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柔道服
1.柔道服的正确着法
要求:
(1 )柔道上衣的右前襟必须放在里面,左前襟必须放在外面。
(2)柔道上衣的长度须能盖住大腿。当两臂在体侧完全伸直时,上衣的长度至少应超过双拳(约20厘米)。上衣要宽大,前襟在胸前的重叠部分至少应为20厘米,袖长最长可到腕关节,最短距腕关节不得超过5厘米,在衣袖和臂之间(包括绷带)应有10〜15厘米的空隙。
(3)裤子最长可到踝关节,最短距踝关节不得超过5厘米。在裤子和腿(包括绷带)之间应留有10-15厘米的空隙。
(4)在腰部必须系一条结实的、其颜色代表自身段位的宽4~5厘米的腰带,并用方结系紧,防止上衣敞开。腰带的长度须在绕腰两周系好后,两端各留有20〜30厘米长的空余段。
(5)女运动员须在柔道衣内穿一件结实的白色或米黄色的T恤衫,其长度须长到能把底襟系在裤子里。
(6)参赛运动员的柔道服(男、女)必须洁净,不得有难闻的气味。
2.柔道腰带的正规系法
(1)先用两手握在柔道腰带的中间部位,然后将腰带的中部置于腹前向后缠绕一圈,两端在身后左右交叉后再绕至腹前。
(2)将左(右)端的柔道腰带压在右(左)端腰带的上面,经过两层腰带里面由下向上拉出,然后用左(右)端拉出的带子压在右(左)端带子的上面 ,从右(左)端带子的下面穿出。
(3)手握腰带的两端,用力拉紧,系成死扣,形成规范的系结。
3.柔道服的正确折叠方法
(1 )先将柔道服上衣平放在垫上,再将两袖内折。
(2)把裤子对折好,竖着放在上衣的中间。
(3)然后从正中间把上衣再叠成两折。
(4)将上衣从竖着的中间部位对叠在一起,用柔道带把折叠好的柔道服,从领部和底襟处以系柔道腰带的系结方法系捆起来。
4、柔造泉洋技木
(一)安全倒地方法
倒地方法日名为受身。柔道是一项对抗性强、竞争极为激烈的对抗性运动,目的是要将对方摔至“一本”获胜或使用抱压技、绞技、关节技制服对方。因此,在儿童少年练习柔道技术动作之前,首先应对他们进行安全倒地方法的训练。所谓安全倒地方法,就是在被对方摔倒或自己主动倒地时,为减少自身倒地时所受到冲击的一种自我安全保护方法。只有正确、规范、熟练地掌握倒地方法,才能做到自我保护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倒地方法的训练,还可培养儿童少年灵敏、协调素质及空间的反应能力,同时还可以使他们逐渐适应被摔下去时的震动(疼)感,进而达到消除被摔下去时的恐惧心理。
1.向后倒地
向后倒地,日名为后受身。
(1)预备姿势
两臂前平举与肩同宽、同高,上体保持正直,略向前倾,成下蹲姿势,提踵,臀部触及脚跟。
(2)动作要领
①后倒时要低头、含胸、收下颌,身体重心后移,形成圆形,依次以臀、腰、背的顺序触及垫子。后倒时两眼应注视自己腰带部位的系结处。
②两臂拍击垫子时应自然伸直,五指自然分开,手心向下,两臂与身体的夹角约为 45°,要用整个胳膊拍击垫子,速度快而有力,两臂不得弯曲。
③从后倒开始至拍击垫子的整个过程,是在憋气的情况下完成的。
(3)易犯错误
①后倒时身体未能团紧,而且抬头,其后果是易造成后脑触及垫子。
②拍垫时两臂未能伸直,甚至屈肘,发生用肘部撞击垫子的现象。
③拍垫时两臂与身体的夹角过大或过小,拍垫的时间过早或过迟,均达不到被摔时缓冲身体(震动)的目的。
2.向侧(左、右)倒地
向侧(左、右)倒地,日名为横受身。
(1)预备姿势
由站立姿势开始,上体保持正直,两臂自然下垂,双目平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
(2)动作要领
①由站立姿势开始,左脚先向前跨出一小步,身体重心移至左脚上,右腿随着向 左斜前方摆出,同时右臂也随之向左斜上方抬起,五指自然并拢,手心向下。
②向右侧倒时,左腿弯曲成单腿下蹲姿势,臀部后坐,重心向右侧倾斜倒地,同时要低头、含胸、收腹。
③当臀部右侧着垫的瞬间,以身体右侧、右腿外侧、右脚外侧脚面着垫,左脚用脚 掌着垫,右臂应快速有力地在体侧拍击垫子,臂与身体夹角约为40。,左手置于腰带处。侧倒时嘴勿张开,注意憋气。
(3 )易犯错误
①侧倒时未注意低头、含胸,甚至抬头。
②向右侧倒地时整个背部着垫。
③向右侧倒地时,左腿未能屈膝支撑在垫上,而是与右腿一样完全伸展,造成两膝内侧相互碰撞的现象。
注:向左侧倒地时要领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3.向前倒地
向前倒地,日名为前受身。
(1)预备姿势
身体自然站立,上体保持正直,目视前方,两臂自然伸直,两脚平行站立,距离与肩同宽。
(2)动作要领
①自然站立,收腹、立腰,两膝伸直。身体重心前移,两臂微屈,手心向下。
②五指自然分开,两手在胸前略成八字形前倒时用两臂和两脚的脚 趾支撑身体,胸、腹、膝部不得触及垫子(类似俯卧撑姿势),倒地时要注意憋气。
