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力问题:劲力的问题,即人体的运动系统问题,是内脏保护、支撑、损毁的关键,是攻守、 对抗、作战的根本,是实现武术运动的原动力。其主要功能是使人体的动作、活动、 运动即使人体在自然生存、空间移动以及人体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动、变化、 变迁。整体来讲,劲力来源于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和肌肉构成,其骨与骨相互连结,构成骨架,肌肉附着在骨架上而产生动力。人体劲力的产生过程即,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为动力,肌肉在神经的支配下收缩,牵 动骨骼产生各种劲力,继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武术运动动作。劲力的问题,即骨(百撑所藏之处)、骨连结(百灵所藏之处)与肌肉(动物之动力所藏之处)的问题,而骨的问题与髓的问题密不可分。人体的髓是禀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居于骨,由骨髓、脊髓、脑髓构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营养骨骼,使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继而充养脑髓,使其充盈,确保神志活动的正常发挥。深入地讲,人体之髓的问题,常由肾精不足,殖精过泄,水谷精微亏乏,精无以生髓,髓无以充骨,骨力不能支撑,而使劲力不足、不敢、不济。就其基本原理,中国武家认为:“髓虚则骨失所养,而见骨骼软弱,骨质疏松,软骨无几,骨失挺立,故而易损,易折,易碎。髓虚则肌失所润,而见肌肉干搜,韧带干煽,筋腱脆弱,故而屈伸无力,易于撕裂、脱骨、 托断。髓虚则无以充脑,脑髓虚亏,则神衰失聪,故而反应迟钝,易于劲不达意,力不从心,能不从需。”也就是说,骨为人体重要的支架,具有刚强坚韧之性,骨内藏髓, 髓能养骨,骨外附肌着带,肌缩带固,故骨之生长和功能,取决于肾之精气的盛衰和肌肉的挤压以及韧带的捆绑。中国武医学中的劲力不足、不济、不敢问题,主要表现在骨弱失养,揍软无力, 弯曲变形等方面,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水谷失养,运动太少,锻炼不足,而导致精髓亏乏,骨失所养,继而生长发育不良,可形成骨软无力,佝偻变形,动作失常等病变。亦可导致不能久立,行走震颤等问题。最终使的人体劲力无法进行正常的攻守进退。若因作战损伤阴液,伤及肾精;过劳伤肾,肾精虚损;命门相火亢盛而妄动, 耗伤肾精,亦可导致骨枯髓减,形成骨痿病症,而使肌肉无法正常工作,而导致人体劲力失常,严重影响正常的搏打厮杀。所以说,中国武家每当骨骼软弱,屈伸无力, 易于碎折,脑髓虚亏,神衰失聪时,必须坚决闭关,先行调节、调理、调和、调养(武家四调),再行修心、养性、保健。待劲力问题彻底解决,并达到作战水平所需后,才可进行挑战、迎战、应战。否则,病理状况下的作战,不仅很难取胜,即使取得了胜利, 也是实实在在败北。这也不是真正的武家之举。因为,中国武家认为:“身体健康的利益,大于其他任何的利益。”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的身体都不存在了,还有什么利益可谈。中轴问题,即躯干和脑袋的问题,躯干和脑袋是绝对不可分割的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部分,是构成自己生命活动的核心体,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武术攻守保护、支撑、损毁的实质,是攻守、对抗、作战的主要目标,是人体主要死穴、瘫穴、痒穴的所在之地,是实现人体存活、动作、运动的根本,是人类最为珍贵的生命活动中心。一个人可以没有腿,也可以没有臂。但绝对不能没有中轴。其主要功能是,延续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代谢,保持人体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得以最大的延续。