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逢春(1890~ 1974),任县朱家屯人。自幼习武,最早随新洲范 增寿学习二郎拳,也曾学过八卦。刀、枪、剑、戟等十八般兵器样样精 通,他所练兵器能半日之内不重样。石逢春后拜杨振远为师,学习杨式太极拳,石逢春和李宝玉是在 杨振远处学习杨式太极拳时的师兄弟,但又是武式太极拳的师徒关 系。杨振远过世后,李宝玉拜郝为真学习武式太极拳。后李宝玉与 李见性、石逢春结拜为兄弟,三人明友暗师徒,李见性和石逢春同向 李宝玉学习武式太极拳。因李宝玉家境贫寒,石家是一方财主,石逢 春常从经济上接济李宝玉,石逢春每年都用大车往会宁李宝玉家送 粮食。石风春与李宝玉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后来石逢春的儿子石 志城又拜在李宝玉的门下: 石逢春人品端正,武德高尚,广豪杰,结识同道。在太极拳方面 受李宝玉真传,传习太极拳50春秋,功底深厚,技艺精纯,桃李满门。

赵寿琪(1887~ 1979),邢台县东石门村人,是 李宝玉的外甥。赵家是该村富户,赵寿琪幼读经 史,后经商。1917年,因病拜刘东汉为师,学习太 极拳,数年后身体康复。也曾师从李保玉。并学 习中医外科,解放后边务农边行医。1964年,大规模的农村“四清”运动开始。赵 寿琪因出身地主而受到管制。“四清”工作队曾说 他教拳是腐蚀青少年,因而不得不将弟子分别介 图2-24赵寿琪绍给陈固安等其他著名拳师。直到“文革”后期才又重新出山.传拳授之。赵寿琪练太极拳注重性命双修。他认为:常静我乐,终日保有良好 心态,对万事万物有无过不及,顺自然之气度。勤于运动,无刚烈过劳 之动,无不勤懒于之动,使肌体、筋骨达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之状况,气 血雍和,经络畅通,百病不生。赵寿琪人如其拳,拳如其人,年愈90无 大疾,临终还能吃一个窝头,喝半碗粥。足见其太极功夫之纯真。

杨杰(1906~ 1989.2),字鉴堂,邢台市羊市街人。 杨杰身材高大,面色白皙,自幼酷爱武术,早年从师 学过大洪拳和杨式太极拳。1924年,杨杰18岁时,韩 钦贤来邢台开办太极拳班,杨杰从韩钦贤学艺。经 过三年的勤学苦练,老师所传授的拳、拳理、器械,他 都能悉心领悟,并笔录整理成册。1926年,韩钦贤从 永年把珍藏的“老三本”的善抄本拳谱带来。杨杰如 获至宝,心领体试,颇有大悟之感,拳艺遂臻佳境,更 得韩钦贤器重。1927年向 韩钦贤递帖,举行了庄重的拜师仪式。同学有 王万庆、王学政、王凯、陈固安等。笠,吟杨杰为了精益求精,曾经不辞艰辛到河南 陈家沟追根寻艺。他不以门户之见,不顾匪徒 恶棍拦截,只身到隆尧东良拜见梁老温,学习 太极枪的失传部分。1931年,在韩钦贤举荐 下,他到南京拜谒郝为真的儿子郝月如。郝月 如非常赏识他。杨杰遂皈依其门下深造。郝 » 月如将其内功传授给他。教其如何精妙地达f 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做到内外相合,随心所 欲。习练一段时间后,郝月如亲自测试,并让' 他到上海其子郝少如处,一起传播武式太极图2-26杨杰拳照拳。临行嘱咐”都是同辈,放手联系,提高自己”。到达上海中学第四 院,同郝少如相聚后,彼此亲如兄弟,恨相见太晚。从此,杨杰开始了授 拳的黄金阶段。—不-上丛:我一.后来,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杨杰原打算回邢台老 家看看。不料军阀混战,铁路阻断。在家人、友人劝说下,在上海投 身教育事业。开始在小学以教课为主。后来,年岁渐高,又因为人正 派清廉,主管学校、学区总务,兼教写字课。学校生活比较规律,早晨 和晚上是他练拳的大好光阴,杨杰数十年如一日,勤练不辍,使其拳 艺日渐精湛。他与人交手,不击人,人自跌倒,形成了他拳术上轻灵、 自然的独特风格。

杨杰晚年适逢盛世,生活安逸。他除传授武式太极拳、太极剑、 太极刀、太极双剑和对刺外,更主要的是将毕生所学加以整理,著有 《武式太极拳》、《太极枪》、《武式太极四十条》,尽传给人门弟子。他 珍藏有永年“老三本”的手抄《拳谱》、《铜人七十二穴》,他与郝少如多 年往来,以书信研讨拳理。杨杰《太极枪》是我国太极枪所传授的最完整的枪谱。文光印务 馆1931年版的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中的“四路缠枪”,却只有一 路,缺三路。却同“四散枪”、“粘黏四枪”、“掷摔抢四枪”合称《太极粘 黏卜三枪》。杨式枪谱同武式所传十三枪不同。姚继祖《武式太极拳 全书》,“太极十三枪”,同杨杰的枪谱相同,只有个别枪势顺序不同。 但《武式太极拳全书》中的枪谱缺“整四枪”(或称“掷摔抢四枪”)和 “四路缠枪”。 邢台市不少人以杨杰为师,学习太极拳。虽为著名太极拳师,但 他淡薄名利,从不炫耀自己,深得同道敬佩。他所创办的“邢台市武 式太极拳社”是邢台市较早的武术组织之一王凯(1908.2.2 ~ 1978),回族,邢台市晋祠道人。王凯于1926年 在靛市街密市巷皮袄作坊向王彭年学练武式太极拳。其时有苏绍 堂、刘玉祥、王万庆、张德禄、王德贵等师兄弟。1928年,王凯随王彭年加盟当时的邢台少林会。1930年,少林会 更名国术研究社后,韩钦贤、李集峰先后来邢台传授太极拳,王凯和 陈恩禄递帖于李集峰门下,两人勤学苦练,拳术进步甚大。王•凯练得 一身好功夫,尤以肘上功夫最为突出,20世纪70年代初,曾应弟子之 邀,当即将房内顶梁柱用胳膊磕倒,险些使房顶塌陷。人称“铁胳膊 王凯”。1957年,经邢台市文化馆批准,王凯、王金贵、刘超荣共同成立了 邢台市郝式太极拳研究社,这是邢台解放后成立的第一个民间武术 社团。当时的学员有:陈恩来、崔延文(章保)、赵清海(狗保)、张山 林、谷中华等。1966年又招收王朝岭、高青祥、靳青科、牛勇、石贵林王凯一生以太极拳为最高追求。他立足邢台,传拳授艺。教弟子诲人不倦,传功夫毫无保留;对自己刻意求精,对社会以教拳为乐。 王凯教拳多针对不同需求而有所区别,对体弱者以健身为主,对体健 者则以实战为先。体弱者健壮之后,也授其实战功法。在对弟子传 授套路功法的同时,不忘将所学拳种的源流谱系灌输于心。王凯收 徒有教无类,直到晚年还收了王建军、张建新等众多弟子。

浏览36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