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武术老师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由浅入深的学问,武术文化历经长期的积累,得依靠武术老师不断 地将真才实学传递、过渡到学生身上,武术存在和发展才不致中断。学问是可一代超过一代 的文化,同样有小学启蒙教育、中学、大学、研究生等不同程度的标准和水平,武术老师不论 水平深浅都是园丁,所以武术老师(教练)不论水平高低都应当受到人们的尊重。
武术老师的水平主要包括老师的知识、技能、道德、毅力、谋略、热情、忠实、眼光及教授 的经验,这些是武术软件。有清楚的动作解释,明确的动作分析,改正动作的观察能力,简明 精细的动作示范。而且教师对武术事业兢兢业业,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获得进步,必须在智 能、体能或技能上有特别的专长使学生信仰和佩服。
武术老师必须明白任何一式表演类、技击类、养生类的武术动作都是人为的动作,其实 日常生活的许多动作只要经过学懂,练熟,练到脚手齐到(有整体劲)就有比较明显的养生 效果和技击效果,只有一些表演类的武术动作难度系数高到不能够用于技击和养生之中。 传统武术每一式武术动作都有3种或3种以上的练习方法:第一阶段的动作训练目的是获 得身体的能量,要和写正楷字一样工整,用坚定的意志刻苦训练才能见长能量;第二阶段的 动作训练目的是以技能为主,技能是既有高标准、又有灵活性的能力,可以做到与写草书字 体一般意境;第三阶段的动作训练目的是以智能变化为主,就像写狂草的书法一样,变通由 灵感产生。传统武术如果要用于技击之中就应该按照不同的阶段练到纯熟,这是循序渐进 的武术训练过程。训练技击武术相映的思想变化,由纯熟的训练产生触觉准确到位,还要大 胆的体验用之于心意无处不到,方能产生快人半步的取胜优势。本书传授学生的收式动作 就有三种不同的起式,第一种是“鹰抓把”收式,第二种是“虎扑”收式,第三种是“决断劲” 收势。
世界科学文化都在不断进步,中国的武术老师(教练)应该能把自己的学生指导得超过 自己,培养出青出于蓝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武术人才。使练武者有能力做到强国、强 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武术运动、爱工作、爱科学、遵守法律、遵守公共生活规则、见义 勇为、救死扶伤、文明礼貌、诚实守信。
武术教育是立体教育:武术教育的横向组成部分含德育、智育、体育各要素,而且在纵向 方面包含传习性教育、独立性教育。武术教练传授,学生有传有习。武术教练启发、引导学 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学会自我修养,独立锻炼,独立钻研。创造性教育指引学生进行创造性 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有创造精神。武术老师传授武术走向社会所需要的规范、礼节、风俗、 技艺、传统、习惯等各项知识,使所传授的人在武术上成为一个完整的、充实的、有传统武术 真才实学的社会人,并取得被社会所承认的身份和地位。
武术老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状况、年龄、身高、体重及健康状况,发现学生的优点,找出 学生的不足之处,用踏实的武术训练内容,提高学生的智能、体能、技能。
武术老师应有园丁精神,做到有栽树之心,育苗之意。对武术老师的要求是:
(1)爱武术事业、爱护学生,提倡武术的科学发展。
(2)有真才实学的武术文化和武术技能,没有传统武术的门派之见。
(3)深刻了解学生的一些情况,因人而异,诲人不倦的启发学生勤学苦练。
(4)因地制宜地开展训练,扩大武术训练范围。把跑步、足球等视为武术综合训练内 容。
(5)科学训练中国武术的实战能力,使实战能力比泰拳、跆拳道、拳击、空手道强。
(6)武术传播分为表演类、技击类、养生类,让人们明白并合理挑选武术训练内容。
(7)以发劲和速度为重点,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量,用科学方法,训练提高学生的智能。
(8)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武术的道德情操。
