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保障学生在习练武术时实现强健体魄的目标,武术教师 开展传统武术教学每周至少要有三节课,每节课时是40分钟。 规定每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主要是参照学生特点来加以设计, 首先,是充分适应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如果每节课时间过长 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次,是因为武术动作相对复杂,一节 课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内容过多,则会让学生学习任务过重;最 后,学习武术课的关键是让学生身体得到发展与提高。因此,科 学合理地设计上课时间,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六)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效果

传统武术教学模式涉及身体动作演练,同时,还要求学生之 间要做到积极配合,这样不但对学生自信心与表现能力等心理过 程发展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较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传统武术教学模式课程的学习,能 够发挥增强学生自信心与表现能力的作用,在灵活性、柔韧性以及力量等身体素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学生体力将更加充沛,自 信心将有所增强,这就是传统武术的独特魅力。在传统武术练习 过程中,柔韧性动作练习、灵活性动作练习、少许力量练习,可能 有效增加关节的牢固性。学生关节臼相对较浅且肌肉发展不均 衡,然而在传统武术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内容具有多样化特征, 所以可针对学生特征选取有关动作展开学习。通过对练习时间、 完成数量、间歇次数、间歇时间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易兴奋,也易 疲劳,使部分学生体育与耐力差的情况得以提高。学生在学习武 术后能够对其身体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学习武术能够强身健体, 对骨骼发育产生积极影响,强化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 能力。

(七)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师资需求

在现阶段,专门的传统武术教师或开设武术课程的武校、俱 乐部很少,在某些大型儿童培训机构中同样不存在专门的传统武 术教师。很多现实调查证实,大部分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的武术专 业人员,没有从事和武术相关的工作,相反会选择其他行业工作。 查阅有关文献和实际调查得知,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 毕业的学生并非不愿意从事和武术有关的工作,而是选择其他行 业,这种无奈性的原因来源于多个方面,如社会对武术工作实际 需求量、有没有足够能力承担相应武术工作、个人对所选工作的 喜好等。传统武术教学模式应当重点培养武术产业人才,武术产 业行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表现出了良好势头,但现阶段懂得武 术和产业运动的人很少。高等体育院校在培养武术人才的过程 中,应当积极灌输职业体育以及武术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知识,促 使学生具备该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体育院校 武术人才的需求。

传统武术教师充当着武术课的组织实施者,师资配备属于传 统武术教学以及相关工作能否高效开展的决定性条件。在武术 项目各项特征的作用下,教师在专业和运动水平两方面需要达到 较高水平,因此.专项体育教师配备极为关键。现阶段,仅有很少 人是全职武术老师,绝大部分是兼职武术老师。顺利开展传统武 术课的前提条件是教师人数。传统武术课程开设学校招聘武术 教师时,应将基本要求设定为教师技术水平以及从事武术专业教 学的时间,在招聘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质量与人性化原则,同时•招 聘的武术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因此,学校 应招聘所学专业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专项的教师,如此不但 能提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水平,而且能提升传统武术课程的 教学质量。教师资质参差不齐是阻碍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因。 师资薄弱则很难培养出高水平学员,学校发展壮大更是无从谈 起。要想提升武校师资水平,需要对教师资质评估给予高度重 视。与此同时,还需组织教师参与具备完整性、系统性、严谨性的 教学培训,并且要求全体教师必须获得教师资格证等相关国家证 书Q在教师素质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学员水平与武术教学水平 方能得到提升,进而实现武校发展壮大的目标。

(八)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武德弘扬

传统武术武德的传承即武德的延续,拥有很多种传承方式. 特色的师承方式传承与学校普遍意义的传承教育均属于传承方 式。武德的修养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富,发展武德修养需 要不间断地传承文化的优秀成分,属于武德修养文化保持应当具 备的延续性.防止不必要的断裂,由此可知,传承属于至关重要的 部分。在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发展进程中,把武德教育视为核心. 着力培养武术人才的仁、义、智、勇,仁是指爱心,义是指信誉,智 是指文化,勇是指积极挑战艰难困苦,树立正确的忠诚精神、信.义 精神、任智精神、勇武精神.持续提升学生的武德修养.进而推动 社会道德风尚与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反映我国传统的武德修养精 神以及武术运动的精、气、神。

增设武德课程

把武德教育纳入到传统武术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中。在对课 程理论加以学习的同时.,把武德教育、武德文化也融入武德课程 中,改变武德课程单调的问题,推动每位习武的学生团结爱国、拼 搏向上,有效激发习武者对武术的兴趣,有效激发习武学生的自 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目标、有评价,并且通过持续的实践反 馈来让其更加完善。利用武德教育,使习武学生不再停留在健 身、技击、专业技术水平上•而是让习武学生在思想方面接受武术 道德思想教育和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炼学生的意志,沟通 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凝聚成一个整体,共同为武德长远价值而 努力。

武德教育的加强

武德教育是在传统道德理论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 其以中华民族哲学思想作为指导。不断强健习武者的体魄,对于 武德修养中的武德教育更应当加强。德育为先属于强化习武者 武德教育的必要条件,强化武德教育可以提升习武者的道德品质 修养,使其树立正确的理论道德观念,增加习武者对善恶的判断 水平。推动教学效果.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运动员无知而导 致无德的,所以,在武德教育活动中,最开始就对学生开展专门的 武德教育,让学生有规可依、有善可从.在每时每刻都认真遵守•此 外,进一步加强对习武者的奖罚力度,树立武德教育标兵,将武德教 育和爱国精神有机结合•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 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武术文化。

二、传统武术科学教学模式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武术场地设施的建设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学场馆设施对师生的身心活动等具有 直接的影响,而且武术教学能否顺利开展,武术教学目标能否顺 利实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武术教学场馆设施完善程度的影响。 要想顺利开展武术教学活动,就必须有先进的场地设施,标准充 足的武术器材,这是武术教学最基本的条件,只有这样,武术教学 的各种物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但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武术教 学中的场地器材比较缺乏,难以满足武术教学的需要。很多学校 都是借用足球场、篮球场、田径场等其他项目的教学场地来开展 具体的武术教学,而且也不会固定地在一个场地中教学,每次都 是看哪块场地是空着的,就用哪块场地,专门的武术教学场地基 本上没有。如果天气恶劣,不能进行室外教学时,室内教学也得 不到保障。武术课时本来就少,这样一来,武术实践课的课时量 就又缩减了.从而对武术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这一现 状,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寻求突破和解决问题:

第一,建设标准的武术场馆设施。专门的、标准的武术场地 与武术教学的发展规律更相符,更能使武术教学的各种需要得到 满足,也更能提高武术教学的效率,有利于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 获得

第二,有些地区受天气影响比较严重,因而可以建设室内教 学场馆设施。室内场馆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武术室内教学活动的 顺利进行。武术室内教学同样能够起到室外教学的作用.同样能 够对武术人才进行培养。

第三,对武术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很多班级在同一 时间开展武术课,这样就可以减缓对教学场地的压力,也可以对 有限的教学场地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保障武术教学活动的顺利 开展。

(二)加强武术师资力量的建设

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武术教学的师资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 当前,武术师资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我们主要 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对一支优秀的传统 武术师资队伍进行建设。

L加强武术专业人才的引进我国高校武术师资中,普遍存在着专业武术教师、高学历教 师较少的问题°对此,各高校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鼓励年轻武 术教师继续深造,促进武术教师学历的提高。与此同时,高校还 应注意对高学历的专业武术师资的引进.对武术师资队伍的结构 进行优化,促进武术师资力量的增强。引进专业武术教师对于改 善武术师资现状、提高武术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浏览37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