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功是武术基本功练习中的独特锻炼方式,也是武术内外功法练习的主要 形式。桩功是一种相对静止或缓慢柔和的运动,桩功可分为静桩和动桩两种。 静止的桩功运动外静而内动,动式的桩功运动外动而内静。无论是静桩和动 桩,都是以相对静站或柔和缓慢的运动方式,以调节和锻炼人体的气息.增强肌 肉的用力和神经的敏感性。桩功练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桩”的形式,进行以意 领气,以气运身的锻炼方法,以提高腿部力量,周身内劲饱满,气血畅活,达到壮 内强外的作用。桩功的练习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马步桩、虚步桩、浑元 桩等。
(一)马步桩
两脚平行开立,约为脚长的三倍,脚尖朝前,屈膝半蹲,膝关节不超过脚尖, 大腿接近水平或水平,全脚着地,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臂微屈平举于胸 前,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图5-1-68) o也可两手抱拳于腰间。
要点:挺胸、直背、塌腰,呼吸自然。静站时间可根据习练时间而逐渐增加。
(二)虚步桩
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外展45°,屈膝半蹲,左脚脚跟提起,脚面绷直,脚尖稍 内扣,虚点地面,膝关节微屈,重心落于右腿上,右腿接近水平或水平。两手抱
拳于腰间,目视前方(图5-1-69) 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要点:挺胸、塌腰,虚实分明。静站时间可根据练习时间而逐渐增加。

1.升降桩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膝微屈,两肘稍屈,两手掌心向下,举 于胸前,然后配合呼吸,做升、降动作。(图5-1-70、图5-1-71)


要点:①头颈正直,沉肩垂肘,松腰敛臀,上体正直。②呼吸深、长、匀、细。 升时配合吸气,小腹外凸;降时配合呼气,小腹内凹。初练时静站2〜3分钟,然 后逐渐增加。
2 .开合桩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腿屈膝略蹲。两臂屈肘,两手掌心向 内,指尖相对,合抱于体前。随自然呼吸,两手做开合运动。(图5-1-72、图5-1 -73)
要点:①头颈正直,沉肩垂肘,松腰敛臀,上体正直。②呼吸深、长、勾、细。 开时配合吸气,小腹外凸;合时配合呼气,小腹内凹。初练时静站2〜3分钟,然 后逐渐增加。


第二节武术基本动作
武术基本动作是武术套路动作中最简单、最基础、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是 学习武术套路技术和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也是进入中、高级阶段学习的关键。 基本动作内容一般是由手型手法、步型步法等因素构成的完整动作,以及腿法
类、平衡类、跳跃类和跌扑滚翻类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单式重复练习,也可以 编成组合,同时可以结合套路中的分段组合动作进行训练。
长拳是武术套路运动中的主要拳种,练好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不仅是提高长 拳技术水平的重要内容,还能为学习和掌握不同拳种及器械提供良好的技术条 件。这里,主要介绍长拳项目的基本动作。
一、手型手法
(一)手型
L拳
四指并拢卷握,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五指卷紧)。拳分为拳面、 拳背、拳眼、拳心、拳轮。拳心朝下为平拳;拳眼朝上为立拳。(图5-2T)
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掌分为掌指、掌背、掌心、掌根、掌 外缘。手腕伸直为直掌;向拇指侧伸,掌指朝上为立掌。(图5-2-2)
要点:四指并拢并伸直,掌心展开、竖指。
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勾分为勾尖、勾顶。(图5-2-3)

要点:五指捏紧,尽量屈腕。
(二)手法
手法主要是运用拳、掌、勾三种手型,结合手型的变化即动作表现出的技 法.如冲拳、架拳、推掌、劈掌、亮掌等动作。手法主要包括拳法、掌法、肘法 三种。
1,冲拳
(1)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肘尖向后,目视 前方。(图5-2-4)

(2)右拳经左自上向下快速劈落,臂伸直,力达拳轮,目视右拳。(图5-2-7)

