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岷,李金龙.竟技武术是一项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吗?一在古特曼现代体育特征体系下对竞技武术的再 审视[J ],中国体育科技.2013 (5 ) : 92-98.❷ 赵岷.表演的体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6.❸ 赵岷,李金龙,李翠霞.身体:武术教育的原点与归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 49 (3 ): 53-57. 上地气,没有群众基础,发展乏力行不通,完全回归到传统武术最原本的套路 中,乂受到现代社会生活的种种冲击,缺乏基本的生存空间,传承无力也行不 通。那么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传统武术步入健康的发展道路, 应该只有一条,就是深入到发展好的传统拳种当中去做田野调查,考察这些拳 种如何将现代与传统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但使自己发展壮大起来,而且也使得 全世界都认识到中国传统武术的精妙所在。
田野调查并不只是考察现有拳种的发展,而是要深入到拳种发展较好的、 普及较大的生成地或诞生地,从最为基本的民间习练者那里考察拳种的流传中 的差异,从中找寻这些拳种最为原生态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此外,还要考察这 些拳种在当地的发展状况,出现的问题,并在田野调查中尽量收集相关拳种发 展的构成因素,从而对收集到的这些资料进行仔细分析,从中找出制约该拳种 发展的相关因素,从而确保该拳种的发展。在田野调查挖掘该拳种在当代社会 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从而将其发扬光大,以使该拳种能得以进一步发展。总 而言之,采用田野调查法不但能克服传统武术研究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问题, 而且也能将现代与传统有机弛结合起来,从而为传统武术研进一步发展提供相 应的资料基础和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传统武术在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与 探索回归与还原:田野调查对传统武术本体研究的方法论 意义。
当今社会由于诸多利益因素的诱惑和干扰,致使许多传统武术并未能按 照传统的技法加以发展延续,反而在某些人为的因素影响下加入了许多不应该 有的东西在内。许多拳种在急于发展的同时将传统精华抛弃,从而一味地迎合 社会发展,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为了获得相关利益故意进行自我曲解,自我割 裂,随心所欲地自我创造,还美其曰为改造创新,这样做的后果是传统武术被 人为地有目的改造,不但无助于传统武术的发展,相反却是对传统武术的一种 极大破坏。
以当前发展最好的太极拳为例,从最早的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 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五大家发展到今天的赵堡太极拳、武当太极 拳、南国太极拳、八卦太极拳、忽雷太极拳、腾挪架太极拳、武清太极拳、禅 门太极拳、养生太极拳、简化太极拳、永年太极拳等。我们可以想象单只太极 拳一家就创造出如此多的太极拳,实质上如果将这些太极进行详细考察恐怕都 与最初的五大家太极拳有着极其深远的渊源。之所以今天有如此众多的太极拳 称谓,实际反映出的是其过于强求与其他太极拳的差异之处,以便在社会中确 立自己相应的名分和利益,进而在发展中获得自己的特殊位置。全国武术管理 中心统计的传统拳种有129种之多,如果这些拳种按照太极拳这种发展模式去 自我命名,那将是一个如何惊人的数字。这种不加限制的随意命名不但会伤害 到其最为原初的拳种技术,而且也会给研究者带来不必要的干扰与困惑。
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曾引用爱丁堡大学历史学教授哈里•狄 金森的话,总结当代史学发展的过程和学科特点。他说“比历史知识的巨大增 长更为重要的是学者们在如何对过去进行研究的方法和态度上发生了重大的革 命” <。那么把这句话引用到民族传统武术研究领域同样也可以说,传统武术研 究领域学者们的研究范式和态度是引导传统武术真正走向世界的灯塔。
纵观中国武术发展道路,我们往往在传统武术身上添加了太多的东西,武 术需要减负,而不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都添加到武术的身上,那样 传统武术将积重难返,难以踏上现代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气那么如何还原真正的 传统武术?如何使人们认清传统武术的本来面貌?那只有借助于田野调查法来 进行辨别真伪。只有回归到传统武术诞生地,从最初的每一个动作开始分析辨 别,从具体的每一条史料去钩沉历史,去实地考察走访才能发现其传承脉络, 直观地观察每个武术动作才能辨析出其最为原本的技术动作。因此从这一角度 来看,充分运用田野调查法不但有助于还原传统武术的本来面貌,而且也有利 于传统武术的进一步发展。O 张侃.E野工作、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7-9-12.@ 李翠霞,赵岷.加与减: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另类思考[J .中国体育科技.2012 ( 1 ): 96-101.
第七章标识与身份:竞技武术的当代特质
浏览36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