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顺成为传播武式太极拳,走遍了清河县各大村镇,但徒弟最多 的还是前坝营。在前坝营,除递帖学艺的正式弟子外,还有不少沾亲 带故跟着练的Q也有跟葛顺成的高徒学练的。葛顺成的得意弟子顾 印珂、胡振江等都有几个没拜师的“徒弟”,也有些说不清师承关系的 “弟子”。葛顺成教,跟葛顺成练,顾印珂、胡振江教,也跟着练。但从 递帖的角度说,葛顺成在坝营村的徒弟也就十几个人。他们是顾朋 月、顾印珂、顾朋会、顾朋海、顾朋汉、顾朋柱、顾自祥、顾效应、顾秀 玉、田景堂、胡振江、顾明清、顾自江、顾季增等。另外还有前倪村的 雷梦魁,纪家洼的纪汉长,尚洼村的尚老底,南宫人潘尚义、王保华, 威县杨一桥等人。访―手案。

甚顺成在他30多年的授拳生涯中,走遍清河、威县、南宫、临 清等周边各县,对这一区域武式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清河三杰清河三杰

顾印珂(1893〜1973),清河县城南前坝营 村人。其父顾文璨。顾印珂16岁开始跟葛顺 成学习武式太极拳,功夫练到10年以上,是葛 顺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在众师兄弟中尤以善 发为长。1926年,33岁的顾印珂随父亲在沈阳 开饭馆。他不忘师训I,不管白天干活多累,晚上 和早晨总是坚持练拳。沈阳人此前还从未见过 太极拳。顾家饭馆对面是个茶馆。茶馆内说书 的郭六也是清河人,以说武侠小说见长。茶客中有不少练武之人。其中人称程铁牛的山西人,有隔山打牛的功 夫。郭六常向他问武术方面的事情。因为都是清河人,郭六也三番 五次找顾印珂探问。为了要见点真本事,郭六鼓动程铁牛和顾印珂动手 。

1928年的一天,众茶客在程铁牛和郭六的带领下来到了顾家 饭馆。顾文璨对武术很感兴趣,也想看看自己的儿子到底有多大 能耐,马上把桌凳移开,腾出块地方。顽印珂与程铁牛互相抱拳 行礼,随即搭手较量.程铁牛当胸一拳进招,顾印珂略一含胸,一 手黏他来拳,一手打其前胸,一掌之下,程铁牛被打到了街心。其 实,顾印珂只是用了提放之劲,并不会伤及程铁牛内脏,程铁牛爬 起后连声喊好。从此,顾印珂太极好功夫的名声就传遍了沈阳 城。

时任张作霖手下东北“剿总”司令的孙行伍酷爱武术。顾、程较 技的事被他得知后,他通过郭六,把顾印珂请到司令部,要拜顾印珂 为师。顾印珂因孙行伍大自己30多岁,坚持不收这个徒弟,郭六出 注意,让孙行伍拜葛顺成为师,顾印珂算代师传艺。事实上,顾印珂 授徒并不是很多,孙行伍是顾印珂1928年收的最有影响力的徒弟。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顾印珂看时局动荡,便离开沈阳,回了清 河老家。孙行伍愤于时局变化,出家当了道人。

1932年顼印珂回到沈阳,此番对授徒教拳之事考虑就多了。他一边在饭馆烙饼,一边筹建拳场。1933年,顾印珂正式在沈阳大西门 开馆授徒,挂起了“清河太极顾”的招牌。武馆一开,学拳的人越来越 多,当时每人每月交3块钱,顾印珂倾心传授。但是从1934年到 1937年间,允许递帖拜师者甚少。

武馆一开,难免有上门切磋者。一有轨电车司机朱六,摔跤从未 遇过对手。他拿3块钱放在桌上,问这拳如何练法。顾印珂练了三 式。朱六不信此拳能打人.,伸手去抓顾印珂的腰带,想把顾印珂举起 来扔出去。顾印珂一塌腰,伸手黏住朱六,往里一带,然后击掌发力, 将其打出丈外。

有个日本武士,既练柔道也会摔跤,闻听此事,也要与顾印珂”试 试手”。顾印珂坚辞不过,只好试手。顾印珂谦让儿招,日本人不依。 顾印珂便不再客气,对方破绽一露,顾印珂双掌用力,将日本人打到 了门外,趴在马路上动弹不得。有人担心日本人会死,顾印珂则胸有 成竹地说,过一会就会好的。当日本人清醒过来,先是用日语乌里哇 啦叫了一通,又爬到顾印珂面前,伸出大拇指用汉语说:“你地本事大 大地,好好地……

1938年,沈阳72家银行联营,巩天民出任联营总经理。联营成 立武术俱乐部,对外称武道会,清一杨式太极拳师傅传授武艺,但是 此人不是巩天民的对手。武道会想另聘高手为师,便通过千山立排 选拔武术教授,千山打擂主官就是正在千山道观修炼的孙行伍。上 午没有一个能战过两轮的,轮到顾印珂已是下午时分。孙行伍在台 上介绍了顾印珂情况,并连喊数遍,问有无上台与顾印珂比武者,无 人应声,顾印珂就这样当上了武道会的教授。

