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是武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运动方 向、动作路线、附加图、往返路线、运动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用、要领说明、 常用叙述词等方面的内容。正确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不仅能便于自学、自练,而且对熟练和巩固动作,提高记忆能力,以及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突出武术学习和传授的重点,提高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图解基础知识
图片是对动作的开始姿势、结束姿势和动作过程中分解动作的外形描绘, 包括固定拍摄角度的正面图、背、侧面图(背、侧向镜头的加拍图片,即附图)。
武术图解中一般所指的运动方向,是以图中人的躯干姿势为准,并且随着 躯干姿势所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图中人的身前为前,身后为后,左侧为左,右 侧为右,向地心为下,离地心为上;此外还有左前、左后、右前、右后之分。如各 种套路开始的预备姿势,前后左右的方向是以图中人躯干姿势为准。转体时, 则以转后的身前为前,身后为后,以此类推。武术的动作很多,身体变化较大, 但始终以躯干的姿势来确定方向,不受头部和视线的影响。
武术插图中一般用虚线(……一)或实线(一》)表示该部位下一动作行进 的路线。箭尾为起点,箭头为止点。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左右边,一般左虚右 实,其运动路线就是遵循“左虚右实”的原则。但在有的插图中上、下肢的运动 路线都用虚线和实线表示。有的右上肢和左下肢用实线表示,左上肢和右下肢 用虚线表示。有的图上还用螺旋线表示上身旋转,下肢扫转,上肢或器械绕圈 的路线。虽然用法不一,但作用则是一致的,都是指明下一动作将经过的路线, 有的图解还加用足迹图,以表示脚在运动中的方位及触地面积。
有些身体背向的动作,图中无法表现,应附加一幅正面的动作图,与文字相吻合,运动方向和路线应以原图为准。有些重要的技术细节,如缠腕、握把 等动作,在整体图示中看不清楚,应附加一幅局部动作图。
武术套路由若干段或趟构成,各段的往返路线,一般是单数段向左,双数段 则转回来向原来的右。弄清段的前进方向之后,即使在前进中有转身的动作变 化,在转身后仍需朝着原来的方向前进,这样每段的方向就不会出错。特别是 在学习比较复杂的套路时,每段前进的方向常发生变化,可将一段分成若干个 小节来学习。传统和规定套路的起势和收势应在同一方向,如出现方向相反或 不能还原,说明运动方向出现了错误,就应及时对照图解,逐一检查和纠正。
运动方位是以图中人的预备姿势的假设来确定的。通常设面对方向为南, 右手为西,左手为东,背对方向为北。还有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相应的方 位。运动方位不受身体姿势变化的影响,全套动作方位不变。正确地掌握运动 方位,会对全套动作的往返路线和动作布局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术语是武术的专门用语,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它是指武术套路运动中, 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解释武术技术和动作的专用术语。如:手型中的拳、掌、勾; 步型中的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等;腿法中的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 摆腿、蹬腿、弹腿、踹腿、扫腿腿等;劲力中的寸劲、缠丝劲等;以及各种平衡、跳 跃动作、跌扑滚翻和各种器械基本动作的专门用语。有的从简说明,有的直接 用术语。掌握术语对把握图解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武术图解中动作名称是最常见的,其目的是简化文字说明,方便记忆与交 流。动作名称多以下肢的主要动作结合上肢的主要动作来命名,如“弓步冲拳” “弹腿冲拳”“虚步崩棍”“并步扎刀”“提膝刺佥等。有的则是以形象化词语进 行命名,如“燕式平衡”“金鸡独立”“手挥琵琶”“乌龙盘打”“鲤鱼打挺”等。掌握 动作名称的含义,有利于帮助我们阅读图解和理解动作。
图解附加“要”的说明,主要是指“要领”或“要点”之类的文字说明,它是提 示该动作的技术要领,或者说明应注意之处,以便阅读时参考。例如:弓步的要 领是前弓,后蹬等;“马步”的要领膝微内扣,脚跟外蹬等;冲拳、推掌的要领是顺 肩、拧腰、急旋臂;弹腿注重脚面崩直,力达脚尖,蹬腿强调脚尖勾紧,力达脚跟 等。阅读时必须认真领会,练习时才能逐步掌握其要领。
二、武术图解学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个人自学法
自学应建立在具有一定武术的基础上,且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 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初学者采用此法时困难较大.其学习方法和步骤 如下:
1.看图
看图如同教师的直观示范,是在了解动作路线和要领的基础上,将3〜5个 动作划为一组(具体动作数可以根据动作的难易确定),弄清每一个动作的来龙去脉之后,将其动动相连进行练习,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
看字就是看文字的说明。看字如同看图都是建立在形成初步动作概念的 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学习方法。而看字比看图则是进了一步,阅读理解文字 说明,能更好地掌握正确的技术规格、理解动作细节,将动作动态姿势和静态姿 势(定势)的基本要求弄清楚。同时,可采用边看图、边看字、边练习的方法以加 深对动作的印象和理解,把握动作的细节。
当完成一个小节动作的学习后,应及时参照动作要领和要点进行深化提 高。直到基本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下一个小节的学习。当前后小节分别掌握 后,还应不断地连贯复习,熟练巩固,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配合自学法
配合自学法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配合共同学习和提高的一种有效方法,较为简 便易行。这种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认真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学 生独立思维能力,加深对图文的理解同时能增进相互间的友谊,提高团结协作的精神. 消除依赖心理,达到互帮互学,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其学习方法和步骤如下:
.明确任务和分工 .
将自学者分为甲、乙两方。甲方(一般为一人)的任务是按照文字说明慢速 正确地讲读;乙方(可设一至多人)的任务是依据甲讲读的文字说明、动作顺序 及动作要求进行练习,并注意记忆。
乙方学习和练习的同时,甲方可对照书上的图解检查乙方的动作路线和方 法是否正确。如果两者一致,说明学习无误;如果发现两者出现矛盾,就应及时 查对,找出原因,避免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
按以上步骤全部学完后,由乙方教会甲方。这样既简便又省时,而且不易 遗漏动作。
以上两种自学方法可以根据自学者技术情况和环境条件选用,也可结合起 来应用。比如,选用“两人、多人配合自学法”将套路初步掌握后,再采用“个人 自学法”逐个动作进行校对,以便掌握动作细节,提高动作的准确性。
(三)结合音像自学法
音像自学法是以教学光盘和网络视频为主要学习媒介的自学方法。这种 自学方法克服了个人自学法边看图文边做的间断性,能更直观地了解所学内 容,有利于学生尽快地掌握较为完整的技术动作。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图 解中难以表达的各拳种流派的运动技术的整体要求和技术风格特点。其学习 方法和步骤如下:
.选择教学光盘或视频
根据自己学习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所学内容的教学光盘或视频,所选的学 习素材应能够代表所学内容的技术要求和拳种风格,且示范者的动作标准、规 范,风格特点突出。以免引起误导。
选好声像素材后,首先应反复观看所学内容,以形成初步的动作印象和动 作概念。同时,还可以边看边做,或是通过慢放、回放,逐节进行学习,直至基本 掌握技术动作。
在初步形成动作概念和基本掌握技术动作后,应反复观看录像进行对照。 同时更应对照文字说明,强化动作细节,动作要领和要点的领会,注意演练风格 的体现,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并将各小节动作连贯起来反复练习,以熟 练掌握学习内容,达到巩固提高之目的。
上述三种自学方法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学能力、技术水平和环 境条件选择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综合使用。不论采用哪种学习方法,都应该 完整、准确、高效地掌握技术动作以达到自学的目的。
浏览5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