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末年,日本柔术有179个流派①。如何整理各流派的技术?器纳治 五郎立足于简约与贯通。简约就是去繁就简,贯通就是提升出原理。他先后 从两位“天神杨真流”的老师学习柔术,这个流派的柔术以“形”的练习为主,实 战动作是以反关节控制,绞压为主。后来跟“起倒流”的饭久保恒年学习,则是 另外一种风格,起倒流以两人的互投(摔)为主,摔的技巧很丰富。嘉纳治五郎 通过比较“天神真杨流”与“起倒流”认为:从两个流派的优点中,就可以总结出 许多技术的要点,这些要点还可以对人的精神修养、社会生活产生启迪,如果 将更多流派的长处综合起来,就是一套丰富而圆满的技术体系,所以他十分注 重在技术上博采众长。嘉纳治五郎先后参照了大量日本武术的典籍,在他的藏书中,有天神真杨 流、起倒流、杨心流、关口流、堤宝山流、三浦流、汲心流、直信流、制刚流、梦想 流、定善流、气乐流、不迁流、灌心流等柔术流派的传书,还有马术、剑术、弓术、 相扑等典籍的手抄传本。②明治维新初期,日本社会全面欧化,在江户年间视为珍宝的武家秘籍, 到明治时,在旧书店可以随便买到。嘉纳治五郎是东京大学的毕业生,却彬 彬有礼,对已经不被社会看好的柔术家很尊重,一些柔术名家很愿意将自己 武术方面的心得无偿地传授给他,这也是他在柔术技术方面快速进步的原 因之一。嘉纳治五郎对传统的柔术进行整理时,首先是提取能有效地摔倒对手,或 是在榻榻米上控制住对手的动作。第二是注意柔道的“体育”功能,一切不利 于身体健康的动作与方法都舍弃。比如原来“天神真杨流”柔术中有掰对方手 指头的动作,还有一些容易产生伤害事故的挤压动作,经过整理后,这些动 作一部分保留在“古之式”的“形”中。在讲道馆平常乱取的练习中,一律不 采用。嘉纳治五郎将传统的柔术技术整理为三大类:投技、固技、当身技。“投 技”,分为两种五大类。两种:“立投”、“舍身投”。“固技”分为“抑技”、“绞技” 与“关节技”三种。“当身技”,分为手技与腿技两大类。如图4-13:1895年,为了便于教学,又将“投”的技术分为五教,共42本。③当时制定 讲道馆柔道五教技术的时候,嘉纳治五郎与横山作次郎、山下义韶、永冈秀一


  • 二木谦一等:《日本史小百科——武道》,东京:东京堂1999年版,第128页。

  • 松本芳三:《柔道指导手册》,东京:大修馆书店1974年版,第3页。

  • 根据2007年资料,现行日本讲道馆柔道的技术有所改进,投技归纳为67本,固技 29本,主要在“乱取”教学中应用。形也整理成8部分。


(■手技(以手的别、抄、拉为主的摔法)



































































































腰技(贴近对手身体后,靠腰的顶、撞、挤为主的摔法)

 

"手技 < 拳(上架、下格、横格、横打、直冲等)

'手刀(切下、斜打)






















 

'足技V跖头当(前脚掌为着力点,有前弹腿、斜弹腿、高弹腿)

