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拳乃宋代岳飞之师周侗所传。邢台周拳主要以南和县贾宋为 主,而周拳传入南和贾宋,又与明代山西向河北大移民的历史背景有 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明洪武初年,明军与元军在河北进行了大规模的激战,元将死守 顺德诸县,明军久攻不下。明太祖朱元璋迁怒于百姓,于是大加杀 戮。民众死者甚多,几乎灭绝。战后,从外部大量移民至此,所移之 民大多来自山西。在大规模的移民人口中,有一李氏武师,名李贾, 原籍山西泽州郡(今晋城),后由泽州迁至洪桐,明洪武八年,随着移 民人流迁到了直隶顺德府的南和县宋村。李贾家承宋代抗金名将岳 飞师傅、周桐之拳械,且继祖传医道。迁居宋村河南岸后,带领众人 与北岸架起一木桥。因其为人忠厚,深受乡邻敬重,故当地百姓把他 的名字与宋村之宋合二为一,称其桥为贾宋桥,村名亦改为贾宋桥 村,这就是今天贾宋村的来历。李氏迁到南和之初,为奠定家业,偏 重于垦种和兴建,后家道逐渐兴旺,直至六世同居,到七世才分家。 为保桑梓和地方平安,李氏在村中设场教拳,施医好道,嫡传子孙。 从李贾迁至南和,到第八代之间的血脉世袭及武术的传承沿革,尚无 从考证。到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位于太行山山前冲击平原的 顺德府遭受了特大洪水的袭击,位处城东、地势低洼的南和县受灾更 为严重。在这场天灾中,李氏家族的出产和房屋均荡然无存,第八代 中的七堂人家,只剩李进、李茂兄弟及家眷共9人。据《李氏祖传》载“李进(1474~ 1562),字呈德,妻刘氏,父李祥,母张氏,弟李茂。承家 传《周拳母架》武艺,武医兼备,施医好道,杀贼保乡,众邻敬之。生两 子,长子李槐;次子李洪。笔录《李氏家谱》、《祖堂集》。少年得志,壮 年丧子,暮年孑身「是年,李洪刚刚出生,这就是后来的少林寺第二 十四世方丈宗书。据李洪后来的《尘世录》记载,李进“功夫了得,擅 春秋,施医好道,平民官衙尽敬之。……为李氏八世”。李茂妻王氏, 长子李亮,次子李珂,三子李善。为避灾荒,李茂携妻子儿女迁往邻 村长路(今南和县张路村),李茂次子、子后均夭折。只剩长子李亮 单传三代。李亮之子李壮单传李贤,李贤单传李刚。自水灾十多年 后,李进次子李洪出家为僧,长子夭折嘉靖四十年(1561),长路遭灾。为避灾祸,李刚一担九子返回贾 宋,戮力牧耕,妇织子读,重建祖业。其故居称之为贾宋李巷,沿用至 今。嘉靖四十四年(1565),已经成为少林寺二十四世方丈的李洪,派 弟子回家相助,并传“少林功法宝典”,使李氏家业得以复兴。从此, 李氏拳法薪火延存,医道承真,家宅如城,九楼并具。人丁繁旺,生意 如海,九个儿子文举武备,举职朝野。人称李刚“九楼福星”。施医好 道,创贼保乡,成为富甲一方的慈善乡绅。

到李刚这一辈,李家所传的拳术,已不再是单一的周拳,同时包 容了少林功法。李刚的九个儿子各传一枝。其中,以其子李九路成 就为大。李九路(1568 ~ 1636),字广义,李氏第十三辈,受李刚左训 总角武功大成,罕有匹及。16岁即技艺街衢,反应灵敏,劲力骡悍,触 之即放人丈外,绰号“闪电太保”。在洛阳与人交手,重创5人,3人毙 命,牢狱五年后回家务农。《少林心意拳把歌》为其亲笔录留。李九路之后,李氏传承资料时有断档,但根据搜集到的《李氏家 训》残本记载,李氏家族的历代传承在不同时期,均有代表人物现世。李万春(1628 ~ 1719),字泉清,李氏十四世,少林家传五代,擅长 少林梨花枪。游少林时曾得《易筋经贯气》。平时好贤礼士,博览经 史,雅歌投壶,恂恂然如书生。善水好游,潜水摸鱼可达半个时辰之 久,河中挑水草,一枪一大车,每日用枪穿鱼,梦筐皆满,人送“鱼托 车”。著有《李氏家训I》、《李氏家藏》。李三元(1力2~ 1779),字品一,李氏十七世,少林家传八代,擅长 少林夜叉棍,其铁棍重达20多斤。曾任乡卫总长,秉公善断,除恶扬 善,威名百里。辄以家传少林伤药,医治八方贫民,人送“及时雨”。 有《少林夜叉棍》、《断门刀》、《剑经》、《少林达摩老祖易筋》抄录留世。李易然(1852 ~ 1922),妻杨氏。李氏二十世,少林家传十一代。 父李雅标,母张氏。兄李浩然、弟李梦然。文举武备,医道丹青成竹 于胸。武艺超群,技艺绝伦,身捷如猿,七八尺高墙垣,可一跃而上。 又擅长重手法,能断石成粉,精六合大枪,善打弹弓,艺高行奇,慷慨 仗义。偶有所得,辄济同道,甘受苦寂,不为豪门鹰犬。清兵抓丁,力 敌百人,被清政府视为闲君,敬而远之,任其逍遥。承续《李氏家传》、 《李氏家藏》,著有《李氏正气堂》、《祖堂集》和《少林二十四世方丈小 山大纪实》等。到李易然之子李罗义、李罗川,已是李家二十一世,少林家传十 二代。李罗川(1899~?),字福印,武医兼备,力举千斤,挥拳击牛,牛 翻蹄而毙。“九一八”事变后,因对日寇侵华悲愤不已,携酒与同乡一 晤,决计远赴抗日战场,数日后远上东北,再无音信。

