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应用武术医理对人的营养保健、衣食住行、生活习惯、精神卫生进行分析,以武术的 医理认识人的生命历程,身体都有哪些变化规律,遵循规律的根据人的不同年龄,合理安排 不同的武术训练内容,所以将练武人群按照年龄分为:学龄前(幼年3 ~ 6岁)、小学时期(少 年7 ~ 11岁)、初中时期(青少年12 ~ 15岁)、高中时期(青年16 ~ 18岁)、大学时期(19 ~ 22 岁)、年富力强时期(23 ~55岁)、中老年时期(56 ~69岁)、老年时期(70 ~ 1008个时期。 不同的年龄身体和思想有所不同,武术训练中合理进行年龄划分,是以人体科学指导练武者 合理改善人的生理活动。

3~15岁的小孩处在少年儿童时期,身体发育未成熟,思想和身体变化最大,一般不提 倡参加武术实战训练,武术训练首先是养成正确合理的运动姿势、消除驼背等不正确的运动 姿势,同时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以武术训练勇敢、顽强、刻苦耐劳的精神。 3岁以上的儿童一心想要认识世界,因此想见新鲜事物,就拿小孩玩玩具来说,见一个新的 玩具,在手上玩的旧的玩具可以不要,这并不是儿童喜新厌旧,而是童心的需要。小孩到了 3岁以上已不是见识事物表面现象,想要认识更深一层的世界,更喜欢户外生活,父母等监 护人已关不住他们要去认识世界的心,有时会误认为小孩子心野,实际上小孩子是想东奔西 跑地认识世界,想逐渐明理懂事。少年儿童思想单纯、体力有限,训练之中应该注重安全保 护,此时可多选择一些趣味武术训练,把武术和游戏相互结合。所以3 ~ 15岁的武术训练, 主要是带给小孩子快乐、健康,武术训练就是陪他们玩,玩得高兴后可促进对自然科学文化 的理解和品德教育,有利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16 ~ 18岁进入青春期,该年龄段的人骨头内有机物的含量大,不仅骨头的弹性大而且 关节柔韧性好,是训练跳跃等高难度武术动作的最好条件,所以武术表演的最好年龄段是 16岁左右的小孩。这个年龄段人的思想在不断丰富,产生了许多理想。女孩与男孩的理想 在心理上有些差别,女孩细心,男孩粗心,这就是乾坤之理,阴阳有别。小孩为了理想盼望长 大,让小孩明白武术锻炼,可强壮身体,抵抗病邪,帮助成长。青春期特别是人的体能大有长 进,精力旺盛喜爱以运动来消耗体力,喜欢以集体的武术训练来增加人与人之间感情和情 趣,谁都不想比别人怯弱,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压力,武术训练的运动量不能过大,因为这 个年龄段的人文化学习同样重要。祖国医学告诉我们:青春时期男女的生理规律也有不同 的年龄期,“男子8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葵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 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女子七岁,肾 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肘下,故有子……”所以青春期女孩 在月经期要减少武术训练强度,并注意卫生保健。

19 ~22岁的人群是训练传统技击武术的最好时光,是继承传统、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 的年龄,人的生命历程决定了他们是竞技比拼的最佳年龄。最适合参加竞技比赛,可优选一 批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的爱国青年,练上乘的传统技击武术本领,经过1 ~3年的艰 苦训练,智无不周、勇无不生,练好本领,等待祖国召唤,参加世界技击比赛。可训练出有能 力在世界技击比赛上取得胜利,为祖国、为民族争光的优秀选手。

23 ~55岁是青壮年人的人群,根据传统武术实战的体质类型学,针对人的不同体质类 型,研究和确定自己练哪一式武术动作,有利于充分发挥运动才能。例如:腿长的人,髓骨 窄,适宜练快速动作;虎背龙腰的人,肌肉发达又富有弹性,适应从事力量与速度相结合的动 作;肌肉粗壮的人,体格魁梧适宜练力量大的武术动作等。青壮年的人身躯最健壮,武术可 帮助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精力旺盛,减少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更有能力关心自己喜爱的人, 提高生活质量。