(3 )易犯错误
①前倒时低头、收腹、屈膝,两手分得过宽或过窄。
②前倒后,胸、腹、两腿、脚面触及了垫子。
4.向前侧滚翻倒地
向前侧滚翻倒地,日名为前回转受身。
(1 )预备姿势
从右站立姿势开始。
(2 )动作要领
①做向左侧前滚翻倒地前,左手、左脚和右脚的位置形成三角形,右手放在左手与右脚之间,两手的手指相对,低头、屈膝、提臀。
②右脚略用力蹬垫,使身体经由右肩、左侧腰部、左侧臀部依次着垫。
③当左侧腰、臀触及垫子后,右腿稍屈,右脚全脚掌着垫,左脚外侧脚背着垫,左臂与身体成30。夹角用力拍击垫子
(3 )易犯错误
①两手与脚的位置未能按动作技术要领的要求放置。
②易形成类似垫上运动中的向前滚翻。
③滚翻过程中展腹,倒地后形成仰卧在垫上的姿势。
以上各种倒地方法,若儿童少年运动员已能正确、熟练地掌握,则可采用行进间、鱼跃或增设一定高度、难度的条件来进行练习,以此来培养儿童少年运动员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进一步发展他们灵敏、协调、快速反应等能力。
(二)站立姿势
柔道的站立姿势可分为自然体(包括自然本体、右自然体、左自然体)和自护体(包括自护本体、右自护体、左自护体)。
5.高站架
高站架,日名为自然本体。
(1)高站架(自然本体):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在一条直线上,脚尖自然向外,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身体重心较高,因此,能迅速起动,有利于在施技过程中轻松自如地向前后左右移动步子,是有利于攻防的一种基本站立姿势。
(2)右站架(日名为右自然体):是由自然本体站立姿势开始,右脚向右斜前方迈出一步的站立姿势。
(3)左站架(日名为左自然体):是由自然本体站立姿势开始,左脚向左斜前方迈出一步的站立姿势。
6.低站架
低站架,日名为自护本体。
(1 )低站架(自护本体):从自然本体站立姿势开始,两脚向左右两侧分开比肩略宽,屈膝,降低身体重心,成半蹲姿势。此站立姿势由于重心较低,不能轻松自如地移动步子,所以在柔道运动中多数场合下是用于自我保护,防守对方进攻或使用双手刈等腿技术的一种站立姿势。
(2)右低架(日名为右自护体):是从自然本体姿势开始,将右脚向右斜前方迈出一大步,两膝弯曲,降低重心,类似右弓步状,即形成右自护体。
(3)左低架(日名为左自护体):从自然本体姿势开始,将左脚向左斜前方迈出一大步,两膝弯曲,降低重心,类似左弓步状,即形成左自护体。
(三)手法
手法,日名为组合方法,是柔道运动中抓握对方和解脱对方抓握柔道服的方法。由于当今世界柔道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趋势已向着“快速、全面、进攻、多变”的方向发展,因此,日本柔道基本技术中传统的抓握方法已不适应我国柔道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的技、战术发挥。从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连续在第25届、26届、27届奥运会上共夺得 4枚金牌、1枚银牌、4枚铜牌的优异成绩来分析,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训练中吸取了中国式摔跤中的散手型摔法。为此,我们也应在儿童少年基础训练阶段的基本技术训练中重视散手型的快速抢把练习。
在柔道运动的手法中,同样也有上手和底手之分,以进攻为主的手是“上手”,配合上手进攻的手为“底手”。通常情况下,善于使用右站架的,进攻动作多在右边,以 右手为上手的机会也较多。但有时也有的用底手抓对方的上把,上手反而抓对方的下把,改为由左边做进攻动作,这说明了随着对手技、战术的变化,为了有效地控制住对方,有时底手也可改变为上手,上手也可改变为底手。至于上手和底手的使用,应随机应变,根据比赛场上对手的具体情况及把握战机的需要而定。
国际柔联在柔道竞赛规则中明文规定,在比赛中不许抓握对方的手腕、同一侧衣襟、前后腰带等,只限于抓握对方道服的衣袖、左(右)侧横襟(直门)、上领(不得超越道服的中线),否则判罚犯规,中国跤术则无此限制,手法较为复杂,相比之下柔道中的手 法较为简单。但是中国跤术手法中的散手、授手、捅手、撕手、借手等手法在柔道基本 技术中若加以精心钻研,也可为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柔道技、战术风格作出新的贡献。

浏览43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