I踵当(以脚后跟为着力点,后蹬、侧踹等讲道馆柔道技术体系图

等人研究讨论后进行动作的选择,以讲道馆在教学指导中应用的投技作为基 础,再参考传统各流派的各种投技,还将危险的动作、在实际中不奏效的技法剔除掉。①

第一教:膝车、支钓、足迅、浮腰、大外刈、出足扒、横落。

第二教:隅落、大腰、小外刈、腰车、背负投、巴投、谷落。

第三教:送足扒、扒腰、后腰、里投、内股、带落、跳腰。

第四教:浮落、浮技、抱分、肩车、引返、外卷迅、钓腰、移腰、大外落、俵 返。

第五教:横车、横分、内卷迅、小内刈、足车、背负落、横挂、扒钓以足、山岚、 大外车、钓迅腰。

讲道馆初期,特别是奠定了讲道馆柔道在日本众多柔术流派中权威地位 的各种形式的比试中,嘉纳治五郎的学生们所应用的投(摔)法并不多,主要在 于对“投”的技术的熟练。正如中国武术所强调的“千招会不如一招熟”的道理 一样。1888年(明治21年)在日本警视厅举行的大比武中,讲道馆弟子们所 用的动作主要是足扒、小内刈、膝车、大内刈、返技。在“富士见町时代”(指讲 道馆本部在富士见町期间)经常练习与在比试中用的动作是背负投、浮腰、膝 车、巴投、大外刈、里投、袈裟固、上四方固、小外刈、大腰、内股、后腰。嘉纳治 五郎的学生在与不同对手的比赛中,变化自在地应用这些动作,表现出非常强 大的应变能力与实战能力。嘉纳治五郎整理传统技术最成功之处,在于总结出技术的原理就是贯通, 将众多的摔法归结在“作”、“崩”、“挂”和“自然体”中。“作”,就是主动拉、推或 借对方之力使对手身体出现不安定;不安定就容易失去重心,即“崩”;“挂”,是 日本汉字,可以译为“实施"或“做”,在对手被“崩",即失去平衡的瞬间,顺着对 手重心倾斜的方向“挂”.即施招,就可轻松将对手摔倒。所有“投技”都要遵循 这个原理才能取得好效果。“自然体”就是以“中正自然”的姿势,以不变应万 变,不论对手的攻击从正面还是侧面来,不论是从左还是右边加力,始终以自然体的姿态迎战。“作”、“崩”、“挂”和“自然体”四点是提纲挈领式的总结,是 一个由博返约的结果,是对基本原理的提炼与应用。在明治时期,没有一个柔 术家在这方面可以与嘉纳治五郎相伯仲的。①1920年,以嘉纳治五郎为主,山下义韶、永冈秀一、三船久藏等人参加,对讲道馆柔道的投技进行了重新整理称为“新五教”。

(二)以乱取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尽管嘉纳治五郎将柔道作为一种哲学,作为青年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培养途径,但是柔道首先是一种徒手的格斗术,没有实力就不能说服人,也不 能吸引人。嘉纳治五郎本身学习柔术的初衷,也是为了掌握有效的格斗技术, 改变个子小被欺负的现实。嘉纳治五郎的讲道馆能够在短时间中取得成功, 在众多流派的比试中脱颖而出,讲道馆是以实力来说话的。讲道馆在短时期 中表现出超凡的实力,关键在于嘉纳治五郎采用最合理的教学形式。在教学组织上,嘉纳治五郎采取了四种形式:乱取、形、讲义、问答。又以 乱取为主要形式。乱取与形,从江户时期开始就是日本武术主要的表现形式 了。“乱取”按中国徒手武术的术语,就是散打,不按固定模式来。散打用的是 踢、打、快摔综合的技术,柔道的“乱取”也是不按“套路”规定,两人进行自由摔 法对抗。嘉纳治五郎的教学,就是以“乱取”的练习开始,以“乱取”为主。嘉纳治五郎认为,要达到良好的“乱取”的效果,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基本姿势是“自然体”,这种姿势最容易变化又不易疲劳,可以应对来自四面八 方的攻击,乱取练习双方都是以这种姿势相对。二是将投技作为技术的重点。 投技动作丰富,变化多。乱取不限于投技,固技也不能忽视,但是对没有足够 时间的练习者来说,无法做到精通所有柔道技术时,应该以投技作为练习的主要内容。三是乱取是攻防的练习,就要有实战的心理准备。不论对手何时、何 处、用何种方法进攻,都要有充分的应战能力。四是作为技术学习的顺序,应该先练习站立式的投技,接着是寝技,最后是投技、固技全面发展。以乱取为中心的练习法,是讲道馆柔道在短时间内,战胜传统柔术的最大 原因。敏捷、快速、自在的攻防转换对抗才能体现出柔道的精粹,才能品味到 柔道的真谛。“乱取”是培养临机应变能力的,在变化的、激烈的对抗中掌握护身的方法,锻炼心理、体能。形,用中国武术的术语说,就是两人对练套路,即两人按约定的攻防顺序进行练习。形的动作都是按前人总结的格斗动作,短少精确,让学习者按部就班、一招一式地演练。嘉纳治五郎认为“形”与“乱取”不可偏废,光练习“乱取”,不能掌握全面的 攻防技巧,技术精巧也难于达到,强调形的练习是因为乱取练习受到场地、两人的实力水平、服装等限制。而形则是“无论何时、何地、老少皆宜”。反之,光 练习“形”,如果对手不按固定方法进攻,你也就无法应对,所以两者必须结合。 用读书来比喻,“形”是知文法,“乱取”是作文章。

浏览44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