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文法,并不一定能做出好文章。所以不仅练习文法(形),也要在乱取中练 习临机应变能力,两者一定要说哪个重要,显然是后者。而且,比起“形”的练 习,因为“乱取”是对抗的,所以趣味性更高,在变化多端的练习中不容易让人 感到厌倦。讲道馆现在的“形”,一部分继承了天神真杨流、起倒流的传统,一部分是 嘉纳治五郎自己与学生一起编纂的。编纂的过程是经过严谨比较、扬弃的,比 如天神真扬流的“形”,有的是在对方穿盔甲的状态下的捕缚,有的是在穿宽大 的和服状态下拧抓动作,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实用了,就舍去。讲道馆柔道技术中“形”分为如下8类:投之形:有15本。(从手技、腰技、足技、真舍身技、横舍身技各选3个组合) 固之形:有15本。(从抑技、绞技、关节技中各选5个组合动作)柔之形:最初是10本,后来增加到15本,类似体操化的柔道动作,从柔软 缓慢的动作中体会摔法的运用和防守。着眼于不论场所、服装、男女老少都可 以接受的形。刚之形:相对于柔之形而编的,动作显得有力量极之形:是实战的形,在坐姿或站立的状态下,应付对手不同的攻击,用投 技、固技、当身技防守反击。古式的形:是嘉纳治五郎从起倒流柔术中继承的,有表14本,里7本。精力善用国民体育之形:类似于拳术操,可以单练,也可以对练。嘉纳治五郎说:形的练习,可以根据目的来选择。如果侧重于格斗胜负, 则练“极之形”,如果以体育为目的,特别是以美的情操培养为目的,则练习“古 式之形”、“柔之形”。这些“形”目前在讲道馆柔道中仍被保留,主要在升段时要考核,升段者必 须掌握“形气笔者2007年1月在东京讲道馆观摩“开镜式”时,“柔之形”的演 示由两位分别为六段、七段的女子选手进行,就像将摔的动作,放慢演示,动作 做得相当充分,可以清楚看出摔的动作线路,攻与防交待得非常清楚。演练近 于电影的慢镜头。讲义:集中一小段时间,就柔道的原理进行分析,特别是从柔道练习中领 悟到的最有效地使用心身之力的原理,并将该原理如何应用到现实社会生活 中,如何为社会的发展、世界的和谐作出贡献,有时甚至结合国际形势和社会 的现实生活例子,进行特别地解说。①① 参见本章“重视仪式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的内容。问答:嘉纳治五郎跟福田八之助学习天神真杨流时,曾经大胆就一个动作 三次向老师提问,手怎么抓,脚如何移,腰怎么转。第一次老师只是"来”一声, 将他摔了一跤,他马上起来再问,又是一摔。第三次再问,老师说,不要问这 些,只要摔的次数达到就会了。可能老师无法言说,只要求弟子跟着练。嘉纳 治五郎并不否认实践对掌握动作的重要性,但他感受到这种教授方法的缺陷, 那时就决心将来自己教学生时,要用语言来解说,要用原理来解释动作。所以 他注重在教学与练习中解答学生的疑问。无疑,这样的态度与教学方法,在当 时以“形”为中心,以跟着练为主体的日本柔术界中是先进的,而且是有效的讲道馆初期,教学有四方面的特点:一是根据体育、胜负、修心三个目的, 确立了以投技为主、寝(固)技为辅的技术发展方向,这种导向使讲道馆的“投 技”达到高度精妙的水平,堪称独步古今东西。开创时间不长的讲道馆柔道以 投技的出类拔萃,压倒全日本其他各柔术流派,取得了统一日本柔术界的作 用。投技,以进攻的摔技与防守反摔作为技术的主轴。二是在裁判的判定方面,鼓励投技的运用。为了让学员在比赛中掌握投 技的技巧,讲道馆比赛规则第12条规定,比赛者如中初段以下,投的技术占七 成或八成,固技占二成或三成。中初段以上,投的比重是六成或七成,固技是 三成或四成为适当。如果一方在比赛时,不按规则使用动作,想要用消极的手 段逃避投技或固技,则裁判员要劝告他,劝告无效,必须依照裁判定出的方式 决出胜负。以规则限定来鼓励学员大胆使用投的技术。从技术结构看,从投 技的成熟过渡到固技的掌握荣容易,如果先修行固技,再学习投技就比较困难“三是强调投技从“自然福”(图4-16)开始,在轻巧敏捷的“乱取”练习中, 同时注重能加深对技法理解的“投之形”的练习,“乱取”与“形”并行练习,让学 生掌握丰富的投的技巧。四是改善了用于练习的柔道衣。讲道馆初创时,上衣是宽袖,长度只到肘 部,裤子也是短的,只及膝盖。1911年(明治44年),吸收了西服的长处,改成 现在的样式,这样,练习者肘膝部受伤减少了,服装比较得体,品位也提高了, 还便于防守与进攻动作的使用。①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建立在老师对学生的“爱”心上,以爱来感染学生。 嘉纳治五郎在讲道馆开创初期,就懂得只有通过非常的“爱”来感动学生,才能留 住学生。讲道馆开办的第二年,没有专用练习道场,只能借一个仓库做道场。他 自己说:“在柔术相当衰退的时代,自己又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缺乏资历的文学① 嘉纳先生传记编撰会:《嘉纳治五郎》,大阪布井书房1964年10月版,第360页。