躯干是武术运动极为重要的轴心环节,是攻守运动的枢纽,是攻守运动所针对的根本区域,是两上肢所守护、保卫、击打的主要部分,是两下肢所承载、移动、转运的主体部分,是生命存在、繁衍、代谢的核心部分,是人体五脏、六腑、八大系统等新陈代谢以及气血、胆识、魂魄、劲力、能量、饮食等生命活动的中心,故躯干运动、代谢、活动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攻守、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脑袋简称头,是武术运动极为重要的感觉、指挥、辨证中心,是攻守运动的司令部,是攻守运动所针对的核心区域,是两上肢所守护、保卫、击打的重要部分。从武医学角度来讲,脑袋是人体最为重要的生命维护的组织器官。其不仅是人类精神、 意识和思维活动的所在,也是一个人眼、耳、口、鼻、舌之视、听、尝、嗅、味等人体重要感觉器官的母体,更是人类语言、应答、歌唱等高级活动和肢体活动以及位置感 觉的根本出处。所以说,一个人脑袋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攻守活动、生命活动、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总的来讲,人体的中轴什么都不能少,任何五官、七窍、精髓、五脏、六腑、八大系统的新陈代谢以及气血、胆识、魂魄之位置、结构、代谢、感觉、感受的失常、突变、 坏死,都是极为严肃、可怕、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坚决闭关,先行调节、调理、调和、 调养,再行修心、养性、保健,待中轴问题彻底恢复正常,并达到作战水平所需之后, 才可再进行挑战、迎战、应战。

四肢问题:四肢的问题,就是循径的问题,即循道和途径的问题,是人体上肢攻守动作、运化、封锁的问题,是人体下肢攻守进退、躲闪、位移的问题。其主要功用是,完成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活动作、攻守动作、劳动动作;完成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支撑动作、走跑动作、攻守动作。为确保人体攻守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持人体心理活动的正常开展,延续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劳作,人体四肢所无怨无悔地发挥其最大的工作效率。中国武家认为:“人之管理,人之建设,人之珍惜,首在念头,次在四肢,季在中轴。一升为业,二升为家,三升为族,四升为国,五升为天下,乃一脉也。”也就是说,为人在世首先必须管好、建好、爱惜自己的念头、四肢、中轴,其次才有可能管理好自己的事业、家庭、民族、国家、天下。所谓管理好自己的念头,是指自己必须坚决树立自己的正德、正念、正气、正 胆、正志、正劲、正力,并将自己的歪德、歪念、歪气、歪胆、歪志、歪劲、歪力赶尽杀 绝。管理好自己的四肢,是指自己必须按自己的最终目标打造好与其相适应的四肢,并将自己的四肢管理好,以适应所有的攻守问题、繁衍问题、吃喝问题。管理好自己的中轴是指自己必须高度重视对自己中轴的调理、维护、保养、建设、打造,并将自己有害于自己中轴的一切,进行严格的控制、封锁、利用。假如捣坏、损毁、毁灭就是成了反人类举动了。因为,对大自然尤其是人类所创造的任何财富的捣坏、损毁、毁灭,都是对人类或大自然的践踏。中国武学中的循径,为中国武术攻守动作、运化、运动之道路、路线、途径、方位、距离的理论性系统分析阐述,是腿、脚、肘、膝、头、肩、胯、手、节等武卫力点、力 线、力面的运动路线。武卫的运动路线,我们亦称之为卫道。中国武学家说:“卫道者,卫之路也,线也,途也,径也,距也,位也,以利为施,以通为顺,以着的为止,以循为圆,以行为滑,以径为直,以道为得。若中轴不济,劲力不支,头脑不持,肢必失控。 肢节失控,则劲力失度,标的失准,必祸也。”一般来讲,人体肢节的问题变化,主要表现为劲力运行不畅,或劲滞力阻以及 武卫失控散于道外等方面。若劲滞力阻于根部,则常可见疼痛、肿胀、麻木以及根部无力、无劲、无感、无觉等问题。武卫之所以能雍遏劲力,使其不逸出于道外,则与神经系统反射的正常与否有关,实际上即是机体肌肉收展功能的控制问题。若肢节虚损,动失统摄,脉道奎遏血脉功能减退,则可见各种的肢节失控现象。所以我们说, 每当肢节失控、劲力失度,必须坚决闭关,先行调节、修养、保健,待肢节问题达到作战所标准后,才可再行挑战、迎战或应战。所谓根部即使用劲力时劲力的固定点。

浏览38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