李罗义之子李昆山(1882 ~ 1947.6.25),字伯远,妻鄱氏,母李氏。 李氏二十二世,少林家传十三代。李昆山亦武医兼备,且擅书、剑,曾 为贾宋私立学校校东。其家大业大,骡马成群,常与平民一同出车拉 货,不为所得,只为炫耀其车技,途中慷慨解囊,辄济同行。因人品高 尚,村中乡亲皆请其排解纠葛。就连匪帮亦惧其武功,敬其为人,辄 抒情面。世人皆称其为“昆爷”。入李昆山之子李同辉(1902〜1966.11.20),字有志,妻冀氏,李氏二 十三世,少林家传十四代。总角承其家学,十八般武艺皆通,尤擅轻 功和飞镖。常跃瓦脊捉鸽,可一气连穿八巷,手抱墙角,两下便可上 其楼顶。还可两树来回相跃。因捉鸽不幸坠地,折残一腿,故人送绰 号“捌肢游”。为村中拉闸浇地事,被上游村民围攻,30余人皆被其打 落水中,从此名声远扬。后因嗜酒如命,四处巨赌,家产变卖殆尽,备 受族人责备,忧虑而终。

李同辉传其子李世昌、李世兴、李世英。李世昌传李虎;李世兴 传永红、永现;世英未婚,并无传承。今李虎传李健、李康、李通;永红 传李昊。纵观李氏家传拳术的历史脉络,不难看出,李氏家族虽然既传嫡 孙,亦传乡邻,但是主要还是以家族为主。周拳在民间的广为传播, 则是起自清乾隆年间的孔张飞。孔张飞之父孔老伦,不知其得谁人传授,尽得周拳之全部,且掌 握其精髓实质。由于其祖籍是南和贾宋韩村人,想必与李家有着重 要联系。孔张飞得其真传,广为普及。他所传的周拳,体系庞大,技 艺广泛。其主要功法为柔身敛气,能使身之三节(中三节)节节如蛇, 劲力梢根通达,往返不及。追究其动物本性,诱发其性情,能使人精 神长存,凶狠常欲,把持自身外三尺之气,为我所卫,睡时也能为己所 争寸气之空间。身与气同,波折翻滚,如树随风。讲究轰挑括砸,顺 敌而行,上挑下按平自搂。手打连环似线连,以手领身,以身下劲,再 上而翻之。整体连接,横竖相兼。其内容有:过风三节摇,激灵抖四 梢,三心合一,内外六合,老猴蹲枝,悠腿架,大架,虎形七式(出山、绕 山、斜穿、探爪、搭拳、群架、围架),大、小通臂锤,追风掌,括砸锤,追 风锤、扒拉头,八宝锤,八大锤,八大式,野青锤,左右偏,原路开花,小 野手,左右靠打,杂式锤,推草山,十二路弹腿,搭条,连三掌,五趟炮, 缠手,拐子腿,蝌蚪式,秦王乱点兵,老包下阴曹,仙人摘茄,白马卷 蹄,里外偏机,十二式,十三式,老婆端灯,顺手牵羊,金钩挂月,金丝 缠腕,仙人摸眉,鲤鱼扣腮,脑后砍瓜,金鸡掐哽,金鸡掐素,挎篮转 腕,十字擒拿,窄秀击浪,蝴蝶扑面等。上―:单兵器械有:转九刀,断门刀,大刀,梨花枪、夜叉棍,达摩剑,方 天戟,风翅镇,瓦棱铜,双刀,三节棍,九节鞭,大锤,虎头钩,双拐、绳 鞭等。双兵器械有:大刀进枪,单刀进枪,双刀进枪,三节棍进枪,空手 夺刀,对扎枪,对打六棍头,八大锤,二龙戏珠,三大旗,三不格,三英战吕布等。

浏览30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