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特曼教授在开篇就明确指出“现代体育的第一显著特征是,现代体育 比原始体育和古代体育更加世俗化”。® “现代体育变成一种世俗信仰的倾向, 是原始仪式到世界系列赛,再到世界杯漫长而迂回的道路上最奇特转变之 一。”。古特曼教授在本节中对世俗的强调是同“神圣”相联系的,其小标题便 是“The Sacred and the Secular"(神圣与世俗)o古代体育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O 袁旦.时代呼唤人文体育价值观和工具理性价值观批判一从一本酉方体育学者著作说起LJ J .天津体育 学院学报,2012 (1): 1-6.@ [美]阿伦•古特曼.从仪式到纪录:现代体育的本质lM].花勇民.钟小鑫,蔡芳乐,编译.袁旦.审 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30.& [美]阿伦•古特曼.从仪式到纪录:现代体育的本质[M .花勇民,钟小鑫,蔡芳乐,编译.袁旦.审 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29.
是其宗教背景,无论是古希腊以祭祀大神宙斯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还是美国西 南部的吉卡里拉阿伯切人用“体育”和太阳——月亮的符号体系来作为每年丰 收仪式的一部分。。神圣的宗教信仰更多是维护体育活动的精神纽带,所以在古 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看不到女性观众,同时也没有女性运动员参加,唯一例外 的德尔菲神庙(Demeter )女性神职人员则是作为神的仆役出现,拒绝女性参加 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显然是一个全民必须共同遵守的神圣信仰。当然古希腊 的妇女并不是不运动,她们有自己的运动会——赫拉运动会,参加者全部为女 性。因此从这一点看,古代体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对神圣世界的信仰与尊重。
而现代体育不同于古代体育最大的一点,就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增长,人 们对世界的认识已经走出了先验世界,特别是随着近代科技体系的发展,过去 那种单纯依靠宗教信仰维持的世界已经坍塌。轰轰作响的工业列车带领着人们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向理性的彼岸,过去的神圣世界只能成为车窗外的风景, 人们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由“人”组成的世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完全世俗的 世界。世俗性变成这个时代最大的标识,高高飘扬在世界的顶空。体育自然也 如同古特曼教授所言:“无论人们是否将现代体育的热情、仪式以及神话看成是 一种世俗宗教,其与原始体育和古代体育的根本性差别仍然存在。世俗与神圣 的联系已经割断,对于超验世界的依恋也已经断绝。现代体育一方面是为自身 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另一方面也是为其他世俗的目的而举行的。现代化不会因 为祈求大地丰收而赛跑。我们的工作与休闲彼此分离,时空断裂。”包这就是现 代体育与古代体育最大的不同。
就竞技武术的发展来看,由于近代列强的入侵使得中华武学赖以生存的农 耕文化空间突然断裂,在少部分人的主动和绝大多数人的被动之间,在彷徨不 安、踌躇不定、左右摇摆之间,中国武术被猛然抛进了现代化的列车。之前的 种种不适应与之后时局的无形催逼直接将中国武术一条粗绳拉扯成竞技武术和 传统武术两根单线。这种生硬的二分法不但直接降低了武术的文化合力,而且 也使得竞技武术现代发展之路变得极为艰辛坎坷。可以说,竞技武术与传统武 术都没有完全做好“世俗化”的准备工作。虽然中国武术没有奥林匹克祭祀运O [美]阿伦•古特曼.从仪式到纪录:现代体育的本质[M].花勇民,钟小鑫,蔡芳乐,编译.袁旦,审 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21. ❷[美]阿伦•古特曼.从仪式到纪录:现代体育的本质[M].花勇民,钟小鑫,蔡芳乐,编译.袁旦,审 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30.
