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澄甫的剑术命名为太极剑或许仅仅是因为杨澄甫家传太极拳,而他所 教的剑不可避免地带有太极拳的特点而已。陈微明的《太极剑》中记载的杨澄甫的太极剑术包括:太极剑起势、三环套月、大魁星、燕子抄水、左右拦 扫、小亏虚、燕子入巢、灵猫捕鼠、蜻蜓点水、黄蜂入洞、凤凰双展翅、左旋风、小魁星、右旋风、等鱼式、拨草寻蛇、怀中抱月、宿鸟投林、乌龙摆 尾、风卷荷叶、狮子摇头、虎抱头、野马跳涧、翻身勒马、上步指南针、迎 风拂尘、顺水推舟、流星赶月、天马行空、挑廉式、左右车轮剑、大鹏单展 翅、海底捞月、怀中抱月、夜叉探海、犀牛望月、射燕式、白猿献果、凤凰 双展翅、左右跨栏、射雁式、白猿献果、左右落花、玉女穿梭、白虎摇尾、 虎抱头、鲤鱼跳龙门、乌龙绞柱、仙人指路、风扫梅花、虎抱头、指南针、 抱剑归元。除了杨澄甫有太极剑,吴鉴泉也编有太极剑o 1935年,在上海市国术 馆所编的《国术声》中刊出的课程一栏中列出了吴鉴泉教授的太极剑,包 括:起手揽雀尾、搂膝拗步三个、分剑七星、上步遮膝、翻身劈剑、进步撩 膝、卧虎当门、倒挂金铃、指裆剑、劈山夺剑、逆麟刺、回身点、沛公斩蛇、翻身提斗、猿猴施臂、樵夫问柴、单鞭索猴、退步撩隆三剑、卧虎当门、艄公摇橹、顺水推舟、眉中点赤、反剪腕、退步翻身劈、玉女投针、翻 身连环挂、迎门剑、海底擒鲨、魁星提斗、反手劈、进步绞剑、左右提鞭、 落花待扫、左右反身劈剑、抱月式、单鞭式、肘底提剑、海底捞月、左扫千 军、右扫千军、搬身击、抱头洗、蜻蜓点水、单鞭式、白猴入洞、老叟抡琴、云摩三舞剑、神女散花、妙手摘星、迎风掉尘、跳涧截拦、左右卧鱼、 分手小摩云、黄龙转身、拨草寻蛇、黄龙揽尾、白蛇吐信、转身擒虎、抱月 式、单鞭式。这就是传统的吴氏太极剑。吴氏太极来自杨家,但是从杨澄甫与吴鉴泉所传的太极剑术名称中,并没有发现二人的太极剑术有什么关系,相同的动作名称很少,所以二者之间可能并没有关系。或者真如许禹生所说太极剑仅仅是塞责之创,所以各异其势。
太极刀
除了剑术,在民国时期,太极拳还有了太极刀,1935年上海市国术馆 的《国术声》中刊出了吴鉴泉、赵寿村教授的《太极十三刀》的歌诀:雀尾行动在中央,搂膝拗步分刀式,腾挪闪展看刀式,左顾右盼向前行,卸步 掳刀当胸刺,左顾回身向后劈,回身指裆转身扎,撩刀踢腿迎面刺,翻身藏 刀向左扎,裹脑劈刀打虎式,提撩沉掳进步刺,翻身藏刀上三开,推刀上步 转身藏,后劈前撩横刀扫,看刀上步推窗式,转身劈刀探海式,卸步掳刀当 胸刺,玉环托刀七星式,卧虎跳涧指裆扎,裹脑回刀藏刀式,缠头立刀卧龙 式,赶步片云藏刀式,护膝劈刀卧虎式,进步似鱼片云刀,裹脑转身卧虎式,进步片刀卧虎式,翻身跳跃藏刀式,扎刀退步转身截,回马提铃斜飞 式,怀中抱月向前扎,大鹏展翅提刀探,卸步闪展进步劈,左右撩刀扫千 军,劈撩横扫单鞭式,盘龙献爪向前行,反斩左横卸步掳,捧刀卸步背后扎, 展翅摇铃当胸刺,转环提篮片马刀,翻身跃步回身刀,单鞭回刀收刀式。杨氏也有太极刀,也有歌诀:七星跨虎交刀式,腾挪闪展意气扬,吞吐 含化龙行步,左顾右盼两分章,白鹤亮翅五行掌,风卷荷花叶里藏,玉女穿 梭八方式,三星开合自主张,二起腿兮打虎式,批身斜挎鸳鸯脚,顺水推舟鞭作蒿,下势三合自由著,左右分水龙门跳,卞和携玉风还巢,吾师留下此刀诀,口传心授不妄教。从以上的刀诀可以看出,杨氏的太极刀与吴氏的太极刀之间似乎并没有 传承关系。所以太极刀应该是民国时期借助别的流派的刀术与太极拳糅合而 成的新的太极器械。
太极枪
枪是太极拳中很早就有的器械。“河南人无不能划杆子者,不过犹以太极拳门中人为精通此术。” 1934年,姜容樵在《国术周刊》中连续刊登出 《太极抉微》,介绍了陈氏太极枪:河南陈氏太极枪与世俗的太极枪的黏连 相随截然不同,陈氏太极拳所传者为四枪、八枪与十三枪,其动作变化和劲路与宋朝杨家枪类似,亦与戚南塘之枪法近似。文章列出了陈氏太极枪手腿 身三法之俚言,以及河南陈氏太极枪法名称、枪棍字解、陈氏四枪法、陈氏 八枪法、陈氏十三枪法。1935年,《山西国术体育旬刊》刊出了杨澄甫的 《太极十三枪》。太极枪的技术相比刀术与剑术,内容就丰富了很多。在武术中有句俗语:“年刀,月棍,百练枪”,说明了枪在武术器械中是非 常难练的,对练习者的身法要求非常高,所以在民国时期,练枪者并不是很多。太极刀、剑的出现与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对太极拳健身功效的追捧,以及 对尚武精神的追求有很大的关系。本来,武术器械产生于战争实用,太极拳 体系中根本就没有刀、剑,民国时期虽然社会混乱但也不具备发明太极剑或者刀去战争或者自卫的条件,那么练习太极器械的目的只有健身。一些知识分子既想练习器械,又不想进行太剧烈的运动,这种需要就刺激了太极剑、 刀的出现。所以民国时期太极器械的发展是知识分子尚武精神的追求、英雄 崇拜心理以及健身需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0世纪前期太极拳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太极拳的传播从区域性向全国展开;第二,太极拳体系本身只有枪术这一种器械,20 世纪,受到别的流派和拳种的影响,太极拳中出现了太极剑、太极刀等器 械;第三,太极拳理论研究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也是太极拳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知识分子对太极拳的转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表现在一批知识分子为太极拳的传播,以及太极拳的理论研究所作出的重要的贡献,还表现在因为知识分子对太极拳价值的追求不再是技击功能而是体育目的,从而使得太极拳更关注其体育价值而不是技击价值,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是太极拳转型的一个重要表现。
(五)褚民谊的武术思想
褚民谊在近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依笔者本人的能力无法对其作整体客观的评价,但是从近代武术以至体育的发展来看,褚民谊的影响却是很难被忽视的。在中国近代落后的教育背景下,他的武术以及体育思想,显得非常清醒而深刻。
浏览7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