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43年(天文12年),一艘开往中国宁波的葡萄牙船,因暴风雨漂流 到日本九州的种子岛(属鹿儿岛县),船上有三位葡萄牙人,带有火药枪。种子 岛领主时尧用高价买得2支火药枪,然后拆解模仿制造,不久,这种新式武器 很快传到日本各地。①火药枪在1575年的日本国内“长条之战”②中,发挥了 决定性的作用。其后,火枪成为战场主要的武器。此前广泛使用的刀、剑、长 枪在火器面前黯然失色,这一转变,使原来战争的战略、战术,甚至筑城防御的 方法,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可以说,火药枪传入日本后,谁掌握火器,谁就拥 有天下,从而使刀、剑、长枪等冷兵器从军事战争中淡出,走向了艺术化,这是 日本武术艺道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和平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1603年开始,德川家康③基本控制了日本全土,他在江户设立幕府,这称 为“幕藩政权”。从此到1868年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的“大政奉还”为止,近 270年德川时代,是日本相对和平与繁荣的时期。特别是“关原之战”④后,整 个江户幕府时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割据的战争。幕府将军掌握着指 挥大权,天皇仅作为一种象征仍被保留,居住在京都,过着较为清闲的生活,但 其若参与政治,就会受到江户幕府的严厉监视与控制。江户幕府的和平与繁荣,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上的统一与稳定:为防止各地大名⑤拥有军事力量,德川家康对 内用三大政策来维持政权。一是重新安排领地,将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或 亲信,派到重要或较发达的地区去掌管一方政事。二是采用“参勤交代”⑥方


  • 笠原一男:《详说日本史研究》,东京:山川出版社1981年版,第218页。

  • 1575年,甲菲的武田家军队在长条,被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的联军所大败。

  • 德川家康(1542—1616),日本江户幕府政权的创立者。

  • 1600年9月15日,德川家康带领的东军与西军决战于美浓的关原。这一战役前 后持续了 2个月,结果东军大胜。此后德川家康掌握全日本的统治权。

  • 相当于中国封建时期的诸侯,为掌握一方行政大权的地方最高官员。

  • 为防止大名的造反,规定地方大员(大名)一年居住在所领的藩地,一年居住在江 户的城下,大名还必须将自己的妻子作为人质长年居住在江户。一大帮随从,几个月在旅 途的开支,在江户住所的开支,还有不定时的幕府交办的公共事业,不定期的课税或募捐, 给各藩国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这样就难以筹措足够的资金作为谋反幕府的军事预算。式,让各地的大名疲于奔命,有效削弱各大名的经济实力,也淡化了各领地藩 主在所辖区域的权威。三是确立了“士、农、工、商”四个等级的身份制度,并规 定其后代身份不能擅自转变,强调各安其业,尽其所能。在对外方面,采用了 严格的锁国政策①,禁止日本民众出海,也不允许外国人进入日本,就这样维 持了近270年的闭关和平时期。虽然说中间也有因灾荒、宗教等因素引起农 民起义或动乱,但是从总体来看,社会环境是比较安定的。二是鼓励农民增产增收:幕府的年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农民的积 极性。农民在扩大耕作面积与提高土地的生产率两方面都得到了较大发展, 江户时期新开垦的土地是先前的三倍,而且还给予免租的优惠条件。人民温 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之后,往往就会产生有钱和有闲的阶层,此为文化发展提 供了基本条件。三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全面统十的市场的建立:幕府政权修整了陆 路的东海道、中山道、日光街道、甲州街道、奥州街道等五大通道,还开辟了海 上的西回航线、东回航线。便利的全国交通网,自然促进了商业和金融的发 展。到18世纪初,日本的城市建设已经相当发达,据统计,当时的日本人有 5%〜6%居住在人口达10万人以上的城市,最大的都市江户已达100万人 口。城市的发达,要求配套设施与巨大的供给,于是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开始 出现豪商及垄断资本,这些也为文化、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四是教育的普及:江户时期日本教育十分发达。江户中期,各地普遍设立 了学校,老百姓子女教育主要是“寺子屋”③,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江户后期,日 本青年识字率已达50%,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才达到这样的水平④。日本各 地大名为了自己属地的繁荣,在各藩设立一些政策,鼓励辖区中的青少年学习 文化,勤劳致富,不论出身贵贱,努力学习者都受到激励。


