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既然对手也是这样分的阴阳,那么我们在发 力打的时候,意念就一定不能放在他的阴面,那样正好被 他卸掉,我们的意念至少要放到他的后背,即透过他的阴 面,打到他的阳面上,才能打动他,才能打透他。再比 如,对方两脚支撑,一虚一实,我们发力一定要打在重心 脚、支撑脚上,才能把人整体打起来,打在虚脚上最多退 一步,动摇不了根。第三,双方交手,最要紧的是阴阳的转换,要迅速协 调,灵活无碍,否则不是僵就是散,阳多阴少就僵,阴多 阳少就散。就二人总体阴阳而言,阴对阴了就是丢,阳对 阳了就是顶,能让对方跟着我的阴阳变化节奏走,就占据 了主动。最重要的就是出手要柔,柔则轻,轻则灵,灵则 变,变则通,通则得机得势。手重则僵,僵则呆,呆则 迟,迟则滞,滞则缓,败象已露。运动中的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有阴阳,动 起来也仍然时时处处有阴阳,举手投足皆有阴阳在,所谓 “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欲上先下,欲左先右”, 向前打就要有向后的平衡力,向后捋也要有向前的平衡 力,绝不可只有单向的冲击力。顺中有逆,逆中有顺,对 称撑圆,各向都有搠劲在,打出球意来。以太极拳懒扎衣 为例,向后捋时头要向前极力顶住,两肩两胯要极力向前 包裹;反之,在向前做挤和按时,腰背及两肩两胯要极力 向后缩住。每走一步都有阴阳在,向前走靠后脚蹬的力量,是用 的阳劲,顺劲,明劲;如果是靠前脚向后扒(抽)的力 量,是用的阴劲,逆劲,暗劲;如果后脚也蹬,前脚也 扒,那就是合劲,化劲了。简单的一步走,把明劲、暗 劲、化劲的道理演示得清清楚楚。推而广之,只向前冲,只能打向前的单向冲击力,即 使力量练的再大,也只是练出了部分的明劲,初级阶段, 没有逆劲的拳是失衡的,很容易为人所乘,而内家拳的目 标是不仅要明劲,还要暗劲,最后要达到化劲,化者,彻 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浑身都是劲,又浑身都没劲, 这个劲既不是点上的,线上的,也不是面上的,而是球体 上的,中心对称,处处圆满,无棱无角,无凹无凸,无处 不阳又无处不阴,处处有阴阳,处处合阴阳,浑然一气。 孔夫子云:吾道一以贯之,一者何?孟子云:吾善养吾浩 然之气,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推手中,无 论是化还是打,都如一气之开合,聚散,缩涨,通透无 碍,若做到此,虽无胜人之心,而人不可胜也。知人前面两节都谈的是“知己”的功夫,自己身体的阴 阳,自己发力时周身的阴阳配置,但推手更重要的是“知 人”,所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怎么做才能实现? 在双方紧张激烈的对抗中,如何能够隐藏自己的阴阳,迅 速调控变换自己的阴阳,并且还要摸清对方的阴阳,不是 容易的事,但也是可以做到的。首先,自己要松柔,也就是有弹性,不是软,像充气 的球,总是向外涨满,但打在任何一点又都不硬顶。注 意,不是不顶,而是不硬顶。不顶就是丢了,不硬顶是 搠。“引进落空”关键在“引”,引是主动的,有防御的, 在掌控之中的后退,否则就是“开门揖盗”,只能任人宰 割了。松柔才能有反应。有变化,或者说阴阳才能氤氯生 机,生之像也。在松柔的基础上,着力夯实自己的根基,真正做到上 柔下刚,外柔内刚,下盘稳固,周身轻灵,一动无不动, 以周身之力对应来者,对方打来,无论是拳是脚,我都以 全身接而化之,而我要出击,无论是拳或脚,也都以全身之力发之。没有这一点,就谈不上以柔克刚,以小敌大, 以弱胜强,因为一切的基础都在把整体的劣势变为局部的 优势,我的力整,那么即使一手一足单个比较起来我不如 你,我也仍然有可胜之机。基本功是最重要的,特别是脚下的桩功,这是看家的 本领,二人比拼到最后,就看谁的基本功扎实,这是取巧 不来的。所以,我的观点,要想在推手中做到不丢不顶 (这是一切玩太极拳推手的人所公认也梦寐以求的),首先 得能丢能顶,顶要顶得住,不是硬顶;丢要丢得开,不是 玩空,然后才有资格去谈不丢不顶。道理很简单,你的基 本功不够,力量(不是拙力)、反应不够,跟不上 对手,只能处处受制,只有你比对方快,才能应付裕如。 身体松柔之后,搠着顶,沾着丢,慢慢练去,自然会有感 觉。说来说去,归根结底,还是阴阳的体用。(4)求人不如求己君子如射,不中的,不怨天,不尤人,反求诸己。在 对手的压力、控制之下,怎么能够做到化掉对方的力再发 力去打?也许人们会认为这是愚蠢的问题,前人早就回答 了:引进落空啊!