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自己仅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武术业余爱好者,而且天资很是迟滞鲁 钝,接触面也相当狭窄;尽管在技术上或许多少也算作是初步迈进了武术的门 槛,跟一般的练习者拉开了一个距离,但严格说来却仍然属于功力平平,绝对 不是什么正宗的“门内嫡传”,自身努力则是非常不够,更是谈不上什么“登 堂入室”和“身怀绝技”,此外也并没有诸如专业文凭、考试证书和比赛名次 等一类社会普遍认可的“国家认证”;不过长期积累的那些深度个人感悟,尽 管带上不少的个人随意成分,但却未必完全没有参考、研究和批判的意义。任 何人的研究其实都是后人继续前进的铺路石;现在我把自己跟武术和武术研究 的经过写出来,给同道们提供一些个人的思考和感悟,希望这些不成体统的一 孔之见,能够给以后的武术爱好者们提供一些小小的启发,成为别人进一步研 究的铺路石,便于愿足矣。
阮纪正
2014年11月于广州改定
527
作者业余武术著述一览表
(不含作者职务性的社科论著)
34篇武术文化类学术论文
序号 | 题目 | 体裁 | 作式 | 字数 | 刊载媒体 | 刊期 | 备注 |
1 | 中国武术和中国 文化 | 论文 | 独作 | 6千字 | 珠江体育报 | 试刊第3、 4期 | 1988 年 11 月 15 曰、12 月9日两期连载 |
2 | 中国武术的文化 学内涵 | 论文 | 独作 | 5千字 | 百科知识 | 1989 年 第7期 | 《新华文摘》同年11期 全文转载 |
3 | 太极拳系统文化 论纲 | 论文 | 独作 | 1.2万字 | 成都体育学 院学报 | 1990 年 第1期 | 本文原是1986年笔者在 中国文化书院函授班的 毕业论文,1989年2月 “中日第二届太极拳交流 大会”上报告并印发,在 海内外武术界都有大量 的引用甚至抄袭 |
4 | 中国武术的本 体、载体纵横谈 | 论文 | 独作 | 8千字 | 体育与科学 | 1990 年 第4期 | 又载《中国武术与传统文 化》,北京体育学院出版 社1990年8月版 |
5 | 中国武术的民族 文化特征 | 论文 | 独作 | 8千字 | 旅潮 | 1990 年 第6期 | 编辑约稿 |
6 | 试谈太极拳的劲 路系统 | 论文 | 独作 | 3千字 | 武林 | 1991 年 第5期 | 书稿节录 |
7 | 武术一中国人 的存在方式 | 论文 | 独作 | 1万字 | 体育与科学 | 1992 年 第1期 | 《(广东)科技导报》 1992年第1、2期合刊全 文转载 |
8 | 论太极拳的动静 开合 | 论文 | 独作 | 1.2万字 | 少林与太极 | 1992年第 1一2期连 载 | 又收入余功保主编人民 体育出版社2005年12 月版《中国当代太极拳精 论集》 |
9 | 广东南拳简况 | 论文 | 独作 | 3千字 | 武林 | 1992 年 第11期 | 《广东百科全书》条目试 写征求意见稿 |
10 | 阴阳相济、以柔 克刚 | 论文 | 独作 | 6千字 | 北京体育学 院学报 | 1993年第 16卷(增 刊) | 获北京体育学院院庆暨 全国太极拳理论研讨会 优秀论文三等奖,中国管 理科学院优秀论文一等 奖,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 心推荐参与“国际优秀论 文评选” |
序号 | 题目 | 体裁 | 字数 | 刊载媒体 | 刊期 | 备注 | |
11 | 太极拳技击形态 简论 | 论文 | 独作 | 1.2万字 | 体育与科学 | 1993 年 3、 4期 | 两期连载 |
12 | 太极拳克敌形态 | 论文 | 独作 | 6千字 | 太极学报 | 1995 年 第2期 | 台湾出版 |
13 | 太极拳与现代发 展战略 | 论文 | 独作 | 6千字 | 少林与太极 | 1995 年 第1期 | 又收入《太极拳》1995 年第2期(中国温县第 三届国际太极拳年会论 文专辑) |
14 | “气功热”是一 种社会文化心理 现象 | 论文 | 独作 | 3千字 | 运动与健身 | 1995 年 第7期 | 编辑约稿 |