56 ~69岁是壮年,用武术保健强身、美容、美体,使肢体灵活,关节润滑,技击取胜。壮 年人有不同的养生类和技击类武术训练方法,选能充分运用自己的生理优点克服生理缺陷, 在武术训练之中动作可快可慢,慢功出巧将。传统武术训练方法上运用动静结合和阴阳变 化,体验中国传统武术养生和实战的乐趣,懂得调气养血使心身更健康。

70岁以上的人身体逐渐衰老,表现为体力差,肢体关节的韧带逐渐僵化,抵抗病邪的能 力也在下降,而且越老越明显,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应该以武术经络按摩,产生健康防病的能 力,防病也属于自卫。由于老年人骨里的钙等矿物质逐渐流失,骨头虽硬,但变得脆,容易骨 折,所以老年人更要均衡饮食,多吃一些牛奶、鱼类、蔬菜及豆类食品,补充钙、磷、维生素D 等养分,获取均衡的营养。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武术训练目的以养生为重点。应该以太极拳 等养生武术进行锻炼,老年人坚持武术训练预防早衰,延年益寿就是表现老年人潜在的生命 毅力。身体明显衰老,但智能一般不会随人老而退步,老年人心里对世界的事物更明白,所 以人们常说人老心不老,武术锻炼可使心的能量比躯体的能量大的多,心里想做的事,心会 把体能激活,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100岁左右的年龄属于特殊人群,他们有武德高尚,思想、意志、情趣、道德、身体修养上 都得到了好的锻炼效果。高龄人最明白中国的道德与伦理,也明白对什么样的人有天赋可 传承技击实战的本领,为备战世界技击赛场慎重挑选人才,高龄人是养生学的专家。

各种残疾人和病人,都有特殊的武术训练方法,中国传统技击武术就有盲拳的训练内 容,武术功夫有坐与卧的许多小功法帮助各种残疾人和病人锻炼身体和意志。

 

第三章:学龄前的武术训练

当代少年儿童学龄前的武术训练目的:锻炼意志,培养品德,使人的肢体、体能更好地发 育成长、强壮,正确的引导少年儿童行走、跑动、坐等运动姿势,启发少年儿童求学的欲望。 使少年儿童在思想上求进步、在身体上爱锻炼,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通 过武术学习与训练,使少儿有强壮的身体,饱满的精神,充足的体力。为少年儿童快乐成长 及提高少年儿童的体能、智能、技能打下基础。

学龄前的儿童学练武术,如同练几首能美化人们生活的歌曲,并不能从中领悟到七音、 七色无穷无尽的乐理知识,所以哪怕是套路表演赛得到了冠军,也只是凭自己的努力演好了 一出戏、唱好了一首歌而已,不知道武术中更深的科学文化内涵。儿童爱玩,武术训练就是 玩武术,在玩的过程中从心理、生理方面给儿童带来健康成长与快乐,帮助小孩消耗体力,锻 炼三能,学龄前的儿童健康成长有利于强壮民族的未来。

第一节:3岁的双把训练

小孩一般都在3岁时接受幼儿园的文化启蒙教育。儿童的武术启蒙教育也可从3岁开 始:培养“人之初,性本善”,并根据“性相近,习相远”来启蒙武术训练,根据儿童心理启发儿 童训练武术的兴趣;有的小孩心里想长大了当大侠、当英雄,这说明武术是民族文化,可帮助 培养正确的理想。

3岁的小孩练武术,可称为玩武术。但开展武术训练必须逐渐认识武术文化,将武术基 本功的训练内容列入儿童游戏之中,主张开展丢手绢一类的圆形活动,先认识头在身体中的 重要地位,抬头左右转动、松静自然,四肢方可灵活,因地制宜的培养小孩日常起、坐、行的运 动姿势符合人体运动力学和生理规律,合理扭转腰、摆手、摇腿等日常细微动作都有与生理 健康和强壮身体相关的文化,包括蹲下后搬一个小凳子站起来的正确姿势,转腰、抬头、摆 手、摇腿等日常细微动作,均要有利于生理成长。实际训练中增加扩胸、展臂、平起膝踢腿, 下蹲站立等基本动作。整个训练过程既要着重安全、合理又要有利于生理上的快乐成长。 就连懂得讲卫生也有医学文化来支持。

浏览27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