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武术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为了使国民综合素质提高,国家发展繁荣昌盛,就必须要把学生的教育问题 摆在首要位置。“青少年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保障,所以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直接关 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民族精神教育 和发扬的根本保障,必须要把对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放到主体地位。学校教学中 各个学科内容都要体现民族教育的重要性,把民族精神教育工作摆在学校教学首 要位置。中国五千年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必须通过对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来实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现代化的建设仍然离不开民族优秀文化的指导。 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是学校以及社会需要面对和完成的首要任务。中国传 统武术传承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具 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民族特色。武术在培养和发扬民族精神中起到关键作用,中 国武术内容必须被列入学校体育教学中。武术具有独特健身功能和培养人的道德 品质的功能,人们能够通过武术的学习和锻炼,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民族 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武术课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 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行有着重要意义。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根本,国民综合素质体现在人民 群众的知识、技能和健康水平等方面。学校教育是提高人民群众知识、技能和健 康水平的基础,这就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育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提 高学生健康水平,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武术教学是学校体育教育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具有教育性、健身性和娱乐性,对素质教育中的许多方面 有着重要影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质学 校应大规模开展武术教学工作,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武术运动中许多内容可以被学校体育教学所采取和使用,武术运动具有独特 的功能和特性,其中养生功能、道德品质教育功能和技击功能是许多现代竞技体 育运动所不具备的,符合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武术运动具有健身 功能、技击功能和娱乐功能,适合于各种人群的锻炼和学习,在练习武术的同时 具有养生防身的功效,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人们娱乐需求。武术具有培 养学生民族精神的功能。学生通过对武术知识的学习,了解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 促进学生民族团结思想的萌发,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加强各地 区间的武术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武术运动有许多的流派和种 类,学生可以通过对武术的学习,掌握各种体育技能。因此,武术所具有的多种 功能和特性,在对学生素质教育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国家教育部门应当加大 对学生武术文化知识的教育力度,增加武术课时量,促进武术课程在学校体育教 学中的开设和发展,对素质教育制度的实行有着重要意义。”

(三)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体育教育是学校各个学科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 地位,然而,当今学校体育教育出现了一些不足和缺陷。”首先,学校体育教学中 缺少文化内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没有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进行体育教学,导致一些学生不喜欢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只喜欢游戏运动和自 由活动。其次,体育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不适应学生的成长特点和需求,以至于 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得到良好的锻炼,“体育教师应教授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以 及注重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锻炼身体的同时形成正确的 运动技能”。再次,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课时量所占比例偏小,体育学科在升学 考试中所占分值偏小,所以体育学科不被学校有关领导所重视。最后,体育教师 对于学生的身体情况、运动能力水平等因素不够了解,不能按照每名学生的身心 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工作,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 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直接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武术运动加入到体育教学中,和其他体育项目融合到一起,形成适应当今 学生学习需要的体育教学项目,可以弥补以上所提到的不足。首先,武术运动有 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容种类繁多,学生可以通过武术课程学习武术知识、武术 文化,同时得到身体素质的提高。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武术运动具有培养人的道 德品质的功能,弥补了其他体育项目教学所缺少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按照学生 的身心发展规律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学生体能。最后,武术项目种类繁多,能够 很大程度的满足大多数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能使一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容 易融入武术的学习中,从而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获得进步和成功的体验,对于 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结合我国部分高校传统武术教学发展现状来对我国传统武术教学各方 面的发展进行详细阐述。

一、传统武术教学设施现状

(一)教学训练器材现状

充足的教学训练器材是高校传统武术教学得以顺利开展和获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传统武术教学训练器材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 内在功力器材:主要包括哑铃、杠铃、皮条、壶铃、沙袋、木桩、综合训练器等。

  • 内在技术器材:主要包括枪、刀、棍、剑等。


我国高校传统武术教学中训练器械的发展现状研究,主要是根据我国部分 高校传统武术教学器材的调查及统计来进行的。根据统计得知,在现 阶段我国部分高校传统武术教学过程中,棍是使用最为频繁的技术器材,其次是 刀,而在技术器材使用率中,剑排在第三位,枪是所有技术器材中使用率最低 的。观察这些技术器材的使用情况可知,这一现状与传统武术教学难易的规律是 相符合的。同其他器材相比,杠铃和沙袋在功力器材的使用率是最高的。功力器材的科 学使用,既能够促使高校传统武术教学顺利开展,也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传统 武术训练功力。教学器材的丰富程度,会对传统武术教学的顺利进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 非常有必要在高校传统武术教学中拥有一定比例的器材。随着近几年各大高校的 普遍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参与武术学习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传统武术课上使用的器材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并 且经过长年使用,很多器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甚至损坏。这对传统武术教 学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传统武术教 学器材的建设,为传统武术教学和训练打下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这是高校相关 部门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教学场优现状

在高校中,传统武术教学与训练场馆是其中硬件指标之一,根据相关调查, 高校传统武术教学的组织以及相关竞赛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教学场馆中进行的,从 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场馆决定着传统武术教学效果。而且高校体育教学综合实 力的强弱也能够通过教学场馆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对于高校传统武术的教学来 说,保证教学场馆的良好状况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现阶段,传统武术教学训练场馆的建设已经引起了大多数高校的关注与重视, 这些高校中大部分都以本校实际条件与客观情况为依据,对相应的传统武术课程 进行了设置。但是也有少部分学校因为师资力量薄弱或者一些教学事故,没有对 传统武术教学课程进行设置。为了确保研究的严密性与全面性,通过调查发现,在各个普通高校传统武术 教学中,室外场地是主要的教学场地,而在室内进行传统武术教学的情况非常少。 在室外场地教学具有一定的弊端,因为室外的水泥地面不适宜做一些传统武术套 路教学中的跌扑、跳跃、滚翻等动作,极易导致学生受伤,相对而言,室内具有 一定的安全性,而且在室内教学容易采用一些安全防护措施。室内也适合开展武 术散打教学,这主要是因为散打教学需要借助于沙袋这一器材,而这一器材在室 内更为方便悬挂。但各高校传统武术教学与训练场馆相对较为缺乏,学校领导并 没有对此充分重视,这也造成了学生学练传统武术的物质需要无法得到保障和满 足。这些都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传统武术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得造成了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传统武术教学与训练场馆设施建设是参差不齐的,所以, 一定要加大武术教学场馆的建设力度,为传统武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物质保障。

浏览1,17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