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捡法的基本构筑

捡法,是指武术运动中,当对手用手足、上肢、下肢、中轴把控自己时,合理选用前人所积累的反把控经验迅捷所发起捡攻,使对手处于自己控制之下的擒拿攻击过程,是武术拿技攻守的最高境界对抗,是完全可以制服一切攻守的攻守。其攻守方法巧妙精致、千奇百怪、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手捡法、臂捡法、腿捡法、肢捡法、体捡法等五类方法。

手捡法是指通过自己双手的攻守运化使自己摆脱对手抓握把控继而反控对手所形成的手捡方法。它由缠腕、掰手、提手、单鞭、探马、独立等构成。

臂捡法是指通过自己双臂攻守运化使自己摆脱对手抓握把控继而反控对手所形成的臂捡方法。它由抱捡(双臂的抱臂、抱腿、抱头、抱腰、抱臂腰俗称大抱)、搂捡(单臂的抱臂、抱腿、抱颈、抱腰、抱臂腰俗称大搂)、别捡、搅捻、勾捡(肘关节、腕关节、踝关节等的钩锁)等构成。

腿捡法是指通过自己双腿的攻守运化使自己摆脱对手抓握把控继而反控对手所形成的手提方法,是以腿足为主体的捡拿攻击,由盘捡、搅捡、夹捡、踩捡、跪捡、坐捡等构成。

肢检法是指通过自己上下肢攻守运化使自己摆脱对手抓握把控继而反控对手所形成的手捡方法。它由大接、中捡、小捡等构成。

体捡法是指通过自己躯体的攻守运化使自己摆脱对手抓握把控继而反控对手所形成的手捡方法。它由粘捡、贴捡、撬接等构成。

(三)影响拴法运动的因素

武技运动的捡法和其他所有的武卫方法一样,在武术攻守中都受着很多因素的影响。其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中国武学家所说的攻守九纲。首先是影响接法运动的武术三大根纲,即劲力、韧力、耐力;其次是影响捡法运动的武术三大战纲,即战机、战法、战术;其三是影响捡法运动的武术三大法纲,即方法、技法、招法。其中任何一个单一的根纲、战纲、法纲攻守,都是原始、初级、幼稚的,只有将攻守九纲融会贯通、集于一体、化于攻守,才是武技捡拿攻守运动的真谛。

1.影响拉法运动的根纲因素

劲力、韧力、耐力等武术三大根纲则是影响捡法运动的内在因素。在捡法运动中,如果劲力不足,劲不能得道,力不能从心,是绝对无法发挥捡拿攻击潜力的,甚至会给对手造成顺便攻击的可乘之机。如果柔不到位,韧不能得体,软不能支撑,是绝对无法使最拿技术得以到位攻守的如果量不达标,能不后继,耐不久长,即使接法标准、运动流畅、攻守得体也只能是短暂的攻守,是无法进行持久攻守的,自然没有太多时间、机会、能力来取的擒拿最后胜利的。当然如果灵不到位,巧不能得时,妙不能得势,也是无法使捡拿技术得以到位实现的。

2.影响提法运动的战纲因素

战机、战法、战术等武术三大战纲则是影响捡法运动的潜在因素。在捡法运动中,如果抓不住战机,死抓硬把不仅使捡法无法发挥,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致命的伤害。如果战法不适合,横冲直闯、瞎打胡闹、我行我素是不会使捡法攻击得以施展的,甚至还会带来牛头不对马胯的尴尬对局。如果战术不得道,虚浮无定、唯唯诺诺、下手不彻底,还想使捡法发挥的淋漓尽致,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虽说人是规律的产物,碰运气的时候自然不少,但作为武家战士,希望有好运,但决不会依赖好运,必须务必打造自己过硬的作战本领,临阵作战立足自己、顺应战势、把握战机、精选战法、施展战术,力求在作战的开始、基本、结束部分中凭自己的真功实技一举战胜对手。

3.影响捡法运动的法纲因素

方法、技法、招法等武术三大法纲则是影响接法运动的外在因素。在捡法运动中,如果捡拿方法不对路,是绝对不可能发挥捡法攻击优势的。如果捡拿技法不得法,也是无法发挥最法优势攻击的。如果捡拿招法不得法,更是无法发挥捡法攻守优势的。在临阵攻守作战中,必须要在方法对道、技法得时、招法得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将捡拿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做到有效捡拿,做到有尺度、分寸、深浅的高层捡对,做到有道、无为、自然的最高境界擒拿。

