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智力概念

智力是在推理、判断、问题解决、决策等高级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运 动员的运动智力是指在所从事的专项特定情境中完成专项任务所必需的的综 合能力。研究显示,跆拳道运动员的运动智力包括专项认知能力(专项理论与 规律、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自我分析、设计与诊断能力、专项训练比赛 行为控制能力等。在我们看来,决定竞技运动中个体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先天与后天、遗传与环境、经验与理性”等古老问题之争。运动选材学在精英 运动员的培养中的重要性可从这句话中得以体现——“良好的选材是成功的一 半”。但是“遗传与环境”之争之所以延续至今,研究困难是主要原因之一。关于运动智力的概念至今尚无确切的定义。张力为( 1993)强调应当在具 体运动情境条件下来理解运动智力,并提出运动智力是「人们在掌握运动技能 和表现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葛春林(2003)从认知 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认知策略和认知方式可以作为考察 运动智力的指标。Fisher( 1984)给智力下的定义是:••智力是一个以个体适应 特殊环境能力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结构。”以此为基础,Fisher认为运动员的运 动智力应体现如下特殊要求;命名与查找情境特征,搜索与探测任务线索,确认 线索模式,短时记忆回忆,长时记忆回忆和决策。根据Fisher对运动智力的理 解,Andreas Lindale(2011)认为,运动智力(game intelligence)是阅读比赛、阅 读自己、阅读他人的能力,具体包括知觉能力和认知能力如记忆过程与问题解 决过程。

王洪彪,周成林(2012)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运动智力操作性定 义为:具体运动情境过程中的问题解决的能力。运动中的身体能力是运动智力 的载体,运动智力处理的对象是运动情境信息,既在运动情境中阻碍运动员操 作表现的即时限制。高志红(2009)对10名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优秀跆拳道 运动员的19场比赛的现场技术进行统计,分析了运动员比赛的开局时间和开 局技战术种类,同时分析了第三局比赛中不同比分情况下(领先、落后、评分、保 分)的技战术应对情况。结果表明,在开局时间和开局种类上,虽然比赛中从 “开始”口令发出到双方运动员第1次的交手时间不等,但大部分运动员的开局 时间在6—15秒之间。而开局的种类主要表现为:一,双方对峙不攻和没能积 极寻找到合适攻击时机的消极开局方式;二,常规的攻反技战术应用开局方式; 三,通过贴靠、假动作等适应比赛和洞察对手技战术特点与实力的试探性开局 方式;四,裁判一发出开始口令或开局不久就突然使用技术进攻的突攻性开局 方式;五,使用反向技术进行出其不意迎击的开局方式。结果显示,突攻开局得 分率高,常规开局的得分率低,而试探和消极的开局方式出现不得分和扣分现 象。在开局与比赛结果的联系上,在对19场比赛先得1分与最终比赛获胜情 况调查统计中,先得1分最终获胜的场次为11场,占57. 89%;先得1分最终负 于对手的比赛为3场,仅占15.79%。可见,开局先得分,继而为技战术的发挥 和占据场上主动较为关键,将为赢取比赛最终胜利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优秀 运动员均具有“初战即是决战”,第一分就是决战的思想意识。在以不同比赛 进入第三局比赛时,运动员的技战术变化主要为:一,在第3局落后和平分时. 采用主动进攻战术获得分数较多,而反击战术得分较少,采用进攻战术明显高 于反击战术;二,在第3局平分欲转领先的较量中,大都使用主动进攻战术;三, 在领先进入第三局时,如果领先1—2分进入比赛决胜局,大部分运动员仍采用 积极主动的进攻战术欲将比分继续扩大.如果在领先进入最后30秒的保分阶 段的战术应对方式中,大多以不失分为前提,采用了防守和反击战术进行保分. 其次,再伺机进攻和反击来继续扩大比分。但该研究也同时发现了奥运会冠军 的保分方式与其他运动员明显不同,不是采用常规的防守反击战术.而是出人 意料地采用了主动进攻、反击(迎击)、提膝防守等战术.甚至进行无距离的主动 进攻,以此破坏对手的进攻思路来进行保分。该研究结果反应了优秀跆拳道运 动员高超的对比赛技战术的理解能力以及不同于一般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 特征。

Papa Nikolaou(2000)认为,运动智力指下述能力:学习和提高运动技能;理 解比赛;良好的运动感觉和能够吸收运动知识;了解运动基本原理、策略、规则 和心理;快速适应运动中的环境变化;协调运动与时空的关系;保持身体姿势和 平衡;学习和发展对动作的控制;学会根据不同的媒介支配身体活动的方法;协 调对侧肢体;使身体的某一部位与其他部位协调一致.并完成某一动作。

在运动智力的整体结构方面,郑富,肖洁(2003)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出发,运用斯腾伯格(Sternberg)的智力三元结构理论来分析运动智力的构成, 提出运动智力应包括运动智力成分、运动智力经验和运动智力情境的观点,其 中运动智力成分是运动智力结构的核心。

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智力的测量

在体育运动领域,对运动智力问题的研究多采用传统的智力测验的方法, 如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 Test,SPM)和韦 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 WAIS)(祝禧里,1991、张 力为.1994等)。也有研究把运动智力看作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 程,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加工。这类的研究,多数只是涉及与运动智力有 关的某一种特征,如知觉技能、决策能力、注意水平,只有个别研究试图整合运 动智力的各种特征,并加以研究,如以人的反应速度、认知方式和认知策略为指 标所进行的排球运动员智力特征的研究。虽然前一类研究占的比例较大,但后 一类研究则开辟了运动智力研究新途径。

