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说,“价值” 一词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 “价值”,特指劳动产品和商品的社会本质特征。二是其他社会学学科概念下的 “价值”,特指功利效用或某个客体对某个主体所具有的意义。三是哲学中的“价值”,是对具体价值共性的最高概括。武当武术以道家哲学为指导,以技击为本质,以健身养生为宗旨,以思想道德修为为门风,是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色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武当武术不仅具有深厚的哲学思想、技击理论、养生功效,而且还表现出民族文化精神、教育理念和社会经济价值。武当武术的价值反映出人的需要,也是武当武术对人的意义,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可以将武当武术满足人所需求的价值分为三个方面: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一、武当武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自然价值体现

自然价值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余谋昌教授认为:“所谓自然价值,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它对人和其他生命的生存有意义,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是它自身的生存,保持地球基本过程的健全发展。”武当武术的自然价值, 是反映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需求,也就是说,人类在自然界生存的发展需要。武当武术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价值,反映在其技击基础和强身健体的效果上。

技击价值

武当武术的技击价值要追溯到武当武术的起源时期。我国人类考古的重大发现显示,武当山地区是早期人类进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出土的人工打磨的旧石器和新石器也说明了武当山古人类的劳动技能和搏杀技能。据《竹书纪年》和《吕氏春秋》记载,武当山最早的部落战争是尧舜禹征伐有苗的战争,因战争的需要使生产工具转化为了战争武器,禹在战争中为了提高战斗的搏击技能,创编了干戚舞。“干戚舞”可能是武当山已知最早的技击武术了。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武当山地区战略地位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且军事战争频繁。武当山地区出土的冷兵器众多,反映了武当山技击武术的状况。随着武当山宗教活动的兴起和道教派系的形成,武当武术不仅是一种技击术,而且也是一种宗教法术。真正将武当武术发扬光大的是元明时期的武当名道张三丰,他将道教内丹术、导引术与武当技击之术相结合,使武当道教与武术相结合,形成具有武当道教文化内涵的武当武术。武当道教吸收了儒家、道家、佛家部分思想理论,对武当武术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武当道教对玄武的崇拜使得武当武术汲取玄武文化哲理,即阴阳哲理,建立“拳法阴阳”的技击理论,形成武当武术技击理论的基础。武当武术技击理论和技法是以阴阳哲理为基础,其套路动作表现为动静疾徐、阴阳相对、刚柔相济, 攻中有防、防中有攻。例如,八卦掌就是根据攻守、动静、开合等阴阳理论编排的套路动作。武当武术中的象形技击拳法也是武当武术的经典。武当武术中以玄武命名的套路是根据玄武原形的特点创编的套路动作,形成了武当武术所独有的技击技法。武当武术的技击价值从它一产生就是客观存在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当今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武当武术的技击价值已逐渐发生了转移,但武当武术的技击本质,在当今社会可以表现为一种实用性技术,体现武当武术技击意识的并非搏杀,而是防守。因此武当武术的技击价值在当今社会仍有存在的必要。

(二)健身养生价值

武当武术的技击价值和养生价值产生于这样的观念:“养生与技击二而一、一 而二。”也就是说武当武术既养生又技击,技击和养生合二为一。武当武术是在道教内丹养生术的基础上,结合武术技击的特点,以老庄先哲提出的“道论为本” 的养生思想为宗旨,形成一种形体与精气相结合,重视内炼精气,导引形体,以 肢体活动为引导,推进体内气血运行,达到以健身养生为目的的融技击与养生于一体的活动。“养生” 一词从字面意义解释为保养生命。中华传统养生思想是在汲取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学思想以及古代医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养生思想体系。 中华养生观认为,武当武术的养生方法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来强调修炼精、 气、神的统一。道教修炼的本质则是养生,武当武术摄取道家养生文化精华,将道家养生理 论寓于养生实践之中。老子“重人贵生”的生命观是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也 是道家养生文化的哲学基础,这是道家养生理论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重要特征。 而“重人贵生”思想主要表现在修炼养生术上,武当武术是将道教导引术与技击动作相结合,既具有技击内涵,又具有健身养生功效,是具有鲜明的道教风格与特点的功法。武当武术不仅是一种形体运动,也是一种通过调节人的生理和心理,达到自然合理状态的运动,它强调内外兼修,使人的身心健康得到协调发展。武当武术注重意念安静,也通过呼吸与形体的配合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使体内阴阳平衡, 气血畅通,达到健身的目的。武当武术种类繁多,不同的套路对呼吸的次数和强度要求不一,需使动作和呼吸自然地结合起来。武当武术的形体练习不仅可以增 强身体机能的活动能力、增强人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还可以舒展筋骨、使血 脉畅通、强身健体。武当武术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形成了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健身养生体系。它以道家思想为主体,深受道家哲学思想的洗礼,又不断吸纳儒家思想,以至于形成现代武当武术神形兼备、内修外行、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阴阳辩证、天人合一的特点。现代武当武术健身养生价值远高于技击价值,这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也能充分满足社会健康的需要,因此其健身养生功效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二、武当武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社会价值体现

武当武术为社会存在丰富了内容和形式,并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显示出了特有的当代社会价值。武当武术虽然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但仍具有自身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和传承性,以满足人的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这种满足多方面社会需要的社会作用,便是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价值。武当武术的多元社会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认同的社会需求。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武当武术的经济价值也不断凸显,为武当武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出路。道教以“重人贵生”思想为基础,以“道法自然”为宗旨,“道”以自然为归, 道之本性即为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道教重视修身养性,教导人们追求永 恒的生命能量,在精神上达到至高境界,在生理上实现健康状态。道教性命双修 的养生观既重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也重视身体的修炼。道教对生命意义自然的价值追求是一种积极状态,使人的精神从现代社会的驱使中释放出来,达到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武当武术的理论体系深深扎根于道教文化的沃土中,武当武术蕴含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强烈的民族意识,是传统文化的深层折射。它蕴含的哲理能够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武当武术在全球文化竞争的背景下,以其坚定的民族精神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体现出武当武术顽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三、武当武术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人文价值体现“人文” 一词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社会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从狭义上理解为人的认知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所谓人文价值即是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和作用。武当武术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一种文化, 应从人文的视角来看待武当武术,分析其真正的意义所在,形成对武当武术人文价值的正确认知观念。武当武术人文价值观念着力于武当武术为何而存在、如何培育人,寻找武当武术对人的本质意义,通过武当武术活动实施人文关怀,倡导 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武当武术人文价值是核心文化价值, 往往被武当武术的属性和功能及所产生的自然价值所掩盖。探索武当武术人文价值的过程就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过程。

浏览35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