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仅是一个例子,当时艺术家与思想家、文人与剑术名家之间交流相当 频繁,促进了江户时期武艺的发展。据《栉渊家府录》记载,江户时期“神道一心流”剑术创始人栉渊宣根,青年 时期在家乡刻苦修炼武艺外,还到江户、大阪、水户、越后等地“巡国修行”,以 武会友,磨炼技艺,他以家传的“神道流”剑术为主,在遍及各地的走访比武中, 学习了-三和无敌流”、“微尘流”、“直心影流”剑术,还获得“户田流蘸刀”、"宝 藏院枪术”的“免许”证书。到37岁时,他综合各家之长,创立了“神道一心 流”。他与当时著名的学者清水正德父子交为挚友,习文赋诗,随深谙佛法的 昙昭和尚参禅,在歌道方面也有研究。他时常加入庶民的旅行队伍,游历名山 大川,陶冶性情。他是一桥庆喜手下的武士,时常应主君之召,前去披露武艺, 更多时间则是在自设的道场中授徒,因种种原因,他经营的武术道场搬迁过8 次,但从学者甚众。一生勤奋,“文武不歧”,保持习武者的自尊,②这是比较典 型的文武兼习、诸艺相通的例子。
二、江户日本武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日本曾经相当流行,中国共产党最早接受的马克思 理论是从日本开始的,在日本现在还有不少持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观的学者。 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五个阶段的理论,封建社会是落后的,资本主义的明治 时期相比江户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进步。但是按现在日本学者新的观点,江户 时期相对稳定的社会发展,为日本的明治维新奠定了文化与物质基础。江户 时期日本社会稳定,教育发达,文化繁荣,商业社会形成,都市形成等是相对 的,一般百姓生活比较安定,但也有许多苦难的。政治上掌握实权的江户幕府 对天皇的态度,对宗教的提倡与压制,对文化的鼓励与限制等,在长达270年 的历史过程中还是有不同的。从武术发展的角度,可以将270余年的江户时 期分为三个阶段:
(一)承继“尚武之风”的江户初期
这个阶段是从江户的开埠将军德川家康开始,到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执汤浅晃:《读武道传书》,东京:日本武道馆2006年版,第37页。二木谦一等:《日本史小百科——武道》,东京:东京堂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政的80年间,此时武风强盛。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作为打江山的统治者积极 提倡与身体力行;二是战国时期的好战遗风犹存。
统治者提倡武术并身体力行江户幕府的创始者德川家康,本身就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武士,他从小习 武,特别擅长射箭、鸟铳(火枪)、游泳等。他的剑术技艺也相当出色,在戎马生 涯之空隙,他曾多次召集剑术名家前来自己的管辖领地表演剑术,有时他亲自 操剑与剑术名手比试。新阴柳生流剑术名家柳生宗严,就是经过德川家康亲 自考试后,聘请的剑术家教。在这之前,德川家康已经习剑多年,先后向剑术 名家奥平休贺、松冈兵库助呈交了入门“誓愿书”①,是以文字形式发过誓的武 术修炼者。他在取得日本统治大权之后,在伏见城②召集各藩国大名,研讨并 颁布了“武家诸制度”。他提出:“左文右武古之法,不可不兼备矣,弓马是武家 要枢也,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治不忘乱,何不修炼乎。”③提倡居安思 危,不可懈怠武术的修炼。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光④更是倾心于武道,他自身练武术外,还从政策 上大加鼓励,被历史上称为少有的重视武道的当政者。在各种武术技艺中,他 最迷于剑术。从少年时代开始习练,家中剑术的指导教师有两人,即柳生宗矩 和小野忠明,他特别信任柳生宗矩,经常跟他进行对抗性练习。后来又听从柳 生宗矩的进言,在修习剑术同时修禅,他将禅僧泽庵宗彭⑤召到关东,在品川⑥ 建造东海寺,让泽庵主持寺务。德川家光曾经在1634年(宽永11年)9月22 日,召集“天下"有名之武术家,到江户的吹上⑦,举行“上览比赛”⑧。他不仅醉 心于剑术,对枪术也有很深的造诣。晚年在病中仍多次亲临武艺赛场观看剑
浏览5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