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森从1965年来到邢台,几十年奋斗在摔跤场上,为邢台摔 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二节木兰拳

木兰拳是中国一项新的武术健身项目,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 的上海,为民间拳师杨文娣所创,受到世界许多国家中老年人的喜爱,国家体育总局为满足中老年人的需求,于1998年10月推出了木 兰拳三个新的规定套路。无论是木兰拳,还是木兰单剑和单扇,整套动作都刚柔相济,虚实分明,舒展大方,动静结合,架势紧凑,既有自娱自乐的特点,又有艺术观赏价值。

1994年5月,我市木兰拳传人董三元第一次在邢台市传授中国 木兰拳系列套路。1996年12月,邢台市木兰拳社成立,董三元任社长。木兰拳很快在邢台市普及开来,数千名中老年人开始喜欢上木兰拳,上百名木兰拳爱好者坚持晨练木兰拳,并积极参加省、市有关表演和比赛。

木兰拳以阴阳二气合理运动为理论依据,符合人体运动机能和 养生科学,中老年人练时要求精神贯注,气沉丹田,内外合一,以腰为宰,手、眼、身、法、步与精神呼吸配合,合理运气,起到精神和内脏自 我调理的作用,从而达到祛病延年之目的。由于木兰拳有轻、柔、美、健和易学易练,男女老少皆宜的特点,木兰拳在全国流传广而快,受 到广大木兰拳爱好者的喜爰。同时,流传到东南亚、日本、新加坡、澳 大利亚、加拿大、美国、韩国等地螃。

为传播木兰拳,为邢台中老年人健身活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董三元曾六次南下上海,北上北京,拜师访友,学练技艺。1999年7 月,董三元、毛俊巧分别获得中国木兰拳教练证书。

近几年来,邢台木兰拳社选手参加全国举办的历次木兰拳大赛 中都取得优异成绩。两次获国家有关比赛的银奖,在省、市历次大型表演活动中,有11次荣获优胜奖,有5名木兰拳爱好者还获得了中 国武协、国家武术管理中心颁发的武术段位称号证书。

第十九章那台市的武术社团

邢台国术研究社

国术研究社的前身少林会,是由李圣端与拳友陈兰亭、郝中天、 郑月南、王彭年等人发起建立的。少林会的建立,使李圣端收徒由仅 回民十几人而扩展到回汉子弟70多人。授拳场地由其家中迁至羊 市水坑北面的龙王庙前广场上。教授技艺也由仅授查拳而发展到太 极拳和各种器械。老师教授有方,因人施教。学员学得认真,练得刻 苦,技艺长进很快。尤其是马荣、陈固安、陈恩禄、王德贵、张大成,技 艺精进,各有所长,被称为“五虎上将"。

1930年秋后,晋军军长孙楚率部驻邢,在邢台北关的直隶第四师 范学校召开全区运动会。特邀李圣端率少林会会员到会献技。师徒 们表演内容丰富多彩,拳术器械,单练对打,刀光剑影,扣人心弦。学 员陈恩禄的九节鞭,陈固安、王德贵的扑刀进枪,教员郝中天的虎头 钩、郑月南的地躺刀,受到热烈欢迎。最后,孙楚请李圣端表演武式 太极拳,李圣端在雷鸣般掌声中登场献艺,全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 孙楚也连连鼓掌喝彩。又烦李圣端表演太极推手。李圣端情不可 却,又和大弟子马荣表演了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四隅推手。只见他 一个“懒扎衣”竟将身高6尺、体重200多斤的彪形大汉马荣打得腾 空跌出一丈开外。全场观众大噪,掌声、笑声、赞美声,犹如浪潮奔 涌,经久不息。孙楚走下主席台,紧紧握着李圣端的手,钦佩不已。 亲授锦旗一面,上绣“积健为雄”四个大字;银盾一座,上镌“我武维扬”四字;又用虎皮宣纸亲书:“国术精奇”4个颜体大字,赠予李圣端。 并表示,武术乃我国国术,建议把少林会改成国术研究社。李圣端当即表示感谢。

会后不久,邢台县县长苗作新亲自送来了批准开办“国术研究 社”的证书。又过数日,一面高约6尺,宽近3尺的紫红色巨大牌匾, 高挂在龙王庙东侧仁义巷“李家大院”的大门上。牌子中间是“邢台 国术研究社”7个苍劲挺拔的柳体浮雕鎏金大字,左边落款是“139师 师长黄光华敬题”“中华国民十九年冬月”。整个牌匾流光异彩,栩栩生辉。