72家银行的大小经理百余人,不光在俱乐部里学拳,还常把顾印 珂接到家中教拳。顾印珂实在忙不过来,便于1938年秋末,从清河 将葛顺成的内弟霍梦魁请到了沈阳,负责武馆教拳,学费也归霍梦魁。顾印珂则专门负责教授公馆弟子们。

霍梦魁(1890~ 1962),农民出身,自幼聪明伶俐,会一手好木匠 活。霍梦魁练拳时二目如电,人送外号“二鬼火”。各公馆的经理及 弟子们也有不少到武饵与我梦魁进行交流,对霍梦魁也同样执弟子礼。

在公馆里教拳,也有不少麻烦事。一位徐经理的内弟是练铁砂 掌的,自以为功夫好,非要动手试试顾印珂的功夫。他一手出掌,顾 印珂拔掌进身,双掌齐出,将其扔出老远。徐家内弟不甘心失败,儿 次欲下死招,无奈武艺不精,实在无法取胜,只好认输。从此以后,顾 印珂再也未蹬徐公饰的门。经过多次与人较冠,顾印珂在沈阳名声 大噪,沈阳人称其为顾老虎,无人敢抵。

从1934年到1944年,顾印珂、霍梦魁授徒数百人,可递帖者为数 层少。有据"I查者有巩天民、车向臣、吴海清(清河城西吴庄人)、包 志忠、朱元芳、高云伍、李荃英、贾西林、吴权亭、张文新等。

1944年,因家属闹病,顾印珂意欲回乡,霍梦魁一人难以支撑武 馆和公馆之事,二人便一起回到清河老家。二人回到清河后继续教 拳,培养出一大批武术人才,如顾增朋、孙常来、顾士霞、焦连池、顾同 泰等,其中以顾增朋最为出色。1977年,在清河县武术运动会上,顾 增朋表演的武式太极拳,受到一致好评。

1947年,霍梦魁应众弟子之邀,再赴沈阳教拳。武馆设在大北关 火神庙,挂牌为“清河太极霍丁此时的巩天民已是辽宁省副省长。 霍梦魁此番在沈阳得到了同乡本家霍梦贤一家的很大帮助。乂有巩 天民、高云伍等很有名望的老弟子协助,开馆比较顺利。1948年10 月至11月初,霍梦魁携家属暂离沈阳,回到清河老家。11月上旬,沈 阳解放,霍梦魁很快返回,继续其教拳授徒的生涯。

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生产发展很快,经济稳定。设立武馆教拳 的人日益增多。到1950年前,沈阳已有大小28家武馆,但教授武式 太极拳的人仍然只有霍梦魁一家。从1949年到1950年春,先后有 26家武馆的老师在小河沿带徒弟演练,其中有的师傅在徒弟的怂恿下与优梦魁较技,均败于霍梦魁手下。霍梦魁的弟子中那些有头脑、 有影响的人,怕如此下去会遭众多武馆师傅的报复,建议霍梦魁回清 河请人,来沈阳助阵。顾印珂因家务所累,已不能脱身。1950年麦收 时节,霍梦魁受高云伍、田彩章、李荃英等7人之托,带着这七人所凑 的300块钱,回清河请太极同门阎志高。

颜值高阎志高(1882 ~ 1961),又名阎云营,也有写 作阎云凝者。其太极武功略逊于葛氏子弟及顾 印珂、郭景森、潘尚义、霍梦魁、杨一桥,但在拳 理和器械方面,阎志高可以说是清河县比较全面 的人物。阎志高长霍梦魁八岁,是郝为真的高 徒。此时,阎志高已是69岁高龄,多年的疝气时 常发作,生活穷困潦倒,身边无人照顾、只靠昔日 弟子接济粮米,以砂锅煮粥度日,生活很是艰难。

图2一8闽志高 霍梦魁的到来,使阎志高十分高兴。霍梦魁赠其 百余元,嘱其买些将养补品,另外购置衣服,换换被褥,然后动身。约月余,阎志高经过将息,体力和精神都得到了较大的恢复,便随霍梦魁一同到了沈阳。阎志高的到来,使沈阳城“清河三杰”的武林佳话 彪炳青史。

阎志高最初在“太极霍”武馆与霍梦魁一起教拳。霍梦魁将所 收学费一概交阎志高保管。阎志高可能认为霍梦魁已经留下自用 钱财,除购买米面油盐之类外,再不给霍梦魁其他费用。霍梦魁感 到诸多不便,加之学拳的人又多,便建议阎志高另设武馆授徒。 1950年初秋,阎志高在沈阳大南关军署街开馆授徒,馆名为“清河 太极阎”。

浏览1,20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