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在讲道馆柔道创立纪念会上,嘉纳治五郎又发表如下讲话:“去 年,我巡视了欧洲各国柔道运动,我深信柔道在欧洲普及是可能的,我相信柔 道的世界联盟组织一定会成立的。如果按今年预定,在11月前能够顺利走访 各国,大约在欧洲主要国家之间关于建立联盟的协商能够达成。顺利的话,不 用等到再次去欧洲,用书信来往就可以解决了。”①20世纪30年代,已经开始 筹备成立柔道国际联合会,但是由于嘉纳治五郎本人突然于1938年逝世,又 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所以一直到1951年,国际柔道联盟才正式成立。但 是可以认为,是嘉纳治五郎打下成功的基础。日本柔道的理念,已经被欧洲许 多国家所接受,柔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普及,技术体系与竞赛方式已经相 当规范,柔道国际组织已经基本形成,所以在和平的社会环境下,柔道国际联 合会的成立是水到渠成的。

五、小结


  1. 从体育学的角度来论,讲道馆柔道的成功实现了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 的转型,为亚洲传统体育向现代的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什么是向现代体 育转型? “按照现代理论,就是体育化(sportization),也是现代体育形成的过 程。就世界范围而言,体育化于17—18世纪首先在英国启动,19世纪中后期 达到高潮,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悉的体育基本形态与格局。体育化概括起来 就是将传统社会的休闲娱乐身体活动进行人本、规范、组织、普及四方面的改 革与创新,使之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人本化:以人为目的,通过身体活动,促 进人自身的发展。体育人本化设定了现代体育基本的人文原则,如:健康、奋 进、友谊、公平、公正等。规范化:按照人本化原则,规范体育的硬、软控制,使之 服务于人文目标。规范化是体育交流的需要,也是全民体育的前提。组织化:现 代体育的目标确立,规则制定,活动实施,需要有现代的体育组织。普及化:现代 体育以全体公民为目标群体,需要在全社会开展,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育进 入学校,进入人人共享的社会教育系统”。②嘉纳治五郎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 基本完成了传统柔术的体育化的过程。嘉纳治五郎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四个 方面的转变,但他用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本化:是将柔道作为教育的手段,尾形敬史等:《竞技柔道的国际化》,东京:不昧堂1998年版,第16页。北京体育大学任海教授2010年4月在福州森林公园举行的“福建省飞龙武术、搏 击、健身俱乐部两周年庆暨中国武术发展民间论坛”上发言。这是讲道馆的旗帜,从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促进人自身的发展。规范化:将传 统柔道技术归纳为“42教”,规定了竞赛规则,规定了段位制度,规范了学习制 度,确立了一整套教学法。还有大型道场的建设与规范,有软有硬。组织化:遍 布全国的分馆、有段者会、各类竞赛。普及化:各地讲道馆分馆、大学俱乐部、中 学正式课程、军队、警察系统的柔道普及等。早期就将柔道推向欧美各国。1923 年嘉纳治五郎就设立女子部与幼年部,将柔道普及推向女子与幼儿教育中。嘉纳治五郎是一个时代的人物。讲道馆的成功也是时代的产物。嘉 纳治五郎生在江户幕府的末期,是明治、大正、昭和前期日本知识人中的杰出 代表。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他在自己的领域中把握了这个时 代的脉搏。这个时代至少有四种因素促成了嘉纳治五郎讲道馆的成功:第一 是武艺发展的空间。日本传统武术中,剑道一直是诸艺之首,但是随着“废刀 令”的颁布,武士不能带刀,一段时间剑道急剧衰落。原先在各种武技中地位 较低的柔术成了简便易行的武术,这为柔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时间与空间的 便利。第二是社会崇尚体育锻炼的作用。明治维新初期,脱亚入欧风气正浓 时,日本人当时自卑感特别强,有人提出必须彻底改变民族劣根性,才能真正 强大与欧美并肩。他们一方面鼓励衣、食、住、行全部模仿欧美,如在饮食上吃 牛肉、喝牛奶等等,他们还提倡当时在日本还不流行的体育训练。