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重工是世界著名的企业,2003年9月13日,在日本武道馆举行的第 47届全三菱武道大会,有1500名员工参加,武道大会先于9月7日进行弓道 比赛,然后13日有剑道、柔道、空手道等比赛。名古屋航空宇宙公司获得柔道 团体冠军,东京海上获得剑道团体冠军。比赛间还穿插着剑道、柔道、空手道、 居合道、杖道等名师演武。三菱重工企业创立人曾经在自己的住宅建立剑道 道场,称为“思齐馆”,提倡“养和的精神",通过武道继承传统、加强企业团结。 在经济衰退和提倡节约的社会背景下,2003年三菱重工还是不惜重金,建设了新的武道道场。②此外,如富士、八幡时代等大公司,也在探讨工作与运动两不误的途径。 在全日本实业团体第50届柔道赛中,先后获得29届团体冠军的新日铁公司, 他们将参加竞赛的运动员的工作只分在上午8点到下午2点,下午训练二三 个小时,一个月保持一周时间集训或是出外比赛。这样,选手工作也耽误不 了,到运动生涯结束退役后,还能具备正式员工的能力。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公 司拥有惠本裕子、上野雅惠等奥运会柔道冠军,也采用训练工作两不误的方 式,通过奥运会冠军的特殊影响,促进保险业务的开展,事实证明了奥运会冠 军在工作中也出色。这样大企业中不仅有作为运动员的特别“契约社员”,还 有能够胜任公司业务的正式社员的运动员。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现在大 企业在运动竞赛中投入的经费有减少的趋势,一些企业也关闭自己单位的运 动俱乐部,但是由于柔道、剑道在日本基础深厚,2003年,全日本实业团体柔三个公司都用日语片假名标注,没有相应的中文对译,权且保留原样。《武道>)2003年第11期°道大会还有111个企业参加,比上年增加了 4个参加队伍。正是有这样的社 会与企业的背景,日本武道发展才一直持续着。
四、小结
战后在美国占领军的领导下,日本采取民主改造与和平建设的国策,特别 是采用了放弃战争的国策,放弃庞大的军费开支,一心建设经济大国,日本国 民发挥了勤劳智慧、克己自尊、善于学习、善于钻研、认真细致的优良传统,加 上良好国际环境恩泽,不到20年时间,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得到世界的瞩目,而 日本武道作为日本传统精神的象征也倍受注意。战后民主主义的社会环境 中,日本武道的发展是多元而繁荣的。战后日本武道发展迅速,主要是民众对武道精神向往的心理情结。日 本人善于因时而变的运营方式,也是战后日本武道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柔道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率先以体育竞技的形式得到发展,在东京奥运 会上达到高峰。剑道作为保守传统的武道,特别强调精神修养的价值,在政治 界、经济界、实业界拥有广泛的基础。依靠电视媒介大力宣传,空手道在战后 也迅速普及到世界各地。有以中老年人和妇女为参与主体的,主张“和”的合 气道,也有追求“真、善、美”精神内涵的弓道,有以女生为主体的蘸刀,也有新 兴的日本少林寺拳法。日本武道馆“促”而不“统”,多元的、宽松的环境,让各 种武道以“武”作为内容,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多种的组织经营方式,借助经济 发展,普及到社会的各阶层,传播到世界各国。议员武道联盟、日本武道馆和武道协议会,是日本武道发展的推动机 构,他们通过议员来影响政府,对武道发展起到决策作用。九个武道联盟,是 武道发展的骨干力量,它们独立开展教练员培训、开设各类武道教室、举办各 层次的武道比赛大会,为武道发展构建了舞台,是日本武道普及和国际传播的 中坚力量。日本武道的基础在学校,大中学校的武道课程和学校武道俱乐部 培养了大批的武道爱好者与实践者。日本企业界为武道注入强有力的支持。 国家通过“运动振兴计划”也给武道发展提供了政策与物资的支持。3-战后日本武道虽然是多元价值、多种经营,但是依然重视教育作用,强 调“身心一如”,强调睿智的头脑寓于健全的身体之中。日本武道以两人对抗 作为主要的形式,在两人激烈紧张的相搏中,培养尊重对手、克己自制、培养勇 气、培养体谅弱者之心,培养身心健全的能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日本人。日 本武道的“形”,则是辅助练习的重要形式,是武道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载体。日本武道在战后获得迅速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到顶峰,但 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社会风尚趋于颓废,这种 社会环境对武道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一方面日本人口减少,影响了参加武道活 动的人数;另一方面,武道成为一种竞技项目,金牌至上生存观也影响了武道 的教育价值。而且欧美一些国家在开展日本武道运动过程中,对日本武道理 念的理解,在武道竞赛实力上、国际武道活动组织中话语权等方面,也对日本 武道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日本武道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武道人口减少
武道人口下降有两个原因,一是日本青少年人口绝对数下降,二是参加武 道运动的青少年转向其他运动项目。
浏览3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