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式丰认为,习练硬门拳的过程使他自身得到了历练,磨炼出了他执着、坚韧不拔、敢闯敢拼的精神气概。正是这种尚武精神让帅式丰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也让硬门拳的武馆遍布大江南北,还培养出了大批像熊付鑫(武术健将)这样的 祖国栋梁。
(三)妾又硬门奉技术分析
安义硬门拳是安义县帅氏历代族人在学习“岳家拳”的基础上,根据实战的需要,不断传承和创新的拳法。安义硬门拳内容丰富,主要由拳术、棍术和练功方法组成,以“四门拳”为基础套路,以贴身短打为主,符合南拳的风格。
- 手法
帅氏硬门拳手型有柳叶掌、锤子手、四公手、沉桥手、拉弓手、马蹄手,手 法有抄、搂、'封、抛、扣、插、臂等。安义硬门拳的特别手法有三种:其一为 “猫狸洗脸”。它是安义硬门拳的主要防手,其特征是360°转动手腕,全方位防 守,在硬门拳的方、圆、偏、斜身法中都可应用。其二为“推板功”。推板功是硬门拳的实战训练形式,练功时手法、步法并用,同时纳入“方、圆、偏、斜”身 法,将内气外发到手和腿上,以顺扫脚和反扣手的练功形式形成倒桩功。马步扫 腿、反扣手练功时,以人形桩为靶,左右循环。随后以弓步挺腰,掌:指、拳击 人形靶各部位。其三为沙筒功。在训练时,扎好马步站在板凳上,双手端平起沙筒,挺腰,头正,目视前方,将100多斤的沙筒在手指与手腕间来回滚动,脚稳, 腰挺,身正,手臂硬而生劲。
- 步法套路
安义硬门拳步型有马步、跪步、仆步、弓步、虚步、骑龙步。套路特点是小巧刚猛,动作朴实,攻防结合,手脚并用,左右开弓,连环往复,讲究步走四面, 拳打八方,手法密集,步法灵活。拳术套路以“四门拳”为基础,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攻防。套路简单,短打精 干,跳跃幅度不大,刚猛相并,喝喊助威,手似铁钳,拳如锤。打法以起桩发声、 呼吸配合拳术每个动作的阳刚之劲,硬打硬进无遮挡。
- 器械套路
帅氏硬门拳的器械种类繁多,有古代行军打仗常用的刀、长枪、大、铜、锤, 也有贴近民间的耙头、板凳、叉、棍等。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棍法套路——韩信点兵,其内容主要包括起式一定棍一弓步出棍一马步扣棍一马步架棍一蹲式躲 闪一起腰刺棍一躲闪待棍一骑马扬棍一划棍躲闪一伏虎抽身一弓步刺棍一马步挑 棍一削竹劈丫 一弓步扣棍一弓步架棍一伏式躲闪一左弓步划棍一韩信点数一马步 压棍一弓步刺棍一指东打西一棍劈泰山一阵前止旗一伏身压棍一心中有数一夹马 着桩一收式,套路灵活,进退有度,变化多端。
第二节以姓氏命名的拳种
以姓氏命名的拳种有孙家拳、邹家拳、高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 莫家拳、巫家拳、薛家拳、岳家拳、赵家拳、杜家拳、周家拳、祈家拳、温家拳、 戚家拳、洪佛拳、岳家教、钟家教、刁家教、李家教、朱家教、陈氏太极拳、杨 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蔡李佛拳、岳氏连拳、罗家 三展、杨家短打、胡氏戳脚、郝氏戳脚、林氏下山拳、武氏十八技等。
下面对湘西孙家拳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一、 湘西孙家拳的起源与发展
孙家拳又叫矮桩,源于猴拳,相传为宋代张国武所创,张国武参加过岳家军, 在军队中学习岳家拳,他作战勇猛异常,冲锋陷阵,一马当先,使金兵闻风丧胆。 后来岳飞被害,岳家军解散,张国武隐姓埋名来到湘西,过着隐居闲游的生活。 一次他上山采草药,发现一只猴子和一条蛇正恶斗,猴子以静制动,左躲右闪避开蛇的正面进攻,然后乘蛇想溜走之际突然一把抓起蛇将蛇狠狠地甩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将蛇摔死。看到这种情景,张国武若有所悟,回家后,经过多年精心研究,他结合岳家拳创造了一种拳术,其最大的特点是集刚柔、动静于一体,攻 守兼备,注重力量的巧妙用法,四两拨千斤。这种拳术后来传到了明代的孙恒, 孙恒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拳术,在孙恒的影响下,这种拳术威名远震,也就从这时起,这种拳术被正式命名为孙家拳。由于生活所迫和抗击金兵的需要,张国武开始招收弟子,由此翻开了孙家拳传播的先河。张国武武德高尚,为人仗义,深受当地人的尊重,其收徒弟有许多讲究, 不是任何人都收,由于他长期跟随岳家军作战,深受岳飞的影响,因此他非常注重武德,并为此规定了一些学武的必备条件:孝敬父母,尊敬师傅;博爱友善,心底宽广;重义轻财,扬善除恶;忍字当头,不出风头;只当防身健体,不应欺侮他人。所收弟子必须遵守以上训规,否则,他一概不收,如有个别弟子触犯了以上训规,他当 即将其逐出师门,并废其之所学。孙家拳经过几百年的传播发展,到清末传到了张云 武这里,张云武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得到了孙家拳的真传,于是决定发扬孙家拳以教孙家拳谋生,开始在吉首、龙山、永顺、保靖、花垣等湘西一带广收徒弟,传授孙家拳。随着孙家拳的传播,张国武创定的孙家拳武训也随着传播开来。张云武为 约束弟子,在祖师爷张国武制定的武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训规戒律:不喝 酒,不吸烟,不惹是生非,不吸鸦片,吃苦耐劳。随着孙家拳在湘西的影响不断扩 大,张国武、张云武制定的武训也不断传播开来。