李家大院本是会宁村李老财在市内几个商号的总库房o有高大 北房6间,东西配房各5间。李老财为支持、弘扬国术事业,特意把 大院腾了出来。羊市水坑周围及南关各街皮行商号的老板们,也纷 纷捐钱捐物,鼎力相助。不少人还把子弟送来学艺。学员迅速增加 到170多人°这时的李家大院,大槐树上吊起了一个个铁砂袋和吊 环,墙根罗列起制石、哑铃、铁砂桶等练功器材。北屋和东屋是练功 房,新置的十八般兵器,整齐地排在兵器架上。西屋是客房和伙房, 供来访客人食宿。

国术研究社的领导对学员首先进行武德教育,强调练拳旨在健 身防身,制服邪恶势力,不可恃强凌弱,以武欺人,违者严惩。为使武 术研究和教学有序进行,制定了周密的研究和训练计划。科学安排 了教学人员,将拳术分为太极和长拳两大类。郝中天、陈恩禄为太极 拳主教练,郝林森、周庭爱、郑月南为反拳教练,器械方面,各授所长。 郝为真在万顺皮店教拳时,也常到国术研究社作太极拳指导,他走后 又派得意弟子韩钦贤来国术社教拳。因此,学员技艺长进之快,大大 出乎人们的意料。由是,国术社的声望大增,威名远扬。不仅本市各 界有什么活动要请国术研究社派员参加,表演助兴,周围县乡庙会等 活动中,若能请到邢台国术研究社参加,立时规格上升,倍感荣耀。 每逢国术社应邀外出献艺,各皮行商号的财东们便争着提供车马。 一出动往往就是十几量大车:第一辆车上“邢台国术研究社”的旗帜高高飘扬,坐的是“后勤”人员;第二辆车是鼓乐队,逢村过店,大鼓、 铜锣、大钱等便敲打起来,以壮声威;第三、四辆车上坐的是国书社领 导和各皮行商号的经理老板们;后面的车上全是国书社的队员。浩 浩荡荡,威风凛凛,沿途观者如堵,不少人一直尾随到目的地观看表演。

当然,也遇到过不服劲的。某年8月,沙河县柳解(音xie)村过庙会,请了邢台国术研究社去表演,还请了本县某村的外家拳队。尽 管他们也很卖力地演练,但随着国术社那边观众一阵高过一阵的喝 彩声,这里的观众被逐渐的吸引走了。有人不服劲,便凑过去想给国 术社点眼色看看。国术社领队郝中天已察觉此事,意识到双方绝不 可闹事,否则会造成伤害,结下怨恨,也有损声望。便让村里管事动 员那家拳队到别处开场表演。哪知对方有几个更火了,坚持非要闹 事不可。郝中天便决定先拉趟武式太极拳架子让他们看看。他虽已 年近半百,但走起架来,站如松,蹲如钟,缩如蛇,伸如龙,扑捉如抓兔 雄鹰,张臂如展翅大鹏,刚柔相济寓开合,跌打擒拿招法精,上下齐动 腰为主,招招式式都实用。演练中,场上观众掌声不断,几位外家拳 师也已看得目瞪口呆。郝中天练完后,面不改色,气不发喘,抱拳向 观众频频施礼,称自己年岁大了,不行了。接着又让徒儿陈恩禄为表 演六合枪。

年仅17岁的陈恩禄闻声上场。他手持满把粗、丈三长的白蜡杆 长枪,前刺后搂,旋转飞舞,蹦、劈、挑、砸,招招相连,枪行呼呼带风, 砸地啪啪作响。一会儿右手腕一抖,一个“玉女认针”,长枪由背后向 前上方飞出老高老远,他则一个侧空翻,落地时正好把下落的枪稳稳 抓住。一会儿,双手紧握枪把向地上一点,身体随枪杆翘上,牢牢倒 立在那里。然后将长枪高高抡起,狠狠向前下方一砸,同时拧身一 旋,两手猛地一抖,只听“啪”的一声巨响,满把粗的白蜡杆竟从右手 虎口前折为两段。全场观众又惊又喜,掌声、喝彩声良久不息。几位 外家拳师不得不打消闹事的想法。

随着国术社的声名远播,各地武术名家前来切磋者日见增多。 国术社领导把这看成是交流技艺、增长见识、丰富提高自己的绝好机 会。因此,不论来访者技艺多精,总要让其表演,或与老师、学员对练 一番,以博采众家之长。任县著名太极名家高足董某,内丘县黑虎拳 名师李某,军阀石友三部精杨式太极拳的军需处长徐世锋,精通臂、 太极诸拳的国术教官方建昆,擅螳螂拳的驻邢32军稽查队队长沙某 等,都先后来过国术社交流技艺,探索拳理。这些名家高手的来访, 为国术社提高整体水平,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浏览49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