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归纳分析法对梅花拳的发展现状、发展的原因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究分析,并得出以下的结论和建议。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农村,梅花拳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当地人们农闲时节的主要活动。梅花拳和当地的民俗相结合,又出现在各种节日庆典中,成为 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习练梅花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有很多医术高明的弟子, 他们一直为乡里乡亲治病,这在医疗制度一直还不完善的农村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高校的发展更为重要。梅花拳在高校的发展,突破了以往传统的教拳模式,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天,学校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载体,因此在学校传播梅花拳是梅花拳发展之所在。 如今,梅花拳在高校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梅花拳要培养的就是要有昔日岳武穆的风采,“上马如同无敌天神,下马如同有道贤人”。梅花拳能够在晋冀鲁豫民间流传,以及在山东高校蓬勃发展,主要是梅花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这种文化魅力吸引了无数热爱传统武术的人。梅花拳注重拳理和技击的统一,有完整的体系,是传统武术中难得的一个优秀拳派。因此,对梅花拳的发展和继承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梅花拳要注重农村发展和高校发展的紧密结合。农村的梅花拳保存着和梅花拳相关的历史古迹、风土人情及老一辈拳师,能够让高校的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梅花拳的文化价值,同时,让更多的人知道农村的梅花拳有利于当地梅花拳的发展。

虽然,现在彼此都有一些往来和交流,但是都是表面上的,并没有形成一定的交流模式。梅花拳历史文化内涵的厚重感不比少林和太极少,但是品牌效应和产业模式远远逊色于少林和太极。梅花拳要做大做好,除了要借鉴成功拳种的经营方式和理念,比如少林和太极,同时还要吸收国外一些好的经营模式和理念,比如韩国的跆拳道等。要把梅花拳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来开发与经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梅花拳的发展要以文化为中心来发展,统一品牌,统一形象,这样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

一、邢台区域概况

邢台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疆。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相望,西与太行山和山西省毗邻,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及东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邢台的经济一直处于慢发展状态,这里一无资源,二无矿产,以农业为主。其平乡县和广宗县一直是邢台地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河北邢台地区梅花拳群众基础好,虽然经济发展落后,河北邢台地区的平乡县和广宗 县的梅花拳发展却一直保持着比较好的发展局面。广宗县很多村子练拳,几乎都成立了武术队,并设立了梅花拳协会,有拳师,场地和负责人。平乡县经常练梅花拳者多达上万余人,梅花拳队的村庄周边县市,比如威县、巨鹿、南和、鸡泽、永年 等习练人数也较多。可见河北,尤其是邢台地区梅花拳的群众基础很好。

二、邢台梅花拳的重要地位

河北邢台地区的广宗县和平乡县先后被河北省授予“梅花拳之乡”的称号,广 宗县还被河北省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平乡县还是梅花拳祖师邹宏义、 邹文聚、张从富的墓地所在之地,被梅花拳弟子视为“梅拳圣地”。2006年河北省广宗县和平乡县的梅花拳作为河北省邢台地区的梅花拳出现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项目名单中。河北邢台地区政府也把梅花拳列为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拳种,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而其他地区的梅花拳的发展还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如此重视。

三、邢台梅花拳系列活动

(一)举办了一些研究活动

随着武术热潮的兴起,各地相继成立了梅花拳研究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广宗县和平乡县也分别成立了梅花拳研究会。参加梅花拳研究会的成员都是梅花拳中的有威信的人和青年骨干,分别在梅花拳的文场和武场进行指导,也进行一些梅花拳的历史资料的研究活动。应该说,梅花拳研究会的成立促进了广宗县和平乡县 的梅花拳的发展。由于当地研究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的局限,对梅花拳的研究多停留在技术特点上,而对梅花拳的历史的研究往往掺杂在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中。比 如2000年,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大学联合举办了纪念义和团运动一百周年的活动,在平乡县还举办了大型的梅花拳表演活动,十多个国家的有关专家、学者共六十多人参加。在这次活动中,结合义和团运动对梅花拳研究的论文有好几篇。除此之外,梅花拳研究会还没有举办过真正的梅花拳文化研究大会,这点值得深思。梅花拳作为一个优秀的拳种,历史久远,很多学者从武术文化学的角度提出“梅花拳是文化拳”,但是这个概念性的命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平乡县的梅花拳研究会每年举办的梅花拳联谊会,则吸引了很多梅花拳弟子和梅花拳爱好者的关注。

(二)开展亮搴比武活动

据史料记载,一百多年前山东巡抚张汝梅在写给朝廷的奏折中说道:“唯直隶、 山东交界之区,拳民年多一年,往往趁商贾虚市之场,约期聚会,比较拳勇,名曰亮 拳。”这里指的“交界之区”,即是与山东冠县接壤的河北清河、威县、广宗等地,据 当地的几位老人说,这种利用春节农闲时期由各乡村民自发组织的梅花拳亮拳活动很 久就有,年年不断。并且,在亮拳之时,还有一些民间娱乐活动,比如抬皇杠、跑 驴、骑竹马及各种鼓乐等。现在,广宗县把这一民俗活动定为全县的大型乡艺会演, 称作“民间艺术节”,每天的正月十五前后,共三天。每年这个时候,街道张灯结彩, 人们挂起红红的灯笼,到处都是各色的彩旗、林立的刀枪剑戟和热闹的人群。平乡县的亮拳比武活动也是在正月十五前后,和广宗县不同的是,“亮拳比武”之前有祭奠梅拳祖师活动。在平乡县的后马庄村坐落着一座墓群,这就是著名的邹氏墓群。该墓群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来自四面八方的梅花拳弟子和梅花拳爱好者,在邹始祖墓地, 寻根祭扫,以传统的方式,烧香焚表, 拜祭师祖。然后在邹氏墓群前的广场上演练梅花拳技艺,进行拳术交流。

四、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

河北邢台地区的梅花拳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是梅花拳在民间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并非所有民间梅花拳的发展都如此。邢台地区政府对梅花拳冬展的关注,是因为梅花拳是这里的特色。换句话说,发展梅花拳能带来经济利益:邢台地区的广宗和平乡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一无矿产,二无资源,作为地方特色的梅花拳自然成为当地首要发展的项目。在平乡县梅花拳的网站上,关于梅花拳的保障措施,有很多条款可以看到当地政府积极参与的身影。比如成立有专家指导的,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梅花拳保护领导小组;刍茏奉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制花拳文化研究会,深入开展对梅花拳的挖掘、整理和抢救工作;设立中小学梅花拳文化教材编写组。把平乡县建成文明世界的梅花拳特色文化线,使全县的人民练梅 花拳。把梅花拳的保护工作纳入县、乡、村等单位的干部考核中,实行责任追究制。实行招商引资,开发梅花拳文化产业。县政府每年筹集万元以上作为保护经费。 广宗县政府也大力支持梅花拳的发展,可见,政府的支持是梅花拳发展的重大因素。 在平乡县的梅花拳网站上关于梅花拳的发展还拟定了如下保护机制,建立以梅花拳武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制度;建设体制习练梅花拳弟子;名师定期指点,切磋交流,取长补短,携手并进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对梅花拳套路和原汁原味、别具一 格的稀有兵器等珍贵资料,建档立卷,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和永久性的保护机制。建立定期、定向的交流机制,促进梅花拳的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梅花拳文化联谊,研讨活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打造梅花拳这一精品文化品牌。

6

浏览40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