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警察带刀也被取消,明治初年,东京府警 察被称为“罗卒”时代,只能带三尺余的木棍。后来发现仅带木棒的警察对付犯 罪者没有威慑力。考虑到作为政府权威的象征和实用性,又恢复了警察带刀。西南战争③中,警视厅拔刀队的活跃闻名当时。警视厅拔刀队的战绩可 以说是日本武道复活的根源。西南战争中的警视厅拔刀队的威力,让人认识 到,在警察培养中教授武道仍然是有实用价值的。


  1. 警察署中武道"干事”①


明治初始,由于新旧政权交替,政治经济激烈地动摇,治安也混乱,为了提 高政府“罗卒”的体力与气质,让他们能够真正维持社会秩序,明治政府在“罗 卒”中进行剑术与柔术的教育,一批柔术和剑术的名家被聘为教授。但是到 1872年,这些剑术、柔术的教授全部被解雇⑤。1872年(明治5年),政府为推进中央集权化,发布征兵令,整备军队建 制,1873年11月10日设置了内务省,1874年1月15日设置了东京警视厅, 警视厅于1877年移归内务省警视局管理,改为东京警视本署。1879年1月,日本第一任警视总监川路利良为研究警察制度专程渡欧, 行前,在西南战争的田原坂激战地,他对警察拔刀队的功绩作了很高的评价。 他还写了《剑道再兴论》的报告,特别提出剑道对警察的重要性。从欧洲考察 回日本后,川路利良建议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东京,建立首府警 察,为了提高警察的素质,警视厅设立了巡查教习所。川路利良对参加训练的此节将在第四章《嘉纳治五郎与讲道馆柔道》中专门论述。竹内善德:《柔道的视点——走向21世纪》,东京道和书院2000年版,第23页。年开始为期8个月,以西乡隆盛为首不平士族和私立学校学生,以鹿儿岛为 据点,反对明治政府的内战。最后反叛军失败,首领战死或被政府处刑。日语为“世话彳系”,意为教练或是领队,负责剑术练习的人,干事。

  • 竹内善德:《柔道的视点——走向21世纪》,东京道和书院2000年版,第23页。教习生训导说:“不懂武术的警官,总是令人感觉有些不足。遇上突发之事,你 有超越一般人的力量,能够制服歹徒,你就是国民可以依赖的警官。如果没有 具备这种能力,那就要练习武术,必须打造警察武术。这比什么都重要。过去 的武术家不仅是剑术优秀,柔术也相当了得。我小时候就进行过不戴护具的 武术实战训练。那些技术在实战中是有作用的。诸君当中如有指导武术资质 的人,就要教给新手实战的技术。是实战,不是约定的表演技术。因为凶狠的 歹徒是不会按照约定打的。我非常希望你们成为剑术和柔道的强手。”①警视 厅从成立开始就重视武术的作用,并且在举办武术大会、聘请武术教师、按技 术与品行设立武术级别、培养武术的骨干方面,为日本武术的保护与发展作出 了重要的贡献。1879年2月,东京警视本署设置了“巡查教习所”的剑术干事一职。10月 在东京本署内开设“击剑稽古场”。1881年,警视厅开始录用真正意义的武术教练。一些武道家被聘为警官 的教练,或者直接被招聘为警察,兼职武术教练,得到较优厚的经济待遇。当 时警视厅剑道的主教练是提川义正,其次有田美忠、逸见宗助、得能关四郎等, 由他们四人掌管警察的剑道训练,他们还是巡查部长,后来还升为警部补。到1926年,警视厅有武术教师30人,剑道、柔道各半°武术的助教24 人,剑道、柔道各12人。大正年间日本警察,正致力于与市民保持良好的协作 关系,作为取得市民信赖的手段之一,积极开放警察署的演武场,并从警察署 的武术教练中抽选人员,对所在地的青少年进行武道指导。警察录用专职的 武道教师,对于明治初期落入社会底层的武术家来说,是社会地位的提升,也是生活的保障,对日本武术的保护与传承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第一 流的武术家很乐意受聘于新政府的权力机构警察署。这些武术家在警察普及武术教育方面,在与周边市民建立信赖关系方面,都非常积极投入,他们对武 术技术进行了改造,采用让青少年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学会的方法,制定了《剑 术基本练习》(1922),并且规定了《剑道练习须知》,规定“道场是神圣的场所”, 要求练习者有端正严肃的态度,“竹刀象征着武士之魂的日本刀,护具就是武 士的甲胄,要以虔诚、敬重之心使用”,他们还对开始练习的礼节、出刀的程式、 收刀的程式,中段的预备势,基本的击与刺、连续的击打等动作进行提炼与改 造,为剑道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① 竹内善德:《柔道的视点——走向21世纪》,东京:道和书院2000年版,第24〜 25页。