动会那样的宗教源头,但并不是说中国武术从一开始就没有先验色彩,中国传 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八卦、经络等这些极具东方色彩的,而且大多以感性 体验为主的理论学说构成了传统武术的文化基石,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神圣 理论”。目前虽然不能完全摒弃这些东方特色理论,但如果同西方现代体育理 论进行比较,就会明显感觉到我们这些理论的神秘性,难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 加以验证。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是西方的现代科学理论,正是由于这种理论体 系的世俗化发展,才使得今天全世界人类可以共享这一体系带来的全新生活方 式。现代体育的发展完全是建立在这些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导源于西 方宗教体系下的奥林匹克祭祀性质的竞技赛会最后演变为今天全球性的、极具 世俗意义的体育竞技盛会。
现代科学理论体系是现代体育世俗化的一个前提条件,就竞技武术而言, 由于其生成发展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当中,乂生硬地按照西方现代体育模式强 行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竞技体系,这样的结果是虽然其技术体系 是按照西方竞技体育模式框架搭建起来,但其最基本的基础性理论却依然停留 在传统文化理论体系之中。特别是中国传统学说儿乎完全是依照东方化的思维 体系构建的,因此与西方科学理论那种重量化实证、技术检验、逻辑推导完全 格格不入。就以中国武术传统理论中最基本的“经络学说”而言,在人体科学 如此发达的当代,至今没有那个实验可以清晰明白地将其呈现出来。中国传统 武学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等基本概念术语,也很难用西方化的理念进行完全对 等的表述与解读。旧有理论无法用现代理论解释,现有技术体系又不能完全按 照西方理论体系构建,这样就使得扎根于传统理论的竞技武术总要借助于西方 化的理论模式去表达,最终的结果是竞技武术处于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困境中苦 苦挣扎不能解脱。
当然,不是说所有中国传统武术学说理论都没有一点科学根基,但是在科 技教育如此发达的今天,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阴阳五行、太极八卦学说来解释 武术,不但西方人接受不了,就是现代中国人恐怕也很难理解,这样对竞技武 术的普及与推广来说,自然也就成为一种阻碍和屏障。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竞 技武术的世俗化还没有彻底完成,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2.2竞技武术的平等性
现代体育的第二项重要特征就是平等性。古特曼教授认为:“现代体育的第 二个特征则是两层含义上的平等:(1)每个人在理论上都有比赛的机会;(2) 对于竞赛者来说,比赛条件是同等的。在实际经验中,有诸多的不平等,当我 们抛开理想形式直面现实的时候,我们总是被琐碎事物牵绊着。然而,根本性 的原则是明晰的,现代体育存在于平等的假设条件之下。”。古特曼教授从阶级 不平等、业余与专业的不平等到阶级隔离、种族隔离以及性别隔离等诸多现象 中提炼出现代体育是一种理想上的平等。粗略看来竞技武术完全符合这种平等 性,但如果深入剖析一下却会发现,即便在这一点上竞技武术依然有许多值得 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竞技武术从宏观体系上分为散打和套路两个大项,散打自然是学习西方拳 击搏斗项目,从赛制体重,甚至是拳套护具都极显其平等性,但是套路项目上 这种平等性就出现了较大的倾斜,特别是竞技武术套路中拳种的选择上就存在 着种种偏倾。中国武术历来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著称,由于历史发展 的繁杂性和多变性,中国武术每个拳种几乎都有着不同的门派和风格,而且这 种门户流派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正名”思维的影响,又大多以最本真、最传统 的姿态自居,再加上空间的地域分割,时间的自我演化,人为的动作改变,种 种因素共同构成了武术拳种的繁杂化。这种繁杂的拳种关系本应需要较长时间 的梳理、论证、研究,才可能编排出一个大家大致都能认可接受的技术套路。 但是竞技武术套路由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些基本功夫做的较少,这样在较为 匆忙的情况下编辑而成的套路技术体系自然难以完全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拳 种流派及其技术动作,随之就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技术问题。虽然现在竞技武 术套路动作体系依然在应用,但在这一点上仍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
竞技武术由于发端于传统武术,因此其传承体系上自然也会带有一定的传 统特性。典型如师徒关系,传统武术谚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特别是 在祖先崇拜如此盛行的中国,师傅徒弟从来少有真正的平等,这固然有传统文 化的影响,但也不能排除武术这Y特殊运动的技术本质因素的影响。中国武术 被称为功夫,也就是说没有一定时间的磨炼是很难达到一定水平与高度,而且 由于技术掌握程度的不平等性和技术体验的不平等性,无形中就增强了师傅与 徒弟在技术体系上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反映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一种不平等。 这种师徒传承体系与西方体育中的教练运动员体系有着极大的不同,再加上传。
浏览3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