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运动中的医务监督及营养特点
教学目的:
1.要求学员基本掌握柔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医务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2.要求学员基本掌握柔道运动员的营养特点及控体重的医学问题。
教学安排:
总时数10学时。其中讲授8学时,考试2学时。
一、运动医务或督槌卷
运动医务监督是一门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应用性学科。柔道运动医务监督的内容包括运动员身体的健康、安全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训练的场地、器材、环境等方面的医务监督问题。它以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生力及运动训练学等知识为基础,开展各项运动医务监督工作。
柔道运动中医务监督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运动员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和训练对机体的影响。运用运动病理生理学、运动卫生学和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对运动员的健康进行监督,对其功能状态进行医学评定,防治运动性伤病,并对柔道运动员进行科学选材。
医务监督的基本任务:
(一)研究运动实践中出现的生理和病理问题
柔道运动员为了获得最大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成绩,进行必要的大运动量训练, 就可能超过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医务监督的任务就是研究人体对大运动量训练的最大适应能力,阐明大运动量训练中各种生理现象和可能产生的病理机理,以达到既充分发 挥机体的最大潜力,又能防止出现病理过程的目的。
1.柔道运动项目长期训练出现的心脏增大(心腔扩张伴有轻度心脏肥厚),是运动训练的适应结果,不是器质性心脏病现象。
2.柔道运动员安静时出现心率过低49〜56次/分,而运动过程中出现心率极高 203〜212次/分,是运动训练的适应现象。但需同病态窦房结综合鉴别。
3.柔道运动员出现一过性蛋白尿、运动性血尿,与训练强度和运动量有关。
4.运动性贫血与训练强度有关,但需同其他病理性贫血相鉴别。
5.柔道运动员负荷超过机体承受能力的限度,发生过度训练的病理状态,需进行它的生理与病理界限的诊断,辨别早期病理现象等。
(二)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评定
通过医学检查,综合评定柔道运动员身体的适应能力、训练状态和体能潜力,为训练安排提供科学依据。运动员身体机能的评定是以客观指标为主要依据,因此,检查方法的研究尤为重要。近年来,心肺功能仪的更新换代、微量测定法的快速准确、电子计 算机应用的开发,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等,使运动员机能状态的评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及进展。
在形态特点、机能状况、心理状态等客观指标上进行评定,可分为初检和复检及专项体检。检查的指标如下:
1. 一般方法和指标
身高、体重、胸围、心率、血压等。
2.生物化学指标
血乳酸、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儿茶酚胺、尿素氮、血睾、红细胞免疫、白细胞免疫等。
3.体成分指标
总体液、肌肉重量、蛋白质、无机质、体脂肪比率、肥胖度、综合评价指数等。
4.肺功能生理指标
最大通气量、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呼吸商、呼吸频率、潮气量、代谢当量、氧脉搏、时间肺活量、FEVl。用力呼气容积、25%〜75%最大呼气中段流量等。
5.血液生理指标
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中性细胞、中性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蛋白质含量、红细胞宽度、红细胞比积(%)、血小板数、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宽度等。
6.超声心动图
心缩期间、心输出量最大氧量、无氧等判断心功能的指标等。
7.心功能指标
心率遥测、运动时连续心率、血压、心电图、动态(HOLTER)监测心电图、心音图等。
8.肌肉指标
肌电图、肌力、肌张力、肌电图评定肌肉情况的指标等。
9.神经反应时
神经反应时测定、脑电图评定神经情况的指标等。
10.尿液生化指标
酸碱度、葡萄糖、维生素c、SG比重、潜血、尿蛋白、胆红素、尿胆元、酮体、白细胞、尿肌酊等。
11.运动负荷
功率自行车、活动平台、运动专项测功仪、台阶试验、PWGm等。