瑞文测验的编制在理论上依据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 智力主要有两个因素构成,其一是一般因素,又称G因素,它可以渗入所有的 智力活动中,每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但在水平上有差异;另一因素是特殊因 素,可用S表示,这种因素种类多,与特定任务高相关,例如音乐能力、数学、交 际能力等。瑞文推理测验测量的是智力的一般因素(G因素),尤其与人的问题 解决,清晰知觉和思维,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的 能力有关。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我国张厚粲教授修订的中国版本的分半 信度达到0. 95,间隔15天和30天的再测信度分别为0. 82和0. 79。该测验(1) 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的相关分别为0. 54、 0. 70、0.71;(2)与我国高考语文成绩、数学成绩、总分的相关分别为0.29、0.54、 0.45。瑞文测验可以用于智能诊断和人才的选择与培养。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包括60道题目.分为5组,每组12道题目,A、 B、C、D、E这五组题目难度逐步增加,每组内部题目也由易到难排列,所用解题 思路一致,而各组间有差异。A组考察知觉辨别、图形比较、图形想象等方面能 力;B组测类同比较、图形组合等方面的能力;C组测量比较、推理、图形组合方 面的能力;D组测量系列关系、图形组合方面的能力;E组测量组合、互换等抽 象推理的能力。

刘淑慧(1989)、程勇民(1999)、李炳哲(2003)分别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 不同水平运动员、大学生测试,结果表明,体育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总智商不 存在显著性差异,优秀运动员具有中等或中等略偏上的智力发展水平。但在优 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之间是否有智力差异存在争议。

研究工具与方法

(1)心理测试法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简称 SPM)是 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 C. Raven) 1938年编制的非言语智力测验。它的主要 任务是要求被试根据一个大图形中的符号或图案的规律,将适当的图形填入大 图形的空缺中。自其问世以来•许多国家对它做了修订,宜到现在仍广泛使用, 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张小峰,梁承谋(2004)对瑞文测试在运动员 中的检验表明,瑞文标准推力测试对运动员测验比较适合,将为运动员的智力 测试带来更多的方便,在运动员中使用是可行的。

(2)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测试数据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主要使用了描述 性统计分析和z检验等方法。

(3)比较分析法

对于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的智力特征与其他群体进行了比较•以检验女子跆 拳道运动员的智力与其他群体的差异。

女子跆拳道优秀运动员智力特征

为了检验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智力特征,研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 析.比较了两个项目运动员的智力和散打、女篮运动以及普通大学生的智力分 布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的智力分布和其他项目运动员和普通大 学生基本一致,呈正态分布。也说明了此前有人认为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 单”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在研究运动员智力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和短道 速滑、游泳、散打运动员在不同智力构成要素上的得分差异。

2 19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智力等级分布


























































 人数一级

(96%〜100%)
二级

(76%〜95%)
三级

(26%〜75%)
四级

(6%〜25%)
五级

(5%以下)
跆拳道3412.512.543.818.812. 5
散打681.893. 7750. 9437. 745. 67
男篮队员10611.8215.8646. 6714. 7610. 89
女篮队员1108.7914.7548.4118.489. 54
普通大学生 9. 8015. 5050. 1215. 748. 84

 

 





















































































2 20女子跆拳道、短道速滑、游泳和散打运动员在不同智力成分上的比较
 知觉能力

m sd
类同能力比较能力关系能力抽象能力

m sd
总分
msdmsdmsdmsd
跆拳道10. 691. 4510. 411.719. 562. 199. 812.347. 252.3497. 759. 00
短道11. 280. 7310. 881.439. 221.589. 901. 117. 282. 8099. 2211.41
游泳10.841.0210. 531. 398. 581.359.841.076. 162. 5494. 379. 59
散打10. 811.3510. 022.358. 851. 998. 922. 176. 132. 4386.3714. 78

研究结果显示,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在各智力成分上与其他项目运动员(短 道速滑、游泳、散打)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女子跆拳道优秀运动员的智力特点主要体现在瑞文测验的单元ACE对 人的智力活动的要求上。表现出优秀运动员对环境事物整体变化的认知能力 较强;其次是对事物的观察、比较与想象能力;再次是对事物的分析、综合判断 能力。也即体现跆拳道优秀运动员以观察能力为先导,以操作思维能力(全面 系统地把握瞬息万变的环境信息.果断迅速调整策略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变措 施)为核心,具有独立分析、综合对手特点和环境信息的智力特征。

李志敢等人(2000)对某省25名男子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各局的心理特 征、运动能力变化进行研究后发现,运动员在第二局比赛时的心理能力、神经反 应和运动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也反映出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对比赛节奏和体 力分配的控制能力。

2 21女子跆拳道和短道速滑、游泳和散打运动员在不同智力成分上得分的比较


















































运动 项目知觉能力

Z P
类同能力

z P
比较能力

z P
关系能力

z P
抽象能力

z P
跆拳道短道-1. 637.122—1. 034.317.626.511149.883-.054.958
游泳-.421.679-.216.8321. 795,093-.047.9631.950.070
散打-.338.7-10.976.3451.301.2131. 523.1492.004.064

运动员智力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其运动技战术的掌握和发挥,如有人对运动 员的智力及各智力构成成分与运动员相应技术能力关系的研究表明:高水平的 运动员在操作智商和总智商上都显著高于一般水平运动员。运动员操作思维 的发展与运动技术关系密切,运动技术能力水平高,操作思维速度快,并且在注 意、记忆、手眼协调、言语理解推理和时空知觉判断上都表现出明显优势。研究 结果也与跆拳道的专项特点十分吻合。

浏览44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