15 | “武以观德'一 试论武术文化的 伦理道德结构 | 论文 | 独作 | 1.2万 字 | 太极拳 1997年第3 期 | 1997 年 第3期 | 本文收入《中国温县第四 届太极拳年会论文专辑》 又收入《广东体育科技》 1997年(总刊) |
16 | 邓小平理论在体 育领域中的运用 | 论文 | 合作 | 1万字 | 华南师范大 学学报 | 1997 年 第6期 | 本人排名第3。是为支持 朋友的挂名应景之作 |
17 | 试论太极拳的道 家取向 | 论文 | 独作 | 1.2万 字 | 太极学报 | 1997 年 第6期 | 台北出版,加按语分两期 连载。大陆《太极》杂志 也全文转载 |
18 | 太极拳与古代兵 法 | 论文 | 独作 | 9千字 | 太极 | 1998 年 第12期 | 书稿节录 |
19 | 太极拳与中医原 理 | 论文 | 独作 | 1.2万字 | 岭南文史 | 1998 年 第6期 | 书稿节录 |
20 | 太极拳与周易原 理 | 论文 | 独作 | 9千字 | 太极 | 1999 年 第2期 | 书稿节录 |
21 | 一代武哲李小龙 | 论文 | 独作 | 3千字 | 武林 | 2000 年 第11期 | 原为会议文章,《广东体 育史料》转载 |
22 | 中国传统武术的 有机整体观 | 论文 | 独作 | 3千字 | 体育文史 | 2001 年 第2期 | 编辑约稿 |
23 | 太极拳的文化内 涵 | 论文 | 独作 | 1.2万字 | 岭南文史 | 2002 年 第2期 | 编辑约稿 |
24 | 朴实的真理一学 习“发展体育运 动,增强人民体 质”题词散论 | 论文 | 独作 | 7千字 | 广东体育史 料 | 2002 年 第3期 | 原载广州体育科学学会 编的《纪念毛泽东同志题 词发表50周年学术研讨 会论文集》,后被编入《中 国当代思想宝库》 |
25 | 试论《王宗岳太 极拳谱》 | 论文 | 独作 | 5千字 | 太极 | 2005 年 第2期 | 书稿节录 |
序号 | 题目 | 体裁 | 作式 | 字数 | 刊载媒体 | 刊期 | 备注 |
26 | 太极拳出现是中 国武术史上的大 事 | 论文 | 独作 | 6千字 | 广州体育科 技 | 2005 年 第2期 | 原为会议文章 |
27 | 传统太极拳的三 项基本原则 | 论文 | 独作 | 8千字 | 太极 | 2007 年 2—4期 | 原为会议文章。《中州学 刊》2007年第4期再刊 发 |
28 | 关于中华武术及 其发展的若干思 考 | 论文 | 独作 | 3.8万字 | 武当 | 2008 年 9 月开始连 载 | 此文原是2007年新疆师 范大学体育学院等发起 《民族文化建设与当代中 华武术学术论坛》的一个 约稿。后因故未能入选, 当年曾发表在河南大学 乔风杰的“自由桥”网站 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志 宁个人网站的“友人文 华”栏目上发表。2008 年9月起被《武当》杂 志发表连载。全文又曾经 被贴在“国际博武网”上 |
29 | 一本独具特色的 武术文化著作 | 论文 | 独作 | 1万字 | 文化与传播 | 2008 年 第2期 | 笔名季真 |
30 | 现代武术跟传统 武术的分道扬镀 | 论文 | 独作 | 8千字 | 武当 | 2009年第 1、第2期 | 继续连载 |
31 | 中华武术文化与 构建和谐社会 | 论文 | 独作 | 5千字 | 少林与太极 | 2009 年 第1期 | 编辑约稿 |
32 | 中国生命哲学和 太极拳养生原则 | 论文 | 独作 | 1万字 | 太极 | 2009 年 第5期起 连载 | 原为会议文章 |
33 | 《武以观德—— 试论武术文化的 伦理道德结构》 (修订重写本) | 论文 | 独作 | 2万字 | 太极 | 2010年第 6期开始 连载 | 本文为原有文章基础上 的补充重写本,篇幅为原 文的两倍多,后又被发表 在广州的华南农业大学 哲学系的网站上 |
34 | 中国武术的动静 开合 | 论文 | 独作 | 1万字 | 武魂 | 2014 年 第8期 | 世界太极拳网推荐配发 照片 |
序号 | 书名 | 体裁 | 作些 | 字数 | 出版单位 | 出版时间 | 备注 |
1 | 中国武术与传统 文化 | 论文集 | 合作 | 30万字 | 北京体院 出版社 | 1990 年 8月版 | 《体育文史》杂志社等编 辑,收录本人论文《中国 武术本体载体纵横谈》约 1万字 |
