运动试验
(1)试验方法:两次负荷各为5分钟,中间休息3分钟。第一次负荷后脉搏应在 120次/分钟左右,第二次负荷后脉搏应在170次/分钟左右。
(2)评定标准:脉搏达170次/分钟时身体做的功。做功越大功能越好。
4.Astrand法(1970)自行车运动试验
(1)试验方法:男从600kg•m/min,女从300kg*111/111111开始骑车,每隔6分钟增力口 150kg飞。
(2)评定标准:靶心率20~29岁达170次/分钟,30~39岁达160次/分钟,40-49岁达150次/分钟。
5.Hellerstein 法(1960 )
(1)试验方法:从450 kg・m/min开始,每级运动6分钟后,休息4分钟,然后每级增加150kg,直至心率达150次/分钟。
(2)评定标准:完成的级数越多、时间越长机能越好。
6.Kagch 法(1997)
(1 )试验方法:自行车运动40秒钟,阻力5~6kp (3OO-36OW ),速度全力骑车。
(2)评定标准:心率越低反映无氧能力越好。
7.Wingate 法(1978 )
(1)试验方法:以色列Wingate研究所提出30秒钟全力骑车试验,以确定最大无 氧心功的能力。准备活动部分:休息3~5分钟,受试者骑车2~4分钟,心率达100~160 次/分钟,其中2~3次每次持续4~8秒钟。正式试验:全力骑车,同时阻力递增,在2~ 4秒钟达到指定负荷后(公斤/体重),开始记录骑车速度(圈数),并持续做30秒钟最快速度全力骑(Monark )自行车,每5秒钟记录骑车速度和心率一次。结束部分:放松骑车2~3分钟。需经60分钟后才能重复测定。
(2)评定标准:计算每5秒钟的功率(W )。
功率(W)=指定负荷(kg) x转圈x 11.75
功率的递增率上肢为男子0.050~0.067,女子0.050~0.058;下肢为男子0.083~ 0.092,女子 0.075。
公式:
功率的递增率=100x [最大功量-最小功量(W ) /最大功量(W )]上、港劭牛板(跑台)送劭截
活动平板(跑台)定量运动试验是常用的方法。优点是试验条件容易控制,能较准确地控制计算功率,并可配合心电图、血压、气体分析等检查。
(一)活动平板运动试疆组成环节
1.采用固定速度,而变换坡度和时间。
2.采用固定坡度,而变换速度和时间。
3.采用固定时间,而变换速度和坡度。
(二)活动平板常用心功能试验方法及其评价
1.Bruce 法(1969 )
它分为6级负荷,每级3分钟,速度1.7〜5.5mph(英里/小时),坡度10-19 (%)。可配合做心电图、血压、RPE气体分析等。运动中出现极度疲劳、胸痛、心电图及血压异常时令停止。完成的级数越多、时间越长表示机能越好。
速度(mph)分别为 1.7、2.2、3.4、4.2、5.0、5.5 共 6 个级别。
坡度(%)分别为10、12、14、16、18、19共6个级别。
2.Balke 法(1965 )
活动平板速度固定3.4mph,坡度逐渐升高:从0开始,每隔1分钟增加2.5%坡度, 直至筋疲力尽止。完成的级数越多、时间越长机能越好。
3.Katts 法(1968)
活动平板坡度固定10%,在Imph、1.5mph和2mph三种不同速度上各运动3分钟。
4.Sheffield, Reeves 法(1972 )
它分为8级负荷,每级3分钟,速度1.7〜5.5mph (英里/小时),坡度0〜20 (%), 如表3-2-1所示。完成的级数越多、时间越长表示机能越好。
3-2-1 Sheffield, Reeves 法各级速度--坡度
级另11 1 2 3 4 5 6 7 8
速度(mph ) 1.7 1.7 1.7 2.5 3.4 4.2 5.0 5.5
坡度(%) 0 5 10 12 14 16 18 20
速度(mph)分别为 1.7、1.7、1.7、2.5、3.4、4.2、5.0、5.5 共8 个级别。
坡度(%)分别为0、5、10、12、14、16、18、20共8个级别。
(三)功率自行车优势
1.跑台上跑较困难。
2.活动平板比跑台易调节呼吸。
3.易做心电图,也可制位运动。
4.功率自行车造价小,占地小,噪声小,无须电源。
5.很少考虑体重这一因素。