武术老师不可夸夸其谈门派之见,有责任化减一些传统武术的门派之争现象,使训练传 统武术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拳与拳之间互相促进。用当今科学揭穿潜伏在武术市场的 邪术、邪教及以假乱真的假武术。不能有见利忘义,欺蒙诈骗、败坏武风等行为。
武术老师必须有良好的武术道德修养,道德是可认识个人行为和品质的伦理,表现人的 人格、人生观和理想。进行道德修养的必要理论前提是良心、仁善、义务、荣誉等道德范畴。 武术道德修养要辨明正与邪、是与非、善与恶等。
武术老师与练武的学生共同遵守武术卫生保健常识:
(1)早睡早起不熬夜,睡眠要达到8 ~ 9小时;
(2)有健康向上的思想,用好心情练武;
(3)规定饮食的时间和量就是八分饱,饭前后半小时不许练功,口渴不暴饮,饱饮不暴 食;
(4)讲生理卫生及季节冷暖的保健。女性练武者还要注意经期的保健,避免积久成疾; (5)练功前后做一些热身运动,预防肌肉韧带的损伤。练功流汗不贪凉,不立即洗澡;
(6)练功再累也不张口呼吸,待气息平静后才可继续训练,采用腹式的呼吸姿势。
武术技击老师要做到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爱国、爱民,不做有辱国 格、人格的事,对武林同仁有真挚的感情,不弄虚作假的表演武功。要从学生的道德修养及 品质上选择学生,帮助弱者克服困难,这是正确处理教育与伦理的关系,武术技击传授要做 到不给社会带来危害,对道德修养不好及品质差的人不能传习武术技击本领,或先进行道德 伦理教育使学练技击武术的人讲武术文德、武德,保证:(1)不恃技为歹;(2)不恃技寻斗; (3)不炫技逞勇。必须遵纪守法,再传授勇于见义勇为,助长社会正义的武术技击,这个关 武术技击老师一定要把好。
武术老师应该加强自身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因为传授武术涉及人体工程学十分丰富 的内容,首先要传授与武术相关的人体生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人体信息方法与信息反馈、 人体运动力学,还要根据人体特征测量学生的运动结构尺寸和功能。
第四节:学武遵循生命规律,练武健康生命历程
武术训练如同人们孕育每项工程,必然有他的思维依据和工程概念,工程首先要做的是 图纸的设计、分段工程的顺序及计划进程。武术训练要依据人的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安排 合理的训练内容,遵循生命规律,提高人不同年龄的智能、体能、技能,按照人体生命历程的 卫生要求,首先选择自己想练的武术内容:是养生类武术,还是表演类武术,或者是技击类武 术。再根据不同类别,选择适宜自己训练的武术内容和姿势,有顺序、有计划进程去达到遵 循生命规律,健康生命历程的练武目的。
人类认识世界、适应环境、改变生活,是人体工程学。人的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都是由 心理活动激发人体神经系统认知环境,激发人体的行为能力。所以武术训练有着学习和认 知的过程,没有思想理论支持的练武是盲目的,很难完成人的智能、体能、技能都受益的预期 效果。因此要考虑到不同年龄人,人的生命历程所需,武术文化的由浅人深,武术训练按照 不同年龄人的分类合理安排。从武术启蒙教育的训练内容逐渐上升到武术大学教育的训练 内容,这一切都应该借鉴生命规律并参照生命历程来合理安排。
中医学认为,生命起源于阴阳,二者和合,万物始生。人从生命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必须 走完生命历程的,出生、生长发育、茁壮成长、强壮、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死亡是生命规 律,地球上的生命,谁都逃不了这个生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它们为死亡而活着。但人不是为 死亡活着,人类的躯体是物质世界的东西,但是人类还有一个充满科学文化的精神世界。人 的生命历程合理的训练武术,可赢得健康成长、强壮体魄、快乐生活、延年益寿的效果,但是 在一生之中更要需要修养心灵和思想。
浏览28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