要点:松肩,直臂,臂抡成立圆,力达拳轮。
(1)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肘尖向后,目视 前方。(图5-2-8)

(2)右拳自腰间向左经腹前、面前向头上方旋臂架起,臂微屈,拳心朝前上 方,目视左方。(图5-2-9)
要点:架拳时前臂内旋,松肩,力达前臂外侧。
(1)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肘尖向后,目视前方。
(2)右拳变掌,前臂内旋,并以掌跟为力点向前快速立掌推出;臂伸直,力达 掌外沿,高与肩平,同时左肘向后牵拉,目视前方(图5-2-10) 练习时可左右交 替进行。

要点:挺胸、收腹、拧腰、顺肩,沉腕,力达掌外沿。
(1)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肘尖向后,目视 前方。(图
(2)右拳变掌,由腰间向右、向上划弧至头右上方,肘微屈,抖腕亮掌•臂呈 弧形掌心向上,眼随手走,目视左方。(图5-2-12)
要点:挺胸、收腹、立腰、抖腕,摆头快速利落。
(1)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肘尖向后,目视 前方。(图5213)
(2)右拳变掌,自腰间经右向上弧形摆起,当摆至接近水平位时,抖腕立掌 快速上挑.掌尖朝上,掌外沿朝右,目视右侧。(图5-2-14)




要点:沉腕要快速有力,力达掌指。
(三)肘法
(1)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肘尖向后,目视 前方。(图5-2-15)
图 5-2-15
(2)右臂上屈,拳心向里,拳面向上,使前臂由外(内)向体内(外)横拔。(图
要点:内外横拔,用力快速短促,力达前臂。



3 ,盘肘
(1)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抱拳于腰间,拳心向上,肘尖向后。(图 5-2-21)

(2)右臂向右侧抬举平举,拳心向下。(图5-2-22)

(3)随即右臂快速屈肘向内,手臂与肩成水平。(图5-2-23)
要点:盘肘时,快速有力,顺肩、拧腰。
二、步型步法
(一)步型
步型主要是下肢“型”静态动作,通过步型练习可使练习者了解主要步型的 要领,提高步型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增强腿部力量。步型主要有弓步、马步、虚 步、仆步、歇步,以及横裆步、半马步、丁步等。
左脚向前一大步(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4〜5倍),脚微内扣,全脚着地,屈 膝半蹲,大腿呈水平,膝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约 45。),全脚着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抱拳于腰间,目视前方。(图5-2-24)
要点:挺胸、塌腰、沉虢,前腿成水平,后腿挺膝伸直,脚跟不可离地。
两脚左右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3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大腿呈水 平,膝部不超过脚尖,两手握拳分别抱于腰间,目视前方(图5-2-25)练习时可 左右交换。
要点:挺胸、塌腰、直背,膝微内扣,脚跟外蹬。


两脚前后开立,后脚尖斜向前(均45°),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 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重心落于后腿上;两手叉腰,眼视前方 (图5-2-26)。练习时可左右交换。
要点:挺胸、立腰、虚实分明。

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4倍),一腿屈膝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 部紧贴小腿,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伸直平铺接近地面,脚尖内扣。两脚全脚 掌着地。(图5-2-27)
要点:挺胸、塌腰、沉髓。

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脚跟离地,臀部外侧 紧贴后腿脚跟处。(图5后-28)
要点:挺胸、立腰、两腿靠拢贴紧。

两腿屈膝半蹲,一脚全脚着地支撑,另一脚脚跟抬起,脚面绷直,虚点地面, 另一脚贴于支撑腿脚弓处;身体重心落于支撑腿上,目视前方。(图5-2-29)

要点:挺胸,立腰,虚实分明。
(二)步法
步法是下肢动作移动、变化的方法,或是步型转换的衔接动作。步法练习 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两腿的移动速度和灵活性、协调性,增强下肢力量。步法主 要有击步、弧行步、垫步、上步、退步、盖步、插步、换步等。这里主要功能介绍插 步、击步、行步三种。
(一)开步站立,两手叉腰。(图5-2-30)
浏览40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