他们认为智 育、德育的发展和人的身心状况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必须借体育之力才能奏 效。另一方面,从人种改变论出发,提倡与欧洲人通婚。①嘉纳治五郎改造传 统的柔术,摒弃了不利于健康的内容,将柔道作为体育锻炼手段,作为提高国 民体质的途径。在提倡改造国民体质的明治初期社会风潮中,是适应时代潮 流的。第三是民族自尊的作用。1895年的甲午战争,1905年日俄战争,两次 对外战争的胜利中,日本人的民族自卑感迅速消失,民族自尊心上升,开始对 本民族的传统重视,嘉纳治五郎的讲道馆柔道作为日本文化也受到重视,这个 时期参加讲道馆的人迅速增加。第四是军政界人物的影响。讲道馆的发展一 直有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军政界,讲道馆的后援会中有一批军界、政界与 企业界要人。1934年,嘉纳治五郎曾经应邀参加一次入阁庆祝会,日本政府 新内阁有三个大臣曾经在讲道馆练习过柔道。这些也是加速讲道馆柔道的发①福泽谕吉的门生、企业家高桥义雄于1884年出版《日本人种改良论》一书,其中第 五章《通婚之事》提到,“和优等人种通婚会给劣等人种带来许多好处,,欧洲人人高、体壮、 头大聪明与欧洲人通婚不会丧失爱国心,正如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一样”,"于公于私 都是为了提高遗传能力,日本人别再犹豫了,赶快寻求良缘和西方人通婚吧!”见南博:《日 本人论——从明治到今天》,东京••岩波书店2006年版,第31页。展因素之一。嘉纳治五郎所处的社会环境赋予他许多机遇,他紧紧地抓住了 这些机遇,他于小寓大,将传统的柔术改造成为当时社会所适应的柔道。嘉纳治五郎曾希望有和平的世界,也曾为世界各国之间的理解与交流作 了积极的努力。他是有感恩之心的日本人,他感受到日本从世界各国的文明 中得到帮助,应该将日本文化精品的柔道反馈给为日本带来进步的世界其他 民族。他与中国有很多的交往,他的教育思想和他所主政的东京高等师范专 科学校培育了许多中国学生,这批人影响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但他是属于 日本的,柔道的创立是根基于日本土地和那个时代的。中国传统武术向现代社会转型中,也曾经有过需要振奋民族精神、抵御外 侮的时期,梁启超曾经大声疾呼《中国武士道》,民国军界著名人物张之江曾实 践着“武术救国”。但是,我们没有像嘉纳治五郎这样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 兼体育家,中国武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没有建立起讲道馆柔道这样完善 的技术与教育体系,也没有像嘉纳治五郎那样拥有数以万计门生的武术家。 20世纪初,中国有一批独立思考、独立见解的传统武术家和体育教育家,由于 他们所面临的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限定了他们才能的发挥,他们没有机会对 中国武术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有一些局部的改革并没有留下持续的影响。嘉纳治五郎的成功还在于个人的素养。嘉纳治五郎作为日本优秀知 识人,东京大学的教育背景、国际奥委会委员的身份、27年大学校长、贵族院 议员、12次国外考察的阅历与交流,他的眼界是开阔的。“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作为当时国际教育界的共识,被嘉纳治五郎引进柔道教育,当时欧洲的 合理主义、效率主义盛行,嘉纳治五郎的柔道改革从“以柔克刚”、“以小胜大" 提升到“最有效地使用身心之力”到后来精简为“精力善用”,就是吸收了“合 理,,和,,效率,,的思想。当时英国边沁(1748—1832)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非常 大,边沁的“为最广大的幸福就是'善'”的思想,与嘉纳治五郎提出的“自他共 荣”是一致的。嘉纳治五郎在对日本社会的考察与欧洲的考察中,意识到国际 社会并没有认同日本,日本要求发展,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必须减少 冲突与摩擦,自己发展的同时帮助别人共同进步才能共赢。这些观念的哲学 式提升,是嘉纳治五郎基于日本传统体育文化的实践,再与欧洲思想碰撞所产 生的火花。所以他将柔道作为“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实践并取得成 功,他的“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柔道的哲学理念得到广泛的共鸣。


浏览41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