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印珂(1893〜1973),清河县城南前坝营 村人。其父顾文璨。顾印珂16岁开始跟葛顺 成学习武式太极拳,功夫练到10年以上,是葛 顺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在众师兄弟中尤以善 发为长。1926年,33岁的顾印珂随父亲在沈阳 开饭馆。他不忘师训,不管白天干活多累,晚上 和早晨总是坚持练拳。沈阳人此前还从未见过 太极拳。顾家饭馆对面是个茶馆。茶馆内说书 的郭六也是清河人,以说武侠小说见长。茶客中有不少练武之人。其中人称程铁牛的山西人,有隔山打牛的功 夫。郭六常向他问武术方面的事情。因为都是清河人,郭六也三番 五次找顾印珂探问。为了要见点真本事,郭六鼓动程铁牛和顾印珂 动手 1928年的一天,众茶客在程铁牛和郭六的带领下来到了顾家 饭馆。顾文璨对武术很感兴趣,也想看看自己的儿子到底有多大 能耐,马上把桌凳移开,腾出块地方。顽印珂与程铁牛互相抱拳 行礼,随即搭手较量.程铁牛当胸一拳进招,顾印珂略一含胸,一 手黏他来拳,一手打其前胸,一掌之下,程铁牛被打到了街心。其 实,顾印珂只是用了提放之劲,并不会伤及程铁牛内脏,程铁牛爬 起后连声喊好。从此,顾印珂太极好功夫的名声就传遍了沈阳 城。时任张作霖手下东北“剿总”司令的孙行伍酷爱武术。顾、程较 技的事被他得知后,他通过郭六,把顾印珂请到司令部,要拜顾印珂 为师。顾印珂因孙行伍大自己30多岁,坚持不收这个徒弟,郭六出 注意,让孙行伍拜葛顺成为师,顾印珂算代师传艺。事实上,顾印珂 授徒并不是很多,孙行伍是顾印珂1928年收的最有影响力的徒弟。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顾印珂看时局动荡,便离开沈阳,回了清 河老家。孙行伍愤于时局变化,出家当了道人。1932年顼印珂回到沈阳,此番对授徒教拳之事考虑就多了。他 一边在饭馆烙饼,一边筹建拳场。1933年,顾印珂正式在沈阳大西门 开馆授徒,挂起了“清河太极顾”的招牌。武馆一开,学拳的人越来越 多,当时每人每月交3块钱,顾印珂倾心传授。但是从1934年到 1937年间,允许递帖拜师者甚少。

武馆一开,难免有上门切磋者。一有轨电车司机朱六,摔跤从未 遇过对手。他拿3块钱放在桌上,问这拳如何练法。顾印珂练了三 式。朱六不信此拳能打人.,伸手去抓顾印珂的腰带,想把顾印珂举起 来扔出去。顾印珂一塌腰,伸手黏住朱六,往里一带,然后击掌发力, 将其打出丈外有个日本武士,既练柔道也会摔跤,闻听此事,也要与顾印珂”试 试手”。顾印珂坚辞不过,只好试手。顾印珂谦让儿招,日本人不依。 顾印珂便不再客气,对方破绽一露,顾印珂双掌用力,将日本人打到 了门外,趴在马路上动弹不得。有人担心日本人会死,顾印珂则胸有 成竹地说,过一会就会好的。当日本人清醒过来,先是用日语乌里哇 啦叫了一通,又爬到顾印珂面前,伸出大拇指用汉语说:“你地本事大 大地,好好地……1938年,沈阳72家银行联营,巩天民出任联营总经理。联营成 立武术俱乐部,对外称武道会,清一杨式太极拳师傅传授武艺,但是 此人不是巩天民的对手。武道会想另聘高手为师,便通过千山立排 选拔武术教授,千山打擂主官就是正在千山道观修炼的孙行伍。上 午没有一个能战过两轮的,轮到顾印珂已是下午时分。孙行伍在台 上介绍了顾印珂情况,并连喊数遍,问有无上台与顾印珂比武者,无 人应声,顾印珂就这样当上了武道会的教授。

72家银行的大小经理百余人,不光在俱乐部里学拳,还常把顾印 珂接到家中教拳。顾印珂实在忙不过来,便于1938年秋末,从清河 将葛顺成的内弟霍梦魁请到了沈阳,负责武馆教拳,学费也归霍梦魁。顾印珂则专门负责教授公馆弟子们。霍梦魁(1890~ 1962),农民出身,自幼聪明伶俐,会一手好木匠 活。霍梦魁练拳时二目如电,人送外号“二鬼火”。各公馆的经理及 弟子们也有不少到武饵与我梦魁进行交流,对霍梦魁也同样执弟子 礼。 在公馆里教拳,也有不少麻烦事。一位徐经理的内弟是练铁砂 掌的,自以为功夫好,非要动手试试顾印珂的功夫。他一手出掌,顾 印珂拔掌进身,双掌齐出,将其扔出老远。徐家内弟不甘心失败,儿 次欲下死招,无奈武艺不精,实在无法取胜,只好认输。从此以后,顾 印珂再也未蹬徐公饰的门。经过多次与人较冠,顾印珂在沈阳名声 大噪,沈阳人称其为顾老虎,无人敢抵。