不错,拳经上讲得明明白白,四字歌 诀:擎开彼劲借彼力(擎),引到身前劲始蓄(引),松 开我劲勿使屈(松),放时腰脚认端的(放)。前两句是 听劲,知人,后两句就是自己的事了,松不开,就谈不上 放,一切免谈。但是,别人在向你重压过来,活力也好, 蛮力也罢,总之他不会让你轻松地去落空,他在看着你, 听着你,你想去寻找蓄力发力的空间,对方不给你,怎么 办?到哪里去找?许多人采取后退的办法,但是如果对方是有经验的, 你退他就进,你后退总不如对方前进快而力量大,憋在那 里就很难受。上下左右前后,一共只有六个方向可供你运 动,前面说了,向后不行,向上呢?先就把自己重心浮起 来了,向左右,对方仍可以跟着转,都不太好使。依我的 经验,唯一可供选择的是向下,通过含胸拔背松胯,在自 己的身上制造一个通道,让对方的力卸下去,所谓“势如 滑坡”,卸力的同时给自己制造一个发力空间。换句话说, 对方不会给你发力空间,你只能在自己身上找,而且只能 向下找。我向下松沉,对方是管不住的,除非他的桩功好过我 多多,否则是阻止不了的,后果只有一个:我下去了,对 方就起来了,这是一个杠杆效应。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向 下松不是向下蹲,蹲下去运动幅度太大,别人仍有机会沾 上,向斜下方发力去打你,还是逃不了。应该是松胯,短 暂而有弹性的一顿,把自己的(加上对方的)重量毫不犹 豫地砸到地上,利用地面的反弹力,把对方打出去。顺便 说说松胯与抽胯的区别,抽胯是向后,其效果是翻臀(俗 称撅屁股),而孙式拳强调松胯,是向下,是塌腰敛臀, 充分发挥整个脊椎的弹拱效应,打出鞭杆劲,又称翻浪 劲。对于这种劲,只要对方的桩功不如你,就很难逃脱。(5)舍己从人不舍便没有得,关键是怎么舍,舍什么?舍己从人不 是一味避让,更不是任人摆布。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和 尚发愿舍身喂蚊子,就在夏天傍晚赤膊坐在山林草丛中, 任由蚊子来叮咬。正好观音菩萨路过,看到此景,很为感 动,觉得难得见到这样的慈悲人,是个可度之材,想要再 考验一下他的诚心,于是就变做一只老虎,向他扑了过去。和尚见虎,连忙逃跑。观音不解,变成老妇人,拦住 问他:你既然能够舍身喂蚊子,为什么见了老虎却要逃跑 呢?和尚答曰:蚊子小,舍得起,老虎太大,舍不起呀!推手的舍己从人,也同样有蚊子和老虎之分,全舍出 去给老虎,那你还推什么手,认输算了。舍是真的,但不 是都舍,舍主观意识,求客观效果;舍局部劣势,求整体 优势。佛说,不可妄想执著,不切实际的想是妄想,不随 实际而变是执著,舍己就是要舍掉这些东西,才能灵活应 对。所谓“彼不动,己不动;彼若动,己先动”、“意在 人先,后发先至”就是舍己从人的最终效果。“由招熟而 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就是把舍己从人做到烂熟, 做到不用脑子想,凭手上的感觉就能作出正确的反应,也 就“神明” 了。借力人人都知道“四两拨千斤”,用很少的力量就可以漂 亮地把人发出去,多么美妙的太极神话。四两能够拨千斤 吗?看怎么拨。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的,50斤 的一袋面粉放在地上,谁能够用一根手指把它拨动起来? 如果不行的话,那么四两也就绝对拨不了千斤。但是,如 果这袋面粉动起来了呢?所以《打手歌》中说:“牵动四 两拨千斤”,关键在动,你动了我就好牵了。四两当然拨不动千斤,但千斤之体不是处处都有千 斤,必有凹凸处,有薄弱处,有关键处,有要害处,有牵 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一旦这个物体动起来,这些地方就 会显露出来,成为可乘之机。在惯性的作用下,改变运动 状态是需要时间的,对手比你快,就可以借着你的运动趋 势而打你,就像搬石头,只要能动一点,这里撬撬,那里 推推,越动越大,最终滚动起来。能够借力打人的才叫武术,要想借别人的力而又不被 别人借力,就只有松柔,僵硬只会制造惯性。太极拳推手 玩的就是这个借力,所以,太极拳不怕别人用力,就怕别 人不用力,别人用力了你才好借,他不用力我们还要设法 把他的力引出来,逗出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 知人也。前面说过“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 若动,己先动”,“意在人先,后发先至”,就是为了借 力。会借力,是太极;不会,是牛顶架。

浏览29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