二、 湘西孙家拳的传承现状
(一
)湘西孙家奉传承方式
- 家族传承方式
民间武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深受宗法观念的 影响。孙家拳的开宗立派是一个拳种的形成和创始。在整个中国民间武术体系中, “宗” “门” “派” “家”等称谓都体现了这种家族宗法制度的观念和影响。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宗法制度中的传承实际上就是家族传承,其在本质上是血缘关系的传承,这种传承方式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 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民间拳种的创立、发展其实就是“家传”的'过程,得到 “真传”的也主要是有血缘关系的后辈,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姓则很难得到真传。这 种家传方式还得罩上“传男不传女”和严格以辈分的不同决定在本门中地位的帽 子,使孙家拳的传承不单单是技能的继承,更是一种制度和理念的继承。
师徒传承双方是模拟血缘关系的师“父”与徒“儿”,曰一日为师,终身为 父,这种类血缘关系的师徒传承赋予了师父传艺解惑以及道德教育的责任,也赋 予了徒儿刻苦训练技能并修行个人道德素养的要求。这种师父视徒为“儿”,徒 弟视师为“父”的模拟“家”的感情为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传承纽带较为 牢固,成为孙家拳得以传承延续的重要机制。在中国几千年来封闭型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和封闭型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师徒传承始终存在着无法 逾越的历史局限。
- 开办武校教学传承方式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知识产生了多方面的要求,客观上要求扩大教育对象, 充实、丰富教学内容,进而要求对湘西孙家拳传承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育效 率,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办湘西民族文武学校就是顺应了在受教育人数增多的形 势下,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
(二)孙•象奉学员情况
- 学员的价值取向
体育健身动机是个体进行体育健身活动以达到某一目的的内部动力。一般来 讲,人们的体育健身活动都是由一定的体育健身动机所引起的。练习孙家拳首先是为了强身健体。这说明随着湘西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需求放在了重要位置。积极练习以增进健康为目的孙家拳已经成 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传承民族文化,著名学者张岱年说过:“必 须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才能具有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有了民 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才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因此,弘扬具有优秀中国文化 传统的孙家拳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最后是满足娱乐和社会交往的需要, 因为人们在练习孙家拳的过程中可以缓解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在自健、自娱、自乐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和调整。同时,通过以武会友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而克服人的孤独感、失落感。
浏览54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