从1934年到1944年,顾印珂、霍梦魁授徒数百人,可递帖者为数 层少。有据"查者有巩天民、车向臣、吴海清(清河城西吴庄人)、包 志忠、朱元芳、高云伍、李荃英、贾西林、吴权亭、张文新等。1944年,因家属闹病,顾印珂意欲回乡,霍梦魁一人难以支撑武 馆和公馆之事,二人便一起回到清河老家。二人回到清河后继续教 拳,培养出一大批武术人才,如顾增朋、孙常来、顾士霞、焦连池、顾同 泰等,其中以顾增朋最为出色。1977年,在清河县武术运动会上,顾 增朋表演的武式太极拳,受到一致好评。心1947年,霍梦魁应众弟子之邀,再赴沈阳教拳。武馆设在大北关 火神庙,挂牌为“清河太极霍丁此时的巩天民已是辽宁省副省长。 霍梦魁此番在沈阳得到了同乡本家霍梦贤一家的很大帮助。乂有巩 天民、高云伍等很有名望的老弟子协助,开馆比较顺利。1948年10 月至11月初,霍梦魁携家属暂离沈阳,回到清河老家。11月上旬,沈 阳解放,霍梦魁很快返回,继续其教拳授徒的生涯。

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生产发展很快,经济稳定。设立武馆教拳 的人日益增多。到1950年前,沈阳已有大小28家武馆,但教授武式 太极拳的人仍然只有霍梦魁一家。从1949年到1950年春,先后有 26家武馆的老师在小河沿带徒弟演练,其中有的师傅在徒弟的怂恿下与优梦魁较技,均败于霍梦魁手下。霍梦魁的弟子中那些有头脑、 有影响的人,怕如此下去会遭众多武馆师傅的报复,建议霍梦魁回清 河请人,来沈阳助阵。顾印珂因家务所累,已不能脱身° 1950年麦收 时节,霍梦魁受高云伍、田彩章、李荃英等7人之托,带着这七人所凑 的300块钱,回清河请太极同门阎志高,阎志高(1882 ~ 1961),又名阎云营,也有写 作阎云凝者。其太极武功略逊于葛氏子弟及顾 印珂、郭景森、潘尚义、霍梦魁、杨一桥,但在拳 理和器械方面,阎志高可以说是清河县比较全面 的人物。阎志高长霍梦魁八岁,是郝为真的高 徒。此时,阎志高已是69岁高龄,多年的疝气时 常发作,生活穷困潦倒,身边无人照顾、只靠昔日 弟子接济粮米,以砂锅煮粥度日,生活很是艰难。

闽志高 霍梦魁的到来,使阎志高十分高兴。霍梦魁赠其 百余元,嘱其买些将养补品,另外购置衣服,换换被褥,然后动身。约 月余,阎志高经过将息,体力和精神都得到了较大的恢复,便随霍梦 魁一同到了沈阳。阎志高的到来,使沈阳城“清河三杰”的武林佳话 彪炳青史。阎志高天资聪明,会多种拳术、器械,青年时就参加过不少大规 模的武术比赛。1923年出版的《近今北方健者传》又名《拳勇见闻 录》)中就有阎志高的名字。另有民国年间出版的《太极拳谱》一书对 阎志高等也有记载。其中云:“杨兆清,阎云凝,葛咸宜,梁干卿等午 夜琢磨,考核校正,惟恐理深意奥,不易了解。故再重加赘述,有梁斡卿注走架规则,身法八要须知……。”书中的杨兆清即杨澄甫,阎云凝 即阎志高,葛咸宜即葛顺成,梁干卿也是清河人,系该书主笔。因阎 志高小时患过天花,落下一脸麻子,眼又左斜视,加之脾气古怪,家乡 人称“阎五妖怪”。但阎志高的文才和武功在清河县是出了名的。阎 志高在沈阳小河沿带徒弟练拳时,偶有试手者,总是挨上就双足失 重、身不由己。临场有一气功师带徒练功,运气于身,肚皮一拍,刀砍 枪扎都不怕,并且带着挑衅的语气口出狂言。阎志高用手指向该人 膻中穴轻轻一点,然后往下一拉,在肚子上点了一下,气功师立即脸 色发黄,说不出话来,回去后吐血不止。不得已又找到阎志高,请其 开了几剂药,调理月余,方才痊愈。

阎志高在沈阳授徒12年,弟子数百人,影响较大或有著述者有 陈明洁、刘春、卜荣生、刘钦州、张淑贤、萧玉甫、徐梦久、康国福等 。1961年,阎志高年老体弱,不能继续执教,取道天津回清河。 因浮肿病严重,所带钱物又被小偷所窃,不得已在天津下车,找既 是同乡又是徒弟的张玉海帮忙。因忘记了张玉海的具体地址,只 能强托病体,有时不得不爬行寻访。天津火车站一位姓任的值勤 警察把阎志高安排在海光寺一间小店,经过公安局调集户口核查, 才找到了张玉海。张玉海在天津市十三中学工作,与阎志高感情 颇深。张玉海把阎志高接到家中,将其棉衣拆洗缝制好,又经单位 领导批准,暂借半个月的工资,把阎志高送到当时离清河最近的德 州南的平原火车站。因德州通清河的公路被毁,汽车停运,加之阎 志高病情加重,张玉海不得不将阎志高送到平原县医院救治。因 医治无效而谢世。张玉海既发电报又捎信给阎姓晚辈阎长道,阎 长法、言明阎志高已病故。阎长道、阎长法二人用太平车将阎志高 灵柩推回清河安葬。等魂1963年初,霍梦魁病逝于沈阳。

浏览73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