序号 | 书名 | 体裁 | 创作 方式 | 字数 | 出版单位 | 出版时间 | 备注 |
2 | 武术科学探秘 | 论文集 | 合作 | 46万字 | 人民体育 出版社 | 1990 年 9月版 | 徐才主编,全书46万字, 收录本人论文《试谈太极 拳的文化学研究》约1.2 万字 |
3 | 第一届世界武术 锦标赛论文报告 会论文选编 | 论文集 | 合作 | 10万字 | 中国武术 协会等 | 1991 年 10月版 | 收录本人论文提要3千 字 |
4 | 亚洲民族体育的 现状与未来 | 论文集 | 合作 | 10万字 | 上海体育 学院 | 1991 年 11月版 | 日本体育科学学会人类 学分会、上海体育学院体 育人类学研究会等编,收 录本人论文提要1千字 |
5 | 中外文化新视野 | 文集 | 合作 | 55万字 | 黄山书社 | 1991 年 5月版 | 戴剑平主编,收录本人 《太极拳系统文化论纲》 论文提要3千字 |
6 | 第四届全国体育 科学大会论文摘 要汇编 | 论文集 | 合作 | 70万字 | 中国体育 科学学会 | 1992 年 12月版 | 收录本人《试论太极拳 的技击形态》论文提要1 千多字 |
7 | 岭崎春秋一岭 南文化论集(二) | 论文集 | 合作 | 50万字 |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 社 | 1995 年 10月版 | 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编, 收录本人论文《广东精武 体育会的文化精神》1万 字 |
8 | 第六届全国体育 科学大会论文摘 要汇编(一) | 论文集 | 合作 | 100万字 | 中国体育 科学学会 | 2000 年 12月版 | 收录本人论文《在伪气功 背后——“法轮功”现象 剖析》提要1300字 |
9 | 2000年广州体 育科学论文报告 会 | 论文集 | 合作 | 60万字 | 广州体育 科学学会 | 2000 年 12月版 | 收录本人论文《在伪气功 背后——“法轮功”现象 剖析》全文约1万字 |
10 | 纪念毛泽东同志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 学术研讨会论文 集 | 论文集 | 合作 | 30万字 | 广州市体 育局等 | 2002 年 6月版 | 收录本人论文《朴实的真 理》7000字。该文并减广 东体育文史》转载 |
11 | 佛学与文化论集 (第一辑) | 论文集 | 合作 | 40万字 | 宗教文化 出版社 | 2011 年 9月版 | 收录本人论文《中国生命 哲学与太极拳整体动态 养生原理》9000字,《中 华武术本来究竟是什么》 1200字,共两篇 |
12 | 佛教与中尼文化 交流国际学术研 讨会论文集 | 论文集 | 合作 | 64.1万字 | 佛教与文 化出版社 | 2011 年 10月版 | 收录本人论文《中国生命 哲学与太极拳整体动态 养生原理》9000字 |
序号 | 书名 | 体裁 | 十方 | 字数 | 出版单位 | 出版时间 | 备注 |
13 | 第3届申江国际 武术论坛论文汇 编 | 论文集 | 合作 | 10万 字 | 上海体育 学院 | 2012 年 9月版 | 收录本人论文《太极拳的 生命智慧》8000字 |
14 | 首届国际传统武 术锦标赛纪念特 刊 | 论文集 | 合作 | 10万 字 | 香港武术 联会 | 2013 年 5月版 | 收录本人论文《一个爱 好者所理解的传统武术》 3000 字 |
15 | 佛学与文化论集 (第三辑) | 论文集 | 合作 | 36万 字 | 宗教文化 出版社 | 2014 年 5月版 | 收录本人论文《中华武术 本来其实不是什么》2万 字 |
16 | 第十届中国郑州 国际少林武术节 论文报告会论文 集(专辑) | 论文集 | 合作 | 72万 字 | 少林与太 极(中州 体育) | 2014 年 10月版 | 收录本人论文《试谈中国 传统武术文化的研究》提 要6千字。此文是笔者 为大会论坛所做的专题 讲座 |
浏览3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