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拳一直注重刻苦练功,有“不下苦功夫,哪得惊人艺”的说法,但也有 “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的说法。武术,不能只注重于练,还要结合正 确的训练知识,正确认识到严格遵守“五必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练功效果。

(一)必须要专心

专心,即是指人体思想和意念的中心,而不是指心脏。“身外无心,心外无 道”,若离开人的身体去找意念和思想是讲不通的;脱离开人的意念和思想去练功 也是不行的。所以,练拳的时候应该随时做到“三运”“三到”,即以心运意、以意 运气、以气运神,心到、意到、气到。我们在练功时把头脑之中的各种杂念通通清 除掉,只剩下一个练功之心,才能练好。

()必须掌握动作要领

人身体立正站好,两手向下伸直,分为上、中、下三节,手至肩为上节,头至 臀为中节,胯至足为下节,这是人们常说的三节。九段是由三节中细分而产生的。 上节,手腕为上节之梢段,肘为上节之中段,肩为上节之根段;头至主心骨为中节 之上段,主心骨至脐为中节之中段,脐至两臀为中节之下段;胯为下节之上段,两 膝为下节之中段,两脚腕为下节之下段。“六合”包括外三合和内三合,外三合即肩 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一动全 身俱动,一处不合,交手必不勇猛。欲求疾、快、猛,练习时起身落点一定要正。前人讲:“人体构成有365节,如不能团聚成一块,脚动手不动,身动脚不动, 这些都是习武者的弊病。”正如武谚中所讲:“脚去手不去,必是偷来艺”,“上步需 要先上身,脚手齐到才是真"。我们懂得“三节九段”,练到六合,起步落点就正, 身体成为一个整体,体重一斤能打百斤,发力自然勇猛。练习梅花桩上步五势之时,每个姿势都要力求做到正、顺、圆、满、够五个 字,达到形、气、神的统一,形成“气峥喋,势泓浓”。

(三)必须要刻苦耐心

如果想要真正掌握五势梅花桩这门拳艺,就要出大力、流大汗,扎扎实实地下 一番功夫,打好基础,千万不要好高鹫远,急于求成。“冰冻三尺百日寒,炉火万煨 闪青焰,知识越学越精深,手脚越练越灵便。”五势梅花桩拳中的桩步五势看起来简 单,可是当我们实际练习起来,真正做到姿势正确、劲道完整也并非容易,需要踏 踏实实,慢慢培养,循序渐进。梅花桩拳中的桩步五势为静止的拳势,每个动作要 求静站3到5个呼吸的时间,初练阶段可以根据身体素质条件减少呼吸时间,也就 是相对地缩短站桩的时间。随着功夫的增长,站桩时间可适当加长,呼吸也由3 ~ 5 次提高到5 ~ 10次或更多次。总之,应该根据功夫的深浅,身体素质的情况循序渐 进地灵活掌握。经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刻苦磨炼,可以感到神清气爽、气血流 畅、丹田充盈、气力合一、功力倍增,对各种慢性病也有显著的疗效。

(四)必须学会把握练功节奏

梅花桩前辈老师们常说:“练功紧了崩,慢了松,不紧不慢才成功。”因此,习 武者要牢牢掌握好练功的时间,练功的节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春、夏、秋、冬 四季,又分为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气候变 化时,人之气血运行也随之变化。春天和夏天,人体气血活跃,这时练功的运动量 应该逐渐加大;秋天与冬天,气血收藏之时,练功者也应该随之保持原状。遇到节 气交替时期,如果感觉身体过度疲劳,练功的运动量应该减少,如果习武者长久练 功而拳艺进展缓慢,这种现象称为“艺疲”,这种时候加大练功的运动量,可使功 夫进一步提高。以上说法在五势梅花桩中称为“四时行功加减论”。我们要科学地 把握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四时行功的加减,合理地安排练功的时间及运动量,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便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学艺容易,练艺难;练艺容易,守艺难;守艺 容易,懂艺难;懂艺容易,传艺难。”守艺就是坚持锻炼,终生不懈,需要习武者有 恒心与毅力才行。而懂艺就是明其精神,知其真谛,善其应用,真正练到艺上身, 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五)处须要有名师指导

