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学中的修德、振兵、治气,是中国武家立世的三大基本支柱。其中,修德 的根本理念就是“团结、凝聚、抱团”。对大多数的人来讲,奋斗、攻守、作战、打天下 的时候,都在武家三大根本理念的支撑下,基本都能做到武家攻守作战所必须的三 个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行动。但在获得、拥有、享受、坐天下的时候,都 在武家三大根本理念淡化下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诱惑下,基本都做不到武家攻 守作战所必须的三个统一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因为,武家三和(和平、和 谐、和睦)社会的发展即传统盛世的发展,是以人民的幸福程度即经济发达程度来 衡量的。其实武的根本目标,也就是为了止戈即制止滥杀无辜,其根本任务就是为 人民的幸福安康保驾护航。古今所有用武的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通过攻守来争取 自己过上美好而幸福的生活。也就是说,以经济为基础的三和社会发展,其以武为 根本的政治必须由阳转阴,在阴暗里得以快速、高效、尖端的发展。自然武家的三大 根本理念在唯利是图、讲本求利、等价交换等经济三大天性的冲击下,必然会被淡 化。但谁能做到不淡化,那将是非常了不起的,自然丰衣足食、繁荣富强。古往今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团结就是力量,不团结再厉害、再富裕、再能干也难 成大器。在复杂多变、高深莫测、千奇百怪的人类社会斗争中,团结永远是胜利之 本,只有加强团结,才能增强战斗力。只有全民皆兵,才能在人类社会斗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虽然说,全民皆兵性的三元体制即一元化领导,一元化统配,一元化指挥体 制与经济体制相对而立,所有民众的思想只有一个、认识只有一个、目标只有一个。 对待所有问题只有两个选择,即不是左就是右,其态度自然是极端化的,不是敌人, 就是朋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是战乱时期所必须恪守的一元学说和两仪学说.是人类战斗力增强的两大基本学说,由此也决定了战争最终胜利的所属。但是,当 战争结束社会进入三和时期之后,就必须马上解除以一元学说和两仪学说为指针 的现实,使其进入阴性的高度生发时期,为人类社会的三和保驾护航。三、保存实力,粮草为先在战乱时期武家保存实力的重中之重,就是粮食,这便是“深挖洞,广积粮。兵 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根本所在。古往今来中国武家一直恪守着“民以食为天,武以粮为贵,战以粮为先”的人类 生存大道,是人道主义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根本。所以说,无论何时何 地,尤其在战乱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粮食的仓储掌控,自己有粮食才会有自 己的人,有自己的人才会有自己的将帅、自己的人才,自己的战士,才能面对任何事 情而坦然处置。所谓自己的人,是指武家在攻杀战守中能够和自己一道、并肩、联合与敌人进 行搏打厮杀、攻杀战守、浴血拼杀、生死较量的人,是在攻杀战守中操控局面、指挥 战斗、领兵打仗的人,是和自己志同道合、同病相怜、一个阶级的人,是三杀的执行 者、运作者、传教(政委、指导员、教导员)者,是支撑自己团体、党派、国家的真正栋 梁。对任何团体、党派、国家来讲,这些武家人士比什么都重要,都是以干部培训I、轮 训I、集训的名誉加以超重点保护训教的。因为,他们一个人能顶几十个人、几百个 人、几千个人,甚至几万个人。所谓粮草是指自己作战所必须的粮食、草料、军需物品,兵马是指自己作战所 必须的将帅、干部、兵马、器械、枪支、弹药。人类生存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 地、何种情况,兵马粮草都是第一性的,无论是谁只要能恪守生存第一,拳脚第一, 器械第一,枪杆子第一,弹药第一,就会在战乱突如其来的时候立于不败之地。四、合理应对,全民皆兵战乱时期的合理应对是攻守的关键,现实中有人会把坏的打斗变成好的打斗, 但也有人会把好的打斗变成坏的打斗。究其根本在于一个人是否完整系统地学过 中国武术,如果完整系统地学过中国武术,就会在防守辨证、攻守理论、作战修德中 懂得.什么样的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法,什么样的格局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攻 守模式,什么样的攻守性质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制裁手段。因为,如何使坏事变成好 事、如何使危害变成利益、如何使疯狂变成经验、如何使暴力变成教训、如何使犯罪 变成沉痛,就是中国武术防守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其基本章法就在中国武家的应 策、对策、计策、战策、策动、策反、策划、策略之中。中国武家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永远 不敢低估老百姓的力量,故全民皆兵是战乱时期获得最终胜利的根本保障。