(四)捡法的功能

接法是在破解对手抓握把控的同时将对手控制拿下的拿技攻击方法,是武术捡拿技术的主体,是拿技运动的实质。其形态结构决定着它的功能,功能决定着它的作用。其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点:

捡法与捡法连接构成武术拿技的招制,支撑着拿技攻守的连续、到位、得力、进退。其不仅赋予了武术拿技一定的捡攻章法、招制、套路,还为武术擒拿技术的攻守、娱乐、保健,提供着足够的支撑;

捡法具有喂拿、解拿、反拿等攻击功能,即有把握地满足自己对对手的捡攻,并在破解对手擒拿的同时反拿对手;捡法具有抓逮物体、把持物体、操控物体的功能;接法具有推翻格局、改变局势、化被动为主动的功能;捡法为武术表演提供素材,为武术攻守提供方法,为武术保健提供支撑。

(五)检法运动对躯干和四肢骨形态结构的影响

长期从事武术的捡法运动,可使四肢骨、躯干骨的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扭力、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这是由于接法运动使四肢骨、躯干骨的新陈代谢加强,四肢骨、躯干骨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从而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的结果,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在抗折、抗弯、抗压缩、抗扭转、抗击拿等方面的性能得以普遍的提高。

一般儿童少年时期的骨代谢比较旺盛,这个时期如果进行合理的捡法运动,更能有效促进四肢骨、躯干骨的良性发展。

一般中年老年时期的骨代谢比较迟缓,这个时期如果进行合理的捡法运动,会有效促进四肢骨、躯干骨的良性恢复、还原、保持、柔软、坚韧。

四、捡法连接

在武术捡拿的攻守运动中,捡法与捡法的连接由捡拿间法来完成。捡拿间法由捡拿产生,存在、运动、游离于捡法之间,是捡法攻击的外环境,具有连接、转变、运化、保护、得先、协助、配合、支持捡法攻击的作用。其与武术功夫的化功紧密相连,与武术攻守的运化技术密切相关。其不同的捡法均具有不同的间法,不同的捡法连接均有不同的间法连接,不同的捡法变化均有不同的间法变化。武术拿技的捡拿运动就是这样构筑而成的,共有捡组、捡合、捡排、捡列、捡配、捡照、捡招等七种基本运动形式。

(一)堆组

捡组即把形式或功用相似的捡法组织在一起而开展捡法运动的一种连接方法,是捡法运动动作的一种连接组织形式。这种连接形式,不仅能有效锻炼具有相近捡法的攻击效果,而且能使捡法运动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相攻相守,更能使修炼者彻底认清相近捡法之间的根本区别,有利于捡法攻守的正常发挥。

(二)检合

接合即把动作相合或运势相合的捡法组织在一起而开展捡法运动的一种连接方法,是捡法运动动理(运动科学)、动作原理(武术基础理论)、攻守格理(武术攻守理论)性的一种连接形式。这种连接形式,不仅能有效加强动作与动作的相合,还能使捡法与捡法之间得以深层性的衔接配合,更能使运势相合的拉法得以巧妙的协作、支撑、配合,对接法与捡法相连接的顺利过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捡排

捡排是指武术捡拿运动中捡法与捡法的任意连接,即不受任何限制的捡法连接,属功力性连接。这种不受任何限制的捡法连接,不仅能有效提高捡法与捡法之间的互动、互助、互通,还能使不同的捡法相互适应、支撑、连接,更能使捡法与捡法之间建立一种无形的默契。其实在错综复杂的武术攻守中,任何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都有可能,这样的练习有利于人体所有动作的协调、配合、适应。所以说,武术捡拿运动中捡法与捡法之间的任意连接练习,对武术运动的融会贯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捡列

捡列是指武术捡拿运动中的套路练习,是武家根据运动条件、经验、爱好所进行的捡法演练编排,武家就是以此来开展武术表演、戏演、电演的,具有极强的渲染、彰显、记忆、熟练、训教、锻炼、锤炼、修炼效果。这种条件性、经验性、爱好性的最法连接俗称武术表演套路,在传统武学中称之为走功、行功、行势,是构成中国武术行技的主体。如此的运动形式,不仅能有效提高捡法运动姿势、方法、身运、眼观、精神、劲力、呼吸、节奏、韵律的得体到位,还能使捡法在攻守格斗、表演娱乐、保健延年、康复除病、自卫反击得以充分的潜能激发、挖掘、发挥。

浏览49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