要有名师指点就是学艺须经明师指点,明师者必有三明。一为眼明,见识多能 将学生引入正途;二为手明,技艺卓绝,教导有方;三为知明,尽得真传,知理懂 艺。梅花桩拳前辈老师常讲:“言不明,艺不精,要学艺需学理,理不明艺不通 凡是一代名师都应是武德高尚,拳艺高深,堪称楷模。习武者必须认真虚心地向武 术界老前辈及同行学习才行。入门靠虚心,深造靠恒心,天下无难事,只要有决心。 要想真正掌握五势梅花桩这门技艺,就要认真按照上述几条去做,只有这样才能收 到较好的效果。

四、梅花桩拳练功“五要”

“五要”为:正、顺、圆、满、够。“五要”表现出梅花桩拳法特征,是梅花桩拳的练功机理,以五要把握练功动 作、指导训练和搏击的技法。“五要”是一个整体原理,把意识、气息、劲力等无形 的生理机能合一,认为是内在的心识和气息运行,而把肢体的静姿和动态,即手、 眼、身、步等作为外在的形体活动。梅花桩拳快速有力、动静分明,特别是在运动之中要注意均衡稳定。“拉架子” 是桩功和行功相结合,因此,每个姿势和动态都要达到“五要”和“五劲”的要求, 这也是为了启发习练者的天赋、激发人体潜能、发展锻炼搏击能力的过程,可使肢 体保持一定状态的静止和动态,以静为主,以动为法,强调内外兼修。只有在“五 要”正确之后,才能学会借劲、顺劲、听劲、化劲、用劲等技巧和招法。《梅花桩拳 秘诺谱》指出:“出手引敌手,伸手不见手,见手必使手”,但是要正确使用劲,不 仅仅靠手法和步法的力量,还必须有身法的配合。也就是一动则全身俱动,用的就 是整力,只有这样劲道才能随上、赶上、粘上、贴上。要深刻地体会练功五要的内 涵,力求达到形、气、神的统一。

(—)、正

正字包含着整齐,不偏,不斜之意。正字是“五要”的中心,身体动作保持由 静到动的状态下,形成姿势正确的身形和拳架。姿势若不正确,就谈不上顺、圆、 满、够等其他几个字。

正字的要求是不偏、不倚、不仰、不俯,含于法则成规矩。先由五势架子开 始,通过“拉架子”体会和掌握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和要领,养成正确的学势, 遵循攻守变化的规律。

正需要做到头正、身正、劲正、气正。

头正。颈要直,才能将精神提起,使两目有神。

身正。身正才能势稳,势稳才能法活。

劲正。以意引导,才能聚全身之气,发挥力于一点的威力,达到“劲走八方” 的境界。

气正。气正是精神状态,以精、气、神、动表现出气势和态势。气正才能有全 动,做到势正形捷,进而提高神经中枢的机能和以气摧力的功法。

(二)顺

顺字包含着调息和调体之意,又包含着循环和理顺之意。拳架中要做到劲力通 顺,故先要理顺劲力。练武即是练气和运气,是使血液运行全身,使身体得到充实 又坚强。人之强弱,是气血的强弱,人的生与死,即是气和血的生死。人的锻炼, 是气血的锻炼。要求“气息”深、长、匀、细,呼吸不急不迫。梅花桩拳是练全身 之气和练全身之力,拳法是千变万化的,总是处在运动之中,要求于脚齐动,进退 和顺。气顺,才能气到劲到。例如手与手法在技击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培养训练在 进招式之时,须千方百计地巧妙于“劲走八方”技法,也就是把全身上下、六穴、前 后备部位的位置浮沉、虚实、动静都配合好,还要做到隐而不显的劲力,这是劲力的 特点和用力的技巧,是为具有刚、梁、长、短以及能随意转换方向、变化大小来实现 捣虚之法。梅花桩拳的每个姿势都要松、团、活,轻灵稳健,外顺内含,所有活动都 要到位,上下合顺,均衡自然,这就是顺字的要求。

(三)圆

圆字包含着围绕或完备之意,圆字又指内外浑圆一体,要求达到姿势完备、保 持圆润自然。梅花桩拳不仅包含形象(姿势)完备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强调内在的 运动,是呈周而复始的规律进行着的,身体部位需要圆润自然。这就是以圆的形式 相互联系着、发展着的。五势是按金(大势)、水(顺势)、木(拗势)、火(小势)、 土(败势)为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哲理循环变化的,大势生顺势克拗势,顺势生拗 势克小势,拗势生小势克败势,小势生败势克大势。互相关联,互相制约,是一个 大圆连着一个个小圆不停地旋转着。

浏览37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