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功歌诀》曰:“海底探针扇通背,撇身捶接搬拦捶。”此四式连 用,是85式传统套路中的又一连环出招之法。所谓海底针,有人喻人之气海穴以下部位,也有人喻以绳系铁棒 探海水之深浅,还有人喻四指并拢如钢针般插敌裆部。总之如《全体 大用诀》中云“海底针要躬身就”,要躬身但腿不要下蹲。身形要正, 不要出现低头和右肩前探的现象。
做扇通背势时,左腿要低势擦地向前出步(不要将左腿抬高,大 步踏出)成侧弓步,右臂托架,左掌前推,两掌虎口相对,两臂开中寓 合,劲力通达至背,形如折扇故名扇通背。行拳走架时,前接左搂膝拗步势,设对手握住我右腕,我即使出 海底针势牵动引化彼来势下坠、折腰、前插使其落空。紧接着以左手 采压住敌腕,起身的同时左腿插其裆,随后右转身将其臂提滚托架, 左掌推击其肩胸部将彼放出。海底针和扇通背两势连用符合王宗岳 《太极拳论》中所述“俯之则弥深,仰之则弥高”之意念。
撇身捶势是身后反击法。忽觉敌背后来袭,通过右转闪化,横右 臂暗含肘击,先以右臂抡劈以拳面击敌面部,后出左掌击敌胸肋,再 出右拳击敌腹部,可谓招招连环。加之此势常与搬拦捶势连环出招 应敌,更令对手防不胜防。习练此四式连环出招组合时,要注意上下相随,动作连贯,以及 随身形转换时两脚要自然跟转以平衡身体虚实。
习拳心悟(19)云手势的“云法”杨氏太极拳的太极行步中,除了前已述及的前进步(搂膝拗步、 野马分鬃)和后退步(倒撵猴)外,尚有横行步,这就是云手势。当然 它同样也要遵循欲转必沉、偏沉则随和移动腿要轻提缓随的原则。
85式传统套路中,云手有三番之多,如《行功歌诀》所云「云手连 环往东返,……云手连环又东返,……云手连环再东返。”三番云手分 别出现在我提出的85式套路八段分段法的第三段、第五段和第七段 中。云手势和其前后招式的连接很有规律性,前后都接单鞭势,即单 鞭一云手一单鞭的组合。
所谓云手其实是一种“云法”,并非单指手的运转而言,而是以腰 为轴带动四肢运转。它充分体现了“一动无有不动”、“上下相随”、 “根节带动梢节”、“运劲如抽丝”等拳理拳法的理念。
就其技术要领而言,要注意手脚和腰两个方面。先说手与脚的配合,如拳家赵幼斌比喻所言,两手划立圆时是连 续的,但有四个定点要注意,即两臂伸展如钟表指针所示的3点(此 时呈左脚左伸开步,左脚尖着地姿态),5点差5分(此时呈大马步姿 态),9点(此时呈右脚收拢,右脚尖着地姿态),7点过5分(此时呈小 马步姿态)。移动脚要先脚尖后脚跟落地,双脚如压跷跷板此起彼 落,左脚跟落右脚跟起,右脚跟落左脚跟起。为了保持裆圆和防止出 现外八字步现象,落脚时要用脚的外缘先着地。双手划立圆时,双掌 要体会不同方向时的不同劲别,如搠、搠、按、采、捞、抄等劲。再说腰,腰为全身之总根节,上肢肩肘腕和下肢胯膝踝都为其梢 节。运行时利用腰的左旋右转,使根节带动梢节移动,身形转动要连 贯平稳,防止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眼神要随主动手的移动而扫视 和注视,体现出左顾右盼之意。
习拳心悟(20)高探马的练习方法85式传统套路中的高探马出现过两次,即高探马和高探马带穿 掌两势。高探马和白鹤亮翅一样,都是套路里边的高势,习练时要有下盘下坠,上身拔高,上下意气对拉之感O
高探马定势时呈虚步,右腿直中有曲。左膝微曲不要绷直,左脚 跟虚贴地面,脚踝放松。两脚力量分配前四后六。裆要虚圆,左掌朝 上位于左腰前,右掌朝下成坡掌向前挥出呈扑面锁喉之势。
练习方法:由前势单鞭定势起,身体重心后移至后腿的同时,左 掌叠压沉腕,右吊手松开变掌平行曲回至右肩旁。至重心后移到位 时,腰微右转,眼睛回视一下右掌,随即向左拧腰收胯敛臀顶腰,尾闾 下坠,利用腰脊力使两臂弧形对抻,同时左腿收回成虚步,脚跟虚贴 地面,目光前视。