(三)运动性伤病的防治
运动性伤病是由于运动引起或运动时期有关的伤病。主要是柔道运动员运动负荷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常见的有运动创伤(开放性、闭合性创伤)和运动病症(过度训练、过度紧张、晕厥、心律失常、运动性贫血、低血糖、中暑、运动性血尿、肌肉痉挛等)。
1.预防原则
剧烈运动或比赛前进行体格检查,遵守训练原则。
2.治疗原则
对症对因治疗,减少运动量或停止训练等。
(四)研究伤病后的运动训练安排
柔道运动员伤病后恢复期间和恢复后的运动量安排,何时开始训练,以及是否能参加比赛,成绩能否提高和有何不良后果等等,都是经常遇到和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
(五)运动卫生
包括运动训练卫生、个人卫生、场地卫生、自我身体检查、特殊的体育卫生等,主要研究运动训练、比赛、运动营养卫生、个人卫生的措施,各种外界因素对体育运动的影响,如个人不良嗜好、作息制度、场地、器材设备、照明、运动场地的环境、空气温 度和湿度、噪音、时差、降体重(比赛前)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对运动者成绩的影响 和运动伤病发生等等。
(六)运动员选材问题
为避免在人力、财力、时间上造成浪费,在训练前进行科学选材,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遗传与身体机能、素质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是目前两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柔道运动员已有个体家庭调查、身体发育、体形、年龄、身体成分、肌纤维成分、最大摄氧量测定及心理学测试等方面的工作,可帮助选出具有培养前途的运动员后备队伍。
(七)加强消除疲劳的研究
运动训练后引起精神和体力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但过度疲劳时就会发生机体的功能紊乱。最基本的措施是休息、放松、睡眠、营养等。消除疲劳的方法有整理活动、睡眠、温水浴、桑那浴、蒸气浴、按摩、理疗、吸氧、营养、药物(除兴奋剂、强壮剂 等)、心理恢复等。
(八)特殊柔道运动员的医务监督及组织方法
柔道运动员不同年龄、性别、级别的医务监督的组织方法、合理分工和科学研究等也是运动医务监督的内容之一,如人工减体重的医学监督问题、运动队医务监督问题等等。
柔道运动员运动医务监督的内容,包括运动员的体格检查、心功能运动试验、肺功能运动试验、专项检查(心电图、动态监测心电图、心缩间期、超声心动图、心音图、脑电图、肺功能和气体代谢、屏息试验、最大摄氧量、无氧阈、WNGATE无氧试验等)、运动负荷(功率自行车、活动平台、运动专项测功仪、台阶试验、PWG”等)、运 动员选材、慢性病和体育运动、体育卫生,以及柔道运动队医务监督等。
二、等遣运劭具的体冬检全
柔道运动员体格检查重点是三大系统,即肌肉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心理系统。
(一)体格检查的目的
1.确定运动员的全身健康状况。
2.发现运动员身体的缺陷,如心电图异常、脊柱侧弯和视网膜病变等。
3.查出运动员体内存在的易患伤病的因素,如是否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发育和成熟程度,如骨龄等。
5.为运动员提供相应的、合理的医务措施,如为脊柱弯曲者制定矫正体操等。
6.对如何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和以后的注意事项提出忠告和建议。
7.对运动员参加竞技项目运动水平进行分级。
8.在医务人员和运动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将起持久的作用。
(二)柔道运动员体格检查与一般人健康检查的不同点
1.根据他们的健康水平、发育程度、功能状况,决定能否参加训练或比赛,如进行哪些运动项目的训练、运动量应如何安排和注意事项有哪些等。
2.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是否存在运动性伤病或这些疾病损伤的倾向。
3.对以后训练制度、训练方法和医疗防治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体带检查的向霖
运动员体检的内容和项目颇多,因人、因条件等不同而异。一般应尽量检查:般史、运动史、体表、肌肉骨骼、人体测量、各系统和器官的检查、心肺机能试验和身体成分测定等。
(一)一般史和运动史
1. 一般史包括病史和生活史。
2.运动史包括长期运动史和近期运动史。
(二)体表和肌肉骨骼系统
1.体表检查包括皮肤粘膜颜色、皮肤病、瘢痕、脐版、静脉曲张、甲状腺增大、淋巴增大、鼠蹊环扩大或有明显冲击感等。
2.肌力检查包括握力、背肌力、腰背肌力、肩部上肢肌力等。
3.关节检查重点是直立姿势、步态、脊柱侧弯、上肢和下肢关节功能等。
浏览3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