(三)思想、文化、艺术繁荣

儒家思想在江户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幕府聘请林罗山为教师,尽管在 江户时期的学术史上,有多种学说,但朱子之学是占主导地位的。朱子学早在 镰仓时代就传入日本,最初只是作为禅僧的一种文化教养而已。江户幕藩政

  • 除长崎一带允许与中国和荷兰有贸易来往外,其他与海外的接触全部禁止。

  • 安德鲁戈登著 森谷文昭译:《日本的200年——从德川到现代》,东京:A-tt 害房2007年版,第2页。

  • 设在寺庙中的私塾教育。

  • 节目编写组:《日本》,见中央电视台十二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权建立后,为求得社会稳定,采用朱子学做治国安民的思想基础,因为儒家思 想承认社会等级的合理性,并且要求武士对主君的忠诚。朱子学强调的“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武士的自我修养达到自身完善的目标相一 致。在江户的后期,石田梅岩的“石门心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虽然说这是平 民哲学,但是“勤劳与节俭”对武士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作为民众普遍接受的一种宗教,对于广大的民众来说,不单是一种精 神追求,而是一种生活的必需,生活在江户时期的日本人,根据自己的社会地 位与不同规模、名气的佛教寺院建立关系,死后由僧人来主持葬礼,已经成为 日本民众的习俗。菩萨普度众生,人人通过修行可以成佛的思想已经比较普 及。而在日本的上层武士之间,禅宗特别是默想的修行,也成为一种时尚。都市的发达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反映在文化上是日本文学、绘画、历史、 哲学等领域一片繁荣,在传统文化中,书道、茶道、花道、能乐、歌舞伎、讲谈① 也相当得发达。到了江户的元禄时期,在士、农、工、商四民之外,以艺术与学 问作为职业谋生计,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各种艺术、学问互相学习渗透,互 相促进。据日本武道学者研究,在德川家康的家庭教育中,就有兵学教师(私人武 术教师),也有禅僧,也有能乐表演者。多种文化艺术技艺的名人出入于同一 家屋檐,彼此间互相学习之风颇甚。比如,日本武术教育中终生求“道”的思 想,就是深受能乐宗师世阿弥②的《风姿花传》影响的。而且《风姿花传》中关 于不同年龄段在艺术修行中着重点不同的理论,也给当时日本武术家在教学 上“实行分级教学”予启迪。根据记载,金春七郎氏胜是世阿弥的女婿金春禅竹的后人,被誉为得能乐 传承真谛的艺人。他是个“骨灰级”的武术爱好者,是“柳生新阴流”剑术流祖 柳生宗严③的弟子,他不仅研习“柳生流,,剑术,还研究,,宝藏院流,,的枪术、“新 当流”的长刀、“大坪流”的马术,拥有这些流派的所谓真谛的“传书”,并且自己 还撰写武技方面的“传书”。作为能乐的著名传人,他不仅与武术家广泛交流 技术,还互相探讨研究理论秘籍。剑术名家柳生宗严从他的能乐中学习了“运 足”(步法)和“眼法”,从而为丰富和构筑“新阴流”剑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说评书、讲故事。世阿弥(1363—1443)是“能乐”开山人物之一,与父亲观阿弥一道,通过多年努力, 使“能乐”更加优雅、简洁,并留下影响巨大的著作《风姿花传》等。柳生宗严(1527—1606),柳生新阴流剑术流祖,为《兵法家传书》作者柳生宗矩的 父亲。时,金春七郎氏胜也用宝藏院流的枪术技法,改良和丰富了能乐表演的传统剧 目①。


浏览39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