士,不来向你学习也是理所当 然的。”所以“偶尔有人来,一定 要认真地对待,不能让他厌倦, 让他愿意跟你继续学习下去。”当时作为道场的仓库大约 只有十叠,四角还露出柱子,学 生中也有力气大非常猛的人, 练习起来在场地中横冲直撞。 如果不小心撞到柱子受伤,则 不仅是对受伤的学生过意不 去,还可能从此就没有学生再 来了。为了让学生在猛烈的练 习中有足够的安全,嘉纳治五 郎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也是 煞费苦心的。在讲道馆初期,星期天从 早上七点到正午,下午三点到 七点,学生什么时段来都可以, 单个学生练习的时间不长,但 对老师而言,总时间耗得很长。 尤其是冬天的早晨,七八点光 景,寒气逼人,一直等着也不知 有没有人来,是非常难受的。当时嘉纳治五郎的助手是西乡四郎,嘉纳治五郎 有事就让西乡四郎在七点钟先到道场,自己后面来。这样,西乡四郎在道场一 边忍耐着寒冷,孤零零等待着可能来练习的人。嘉纳治五郎与西乡一起在等 学员时,就两个人一边等学生一边自己练习,想以这种运动身体的方式来抵御 寒冷。刚开始时,西乡四郎水平还低,两人对摔,嘉纳治五郎还没有热开身,西 乡四郎已经累得练不动了,好几次,一本又一本地摔,还是热不起来,只好拖着 被冻僵的双脚停止练习了。第二年教学地点移到“上二番町”,道场仍然是非 常得狭窄,拆走一个柜子才达到十叠左右,而且这个道场还兼作书房,嘉纳治 五郎当时在学习院大学任教授,一下课匆忙赶到道场,换上柔道服,天气寒冷 就将西装先披着,一边看书一边等,学生一来,马上将小桌子挪开,开始练习。 看了这些记录,读者对嘉纳治五郎当年的苦心就略知一二了。

(三)重视仪式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以一定的仪式培养人的习惯,就教育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讲道 馆的各种仪式在1884年到1885年间大体完成,这些仪式包括入门登录,修行 者须知,每年的开镜式,月次比赛,红白比赛,寒稽古,暑中稽古等。讲道馆入门规则与登录制度:首先,入门者必须向干事提交申请书与履历 书。其次,讲道馆制订《五条誓约》,内容为:(1)入此门接受柔道的教授不能随 意中止。(2)不能给道场抹黑。(3)未经许可,不能将本门秘密技术流露出去。 (4)未经许可,不可在外传授柔道。(5)严格遵守以上各条规则等。学员被允许入门时,须在这个誓约后,记录入门的年月日、本籍(籍贯)、现住所、出生年 月,并签名,盖上本人的印章。其三,被许可入门者,要交纳扇子一对外加一日 元,但是不用缴纳“月谢(指按月计算的学费)”之类的学费。讲道馆修行者须知内容为:(1)到本馆修行柔道者,应该以通过柔道修行, 锻炼身体,成为对国家、对人类有用之才为目的。(2)进道场或退出道场时,须 向师范(老师)席敬礼。(3)进入道场必须听从老师、管理员、学长的指挥。(4) 认真周全地对老师、对学长施礼,学员之间互相注意礼节,学长要热诚地指导 学弟,学弟要服从学长。(5) 一到道场马上用楷书在点名册上写上自己的姓 名。(6)若非疾病或其他无法抗拒的事故,不能缺席。(7)入门保证人或自己 住所更动时,要提交书面通告。(8)来讲道馆时服装必须是柔道衣和西装。 (9)不允许在更衣室外打赤膊或吸烟。(10)在道场里站的姿态、坐的姿势必须 保持端正,不许袖手、半蹲半坐,或坐着将脚伸出。(11)住在东京者,每年1月 1日到7日间,作为新年的贺礼,向老师呈上镜饼(年糕)一块,镜饼的直径大 约5寸。(12)居住外地或因病不能到场贺年的,要以书面方式表示,并要告知 当时的住所。(13)春秋红白比赛必须出席,其他的月次比赛也必须到场,积极参加比赛或观摩。(14)注重通过柔道的修行,培养诚实之心,崇尚道义、谨慎言行、注意卫生、努力工作、尽职尽责。

浏览40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