(四)活动平板优势
1.习惯于走跑,善于骑车者影响结果。
2.活动平板运动不易引起下肢肌肉疼痛。
3.下肢肌肉均可动员起来,更能表现极量运动。
4.跑步项目等较为合适。
5.大摄氧量比骑车平均大10%。
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论何种形式的运动试验,均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①大肌肉群参加运动负荷,②负荷量可以测得出来和重复测出,③结果有比较性和重复性,④多数人能承受设计的运动量。在运动负荷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终止运动:①过度疲劳,②出现急性心动过速或其他严重心律失常者,③步态不稳者,④心绞痛或明显的呼吸困难者,⑤运动中心电图出现异常者。
(五)RPE “自认的因素分级表”
Boug根据心理学原理制定出一种受试者在运动时自我感觉和负荷量大小,自我确认疲劳程度的7种等级6至20得分的评分表格,如表3-2-2所示。报出级别记录在案。RPE与心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 = 0.80~0.90o
3-2-2 Boug设计的RPE分级覆
程度 极轻微 轻微 中等 稍累 累 很累 非常累
记分 6、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注:RPE与心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0~0.90。
(六)运动强度评定法
衡量运动强度(包括运动试验)的生理标准大致有三种:
1.耗氧
耗氧量越大,强度越大,按运动时耗氧量占最大摄氧量百分比分级。
2.能量消耗
单位MET (梅脱),世称代谢当量,1MET是安静时的能量代谢率。
1MET是指安静时每分钟的氧量,相当于每公斤体重每分钟3.5ml氧,以能量卡来代表,则相当于每公斤体重每分钟17千卡。当负荷量要求10MET时,表示运动负荷时氧值为35mlkg/min,若体重为70kg,则其氧值为70 x 35 = 2450ml , kg / min ;反之,当已知运动负荷时为2.8L,受试者体重为70kg,则每公斤体重的氧值为40ml• kg/min。而1MET等于3.5ml-kg/min,则运动强度为 40 + 30 = 11.4MET。MET 值越大, 强度越大。摄氧量与能量消耗直接测定比较复杂,故根据运动负荷时的功率推算。公式:
(1)耗氧量(ml/min ) = 2X功率(kg,m/min ) + 300
(2)每公斤每分钟耗氧量(ml ,kg/min )=耗氧量(ml/min ) +体重(kg )
(3) MET 值=耗氧量(mb kg/min )+35
(4)运动强度(MET) = (60 +MET 值)+ 10 x MET 值
举例说明:某一柔道运动员体重60kg,运动试验时完成的功率为600kg♦m/min, 问其运动强度多大?
代入上面的公式,则得:
(1)耗氧量(ml/min) = 2 x 600 ( kg*m/min ) + 300 = 1500 (ml/min )
(2)每公斤每分钟耗氧量(ml,kg/min )= 1500 (ml/min) + 60(kg) = 25 ( ml・kg/min )
(3) MET值=25 (ml-kg/min) +35 = 7.1MET值
(4)运动强度(MET) = (60 + 7.1MET值)+ 10 x 7.1MET 值=4.7MET
3.心率
用心率监测运动强度优点是简便实用,但不很精确,需要用最大摄氧量或血乳酸对心率进行校准。极量心率=210 -年龄(岁),亚极量心率=195 -年龄(岁)。
常用三种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最大摄氧量、梅脱和心率之间的关系

浏览28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