 

  1. 警视厅的武术大会、武术的级与形


警视厅在武术发展中的作用,第一是作为政府的机关最初承认武术,聘用 武术教师,第二是举办各种武术大会,并鼓励武术发展,在民众中有感召力。 开始的武术大会是为鼓励武术的开展,发现散落在民间的武术高手,为警视厅 武术教育储备人才。据当时的报纸报道:1881年(明治14年),“警察与军队剑术对抗";1882年(明治15年)“警视厅内的击剑场,各基层(屯、所)的警察 进行大比赛”;1883年(明治16年)“由警视总监主持剑术比赛,除了警察参加 外,还有宪兵剑术选手参加”,等等。这一时期,在警察武道发展中留下特别业 绩的,当是第五代警视总监三岛通庸。此人凡事喜好铺张,举办武术大会,他就 要将全国有名的猛者、达人全部请到,他的理念是不拘流派,志在于武术的振兴。另外,1881年3月创立的皇宫警察也重视击剑,为提高警官的士气,以剑 术竞赛促进地区间警官的交流。1883年在皇宫内建成名为“济宁馆”的剑道场,任命“神道无念流”的渡边升、“一刀正传无刀流”的山冈铁舟为剑术教 师。1885年,还在济宁馆举办“天览比赛”①。警视厅主办过多场影响很大的武术大会,最有名的击剑大会是:1884年 (明治17年)的“弥生社击剑大会”,全国各地的名家大部分都来参加了。有名 的柔术大会是1886年(明治19年)6月的“警视厅演武大会”,在这场比赛中, 传统柔术“良移心头流”名手中村半且与讲道馆的横山作次郎长达55分钟的 持久战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以平手结束。武术大会为日本全国的武 术家提供了一个竞技的舞台。嘉纳治五郎的讲道馆柔道也是借助这个大会, 打败了号称日本第一柔术的流派,确立了自己在日本柔术界的地位。警视厅还制定了警视厅流的“形”和“级”制,打破流派之间隔阂,尝试了跨 流派界限的武术融合。1886年(明治19年),警视厅制定了 10个剑术的形 (从八相到位骷),柔道的形11套。当时是借助警视厅举办武术大会,在出场 表演的名人中,特别请他们将自己最擅长的剑术的“形”提供出来,再进行适应 时代的改造而成的。在武术级位方面,规定为从二级到六级。1885年《演武会规约》规定,“每 年四次召集会员,对其技术进行考试并确定等级”,②这时,日本全国性统一的 武术等级还没有建立,警视厅自行创立了一套评定方式。四级以上的剑术家 培养了 400名以上。警视厅的武道奖励政策影响了地方,各府县警察署也仿日本人将天皇亲自观赏称为天览。中村民雄:《剑道事典——技术与文化的历史》,东京:岛津书房1994年版,第172页。效实施,武术家有人请教,生活有了着落,武术交流又活跃起来。警察制定的 段位制,吸引了一批的优秀选手,后来成为武德会的骨干。警视厅的奖武会与警察自治会到明治末期,开始提倡警察的教养和“教养教育”。北海道在1910年制定的《警察教养规程》中指出,警察署长应该对警员进行必要的学术和技能教育, 且进行心身锻炼。教育的内容为五方面:法规讲习、武术练习、精神教育、操 练、实务学习。①东京的警视厅于1912年5月成立了“警视厅奖武会”,奖武会成立的宗旨 指出:“人应该崇尚刚健廉洁,特别是警察官、消防官更需如此然培养刚健廉 洁,没有比武道更直接的途径。盖武之德在于刚健廉洁,以刚健鼓舞士气,以 廉洁陶冶品性。尚武之风洋溢警界,偷安文弱之弊,又由何而生/奖武会的会员,按级别向组织捐款,作为组织鼓励武术活动的经费,说是自动的捐献,但是由于警察总监提倡,这种捐款与强制差不多。这种非自愿式的捐款为警察武术发展提供了经费的扶持。

浏览54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