习练时会经常出现身体难以回坐以致身形歪斜或翘臀哈腰的现 象,只要注意前势单鞭的步幅要小点,要顶头悬,右膝要略弯曲这些 要点便可逐渐加以克服。习拳心悟(21)左右分脚势的开合起落85式传统套路中腿法很多,仅分脚、蹬脚的招式就有7个。包括 左右分脚、转身左蹬脚、右蹬脚、回身右蹬脚、左蹬脚、转身右蹬脚和 回身十字腿,其实无非是踢腿和蹬脚两类而已。
这些招式在技术要领上有共同之处,但因与其衔接的前后招式 不同,所以也各自有其特点。其中左右分脚势的踢腿动作细节多,较 复杂,也较有难度。如果不了解技术要领,习练者往往会身形东倒西 歪或前俯后仰,有人则干脆不求细节,动作不到位,笼而统之地描拳, 只是比划出个大概轮廓而已。
要做好左右分脚势,归根结底要按照拳理习拳,即以腰为轴带动 四肢运转,要上下相随,分清虚实,开合起落有序,控制好运行节奏。 现将该势以分解动作述之。
右分脚:前接高探马定势,随着腰先微右转后左转,双臂弧形抹转的 同时,左腿往东北向迈步,此势为合。
随着腰右转,左腿呈左弓步,双臂继续弧形抹转,左臂横搠于 胸前,掌心斜朝内护胸肋。右掌往东南向探出,掌心朝前下,掌根稍 坐,此势为开。要注意手脚同步,即弓步与双臂要同时到位,常见毛 病是弓步已成,双臂还未到位。
随着腰微左转,重心移向左腿过程中,左腿要微曲,此时右脚 收回至左踝旁随即提膝。同时右臂先捋后采经腹前抄手与横搠于胸 前的左臂呈十字手形交叉于胸前,此势为合。
随着身形微右转,左腿由曲提直,右腿沿膝盖头方向朝东南 向分脚,同时双臂由十字手形翻转展开,右臂与右腿方向一致,此势 为开。
左分脚:左腿微曲,右腿收回随即向东南向迈步时,双臂弧形抹转,此 势为合。随着腰左转,右腿呈右弓步,双臂继续弧形抹转,右臂横搠于 胸前,掌心斜朝内护胸肋。左掌朝东北向探出,掌心朝前下,掌根稍 坐,此势为开。要注意手脚同步,即弓步形成和双臂到位要同步。
随着腰微右转,重心移向右腿过程中,右腿要微曲,左腿收回 至右脚踝旁随即提膝。同时左臂先捋后采经腹前抄手与横搠于胸前 的右臂呈十字手形交叉于前,此势为合。随着身形微左转,右腿由曲提直,左腿沿膝盖头方向朝东北向 分脚,同时双臂由十字手形翻转展开,左臂与左腿方向一致,此势为开。习拳心悟(22)杨氏太极拳的腿法
85式传统套路中,体现腿法的招式很丰富。从技击含义上可大 致分为如下几类。.分脚。包含左右分脚1势。其技击含义是脚面绷平,脚尖 踢出。
蹬脚。包含转身左蹬脚、右蹬脚、回身右蹬脚、左蹬脚、转身 右蹬脚、回身十字腿6势。其技击含义是以脚掌蹬踹踢腿。包含白鹤亮翅、退步跨虎、高探马、上步七星4势。他 们的共同特点是虚步,前虚腿隐而攻之。其中白鹤亮翅和退步跨虎 有上分下踢的技击含义,即一臂挤靠架格,另一臂下按分搂,前腿乘 隙踢出。高探马和上步七星有上惊下取的技击含义,即以己之拳掌 袭向敌面部,乘敌方惊愣之时,前腿乘隙踢出。
踩脚。包含金鸡独立1式。其技击含义是前腿提膝下落时踩 跺膝顶。包含金鸡独立和双峰贯耳2式。其技击含义是以膝顶 击敌裆部。扫腿。包含转身摆莲1势。其技击含义是以己之双臂采住敌 之双臂,左腿做扫踵腿势。摆腿。包含转身摆莲1势。其技击含义是以右腿横摆,用脚 背缘部击打敌肩胸部。所谓双摆莲是指扫腿为一摆莲,摆腿为二 摆莲。 ’由退步跨虎定势做转身摆莲势时,第一动是双臂圆转呈封势,身 体重心在右腿。第二动是旋身扫腿,重心仍在右腿。先两脚掌着地 碾转旋身,随即以右脚掌为轴,提左腿旋转扫腿,以左脚掌着地锚住 定位。注意旋身和扫腿两个动作之间不要断劲,要上下相随,前后互 撑。第三动是摆腿,将重心移至左腿,腰自右向左微转,右腿提起从 右向左向上弧形横摆,此时脚背与两手掌先后相擦而过(是脚背迎掌 拍击而不是主动伸掌拍击脚背),总之全身上下须完整一气。从以上诸多腿的用法可以看出,只有支撑腿站立稳定,踢出腿才 能出腿轻灵。其击打位置是敌之胫、裆、肋、胸、肩部。所以并非腿抬 得越高越好,如做成体操之“朝天蹬”则与拳理不合。
浏览53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