但全民 皆兵绝不是大家只打仗而不学习、不科研、不种田、不干活、不劳动,而只是全民一体、一统、一道而已,而一统的应对智力、生存能力、作战能力是最为强大而无与伦 比的。因为,全民所说的就是最现实、最潮流、最靠谱的,全民所希望的就是最有价 值、最有人气、最得民心的,全民所做的就是非做不可、民族所追求、百姓所关注的。 中国武家认为:“得道则多助,失道则寡助。正道则永驻,邪道则短出。善道则多福, 恶道则寡祸。”并认为:“说话乃现实所明,谈话乃真理所确,谈心乃沟通之首,交流 乃了解之需,聊天乃友谊之主,讨论乃出新之要”。五、政工为上,防变为首中国武家认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所以说,以干部集 干部培训、干部政训所形成的干部团,就是任何一个强大团体不朽、不变、不败 的梁柱性支撑他们政治素质过硬、攻守业务娴熟、工作作风强悍不仅完全能够做 到以一当百,还能毫不犹豫地支撑一片天,更能为自己的核心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物资、精神。中国武家认为:“人活一口气,武争一念成。人成一股劲,武胜一意勇。”也就是 说,政治工作到位不到位、适时不适时、应巧不应巧是决定攻守三杀胜败的决定性 因素。因为,纵观古今战事,战败的关键不是真的战败,而大多数是因为投降、变节、 倒戈所形成的。所以说,永远不可低估“政工为上,防变为首”在中国武事中的重要 地位。既变防绝是指中国武家如果在防守上不到位,使得动乱、造反、侵略难以把控 而越发不可收拾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坚决、高度、顽强地防止自己被敌人所灭绝 即被对手所赶尽杀绝,这是武家防守策略的第三道防线,是所有中华儿女责无旁贷 的天职。如果说,作为一个人连如此的防守策略都做不好,那留给自己的就是落后、 挨打、灭亡,也就不是炎黄子孙的武家正道了,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武术爱好者。因为 其根本就没有得到中国武术知识的系统支撑。一、既变防绝认知在中国武学的防守设计中,既变防绝是防守设计的最后一道关。其根本内涵就 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际歌》的歌词一样,是人类最后的斗争。中国武家认 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滴滴之水可以穿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绝万事 终、一死万事休。”所以说,必须把生存第一始终放在所有一切的首要位置上来,必 须扩大自己的受害范围、利益范畴、作战能力,减少自己的对立范围、打击范畴、野 蛮行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一切可耻的背道行径,打造好自己的与民 同乐、同生、同死,捍卫好自己的攻守、生存、胜利果实。也就是说,局势既然恶变就 的做好方方面面防止绝杀、灭绝、绝后的工作,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大乱突变 后对自己方方面面的侵害、毁灭、剿杀。中国武家在长期与冤家、对手、敌人作坚决 斗争的实践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有关既变防绝的经验和方法,还创造了极为丰富 的有关以弱胜强的经验和手段。在三和的富裕生活中,人总会觉得动乱、恐怖、战争、掠夺、制裁、奴役会离的很 远很远。其实,在人类错综复杂的社会斗争中,一切都会突如其来的,尤其是动乱、 恐怖、战争、掠夺、制裁、奴役会更显得更加突然。所以说,居安思危、共同进步、同步 发展是既变防绝的集大成,是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根本理念所在。也就是说,享福、 受罪、同生、共死、贫穷、富贵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所以那些极度自私、自利、 自我的人,无亲、无爱、无恩的东西,在与狼共舞的时候,再显英雄本色,也不是狼的 对手,更不用说狮子老虎,根本就谈不上与高级动物主宰之人的斗争,而这个人绝 不是一个人,而是武家修德之下的人类共同体。防患于未然是武家、炎黄子孙乃至人类所必须始终拥有的止戈防守理念,就像 炎黄子孙的练武一样,就其实质是攻守打造,但现实是锻炼身体,内涵是延年益寿, 理想是长生不老。也就是说,作为动物尤其是错综复杂、聪明绝顶、随机应变的人, 必须把防守、自我、攻杀的本领打造好,已做好在突如其来之三杀中的有备无患,否 则就会在突如其来之三杀中吃亏、惨痛、死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现实。 比如,自己发生了恶变,如果不能及时抵抗、对峙、平息,敌人就会长驱直入,迅速占 领、控制、处置你所有的一切,从而使敌情愈来愈难以克制,当然对抗起来也就更加 困难了。因此,在抗击敌人的过程中,首先自己必须地拥有一定的武术、武学、武哲 知识,掌握冲突发生发展的现状、规律以及发展途径,从而进行有效的内律、外在的 遏制、攻守技艺的全面崛起,才有可能应对敌人蓄谋已久的攻击或自己内部的叛 变。故中国武学家说:“见敌之变,则知变当来之于我,故先整内奸、兴武于上下,而 安邦定国,抗击侵略,反击来犯,令敌之邪而收敛,而解体,而毁灭”。这就是既变防 绝思想的具体体现。

浏览37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