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面的运用。示范面的运用,是教师根据套路动作的结构和示范部 位的不同,以及教学任务、步骤、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示范面进 行教学。示范面可分为正面、侧面、背面、斜面和镜面等示范面。合理地使用示 范面不仅可让学生对动作观察更仔细,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会和掌 握动作,提高学习效率。一般情况下,可选择以下的示范面进行教学:

①正面示范:凡是用于额状面内运动的动作,如并步对拳、马步盘肘等。

②背面示范:凡是在进行体侧动作教学时采用,如弓步冲拳、乌龙盘打等。

③侧面示范:凡是在体前和身体正向行进的动作,如正踢腿、蹬腿、弹腿等。

④斜面示范:凡是介于正面和侧面之间的动作,如侧踢腿、抡臂跑等。

⑤镜面示范:凡是身体侧向行进的动作,如提膝穿掌、仆步穿掌等。

在教学的实践中,示范面是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而变化的,对一些比较复 杂的动作,可采用多种示范相结合的示范方法进行,如:叉步亮掌侧踹腿,可采 取正面示范看手型,侧面示范看清整个动作,注重分解或重点进行示范。

(5)领做示范。领做是武术套路教学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也是教师 的示范与学生的模仿同步进行的教学方法。为使学生更为准确地掌握套路动 作,教师的领做示范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易记、易做、易懂,缩短 学习时间,提高学习的热情。领做示范时教师应注意示范的位置与示范的速度。

①领做示范的位置。武术套路教学中通常采用长方形体操队形和集体练 习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师在领做示范时应根据套路动作的运动方向、授课队形 和组织形式来选择最佳的示范位置,一般应位于学生的左、右前方或正前方,以 不使学生回头看为原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领做示范的位置是随时变换的, 在随队形进行教学的情况下应保持适当的示范距离,使学生尽可能观察到教师 的领做,以便学生的模仿,掌握动作路线、方法和姿态,为学生的学习和掌握动 作提供有利条件。

②领做示范的速度。在教学中教师领做示范的速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 平和接受能力而定,通常在新授动作、难点动作教学时采用慢速或分解示范,以 便于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动作的路线和方向,并能跟上教师示范节奏,给学生提 供一定的模仿时间。同时对动作规格的要求不宜过高,以学会动作为主要任务。随着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逐步过渡到中速或正常速度进行示范,并通过适当的语言刺激加深学生对动作的记忆。

③领做示范的步骤。武术套路是由数十个不同的动作所组成,这给武术教 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武术套路教学中•应根据套路动作 的难易程度、教学对象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通常运用领 做传授一个教学套路时,应先按动作结构的难易程度和套路动作的基本顺序, 将全套动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或由重点及全面地划分为若干个段落(或按套 路的自然段落),然后在此基础上增加教学层次,确定领做的步骤。领做步骤有 如下几种:

拳术套路练习:难点动作教学(上肢f下肢f上下肢配合+身体等协调配 合)f 一般动作教学(上下肢配合+身体、头、眼神等协调配合)f组合动作连接 f分段动作连接及动作路线f全套动作连接及动作路线f全套熟练自如。

器械套路练习:徒手练习基础上f熟悉器械f基本动作与器械配合f难点 动作教学(上肢f下肢f上下肢配合+身体等协调配合)f 一般动作教学(上下 肢配合+身体、头、眼神等协调配合)f组合动作连接一分段动作连接及动作路 线f全套动作连接及动作路线(身、械配合协调)f全套熟练自如。

(6)言传身教,示范与讲解结合运用。示范和讲解是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 武术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教化,这种教化看似一种示范和讲解,实质是教 师“言传身教”。我们仅从“传授”和“学习”来看,“身教”即教师的示范,主要是 借助于视觉器官的作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促使条件反射的形成与发展,它 能更好地展现讲解内容有表象,易于收到感知动作形象的效果。“言传”即教师 的讲解,生动形象的讲解是通过语言作用于听觉器官的直接方式,可以更好地 突出示范的重点,揭示动作的内在联系。示范和讲解的结合是教学中结合最为 紧密、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使学生通过视觉直接模仿动作,而且可以 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语言刺激,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动作要领和关键环节,使直 观表象和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这种视听一体、体脑并用的方法,对教学效果至 关重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示范和 讲解的结合。一般情况下,对技术水平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应以示范为主, 讲解为辅;对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以讲解为主。因此,示范与讲解结合的方式, 应随学习或练习的内容以及学生水平的高低等而有所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和促进动作的掌握为原则,规范、准确的示范和精炼的讲解相结合才能实现 最佳的教学效果。

2 .图解和多媒体教学

图解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武术套路教学中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 它可以加深学生对套路动作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1)图解教学。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图解教学是武术套路教学中最直 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在学习前或学习后,教师利用教学挂图将教学内 容展示给学生进行观摩,学生通过挂图了解动作的外型和动作路线,动作要领, 以及易犯错误等。

(2)多媒体教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越来越广泛地运用 于体育教学之中,它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它集视听为一体, 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将教学内容或套路动作通过计算机的处理,编辑后,以单独或合成的形态表现 出来的技术和方法,是教学和训练有效的手段之一,成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 个重要标志。

多媒体教学不仅可用于新授套路的学习,而且能更深入地剖析技术动作的 细节,有助于学生的感知认识,建立正确的动作概貌,使学生通过正常或快、慢 速度的演试对比,充分显示动作的结构、过程、要领,深入了解技术细节和过程, 缩短泛化过程,快速掌握学习内容,特别是对较为复杂的跳跃动作、难度动作及 攻防技术,能提供更为生动、形象的直观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套路动作的理解,领会技术动作的要领和全套动作的节奏变化、风格特点等。恰当地运用多媒体 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能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一到教学 之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节学生的兴趣,以及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效率 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媒体教学将以形象、再现和高效的表现 形式,有效的交互能力,灵活多变的特点在武术套路教学中得到更为广泛的 运用。

(二)完整与分解教学法

完整与分解教学法是武术套路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 和效果。因此,在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专业基础和 动作的难易程度,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1.完整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是从动作起始,完整而连贯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完整教 学法可使学生了解单个动作的全貌,建立整体性的形象、结构和动作概念。而 掌握完整技术是教学的目的,在武术套路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采用完整教学法。其缺点是对比较复杂或难度较大的动作时,学生不易掌握动作的难点和细 节,缺乏教学的层次性,也难以达到教学的要求。因此,完整教学应考虑学生的 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动作的难易程度,以达到教学目的。在下列情况下 可以运用完整教学法:

(1)在首次传授新动作前,可使学生对所学动作有个初步了解和动作概貌。

(2)动作结构简单且易掌握的动作。

动作结构简单采取完整教学可使学生连贯而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如分解 的过多会破坏动作技术的完整性,不利于学生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3)对有一定武术专业基础的学生教学时。武术运动的实践证明,学生武术专业基础的好坏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基本技术动作掌握越多,技术动作的运用就越熟练而协调,则学习和掌握新的 技术动作也越快。对于武术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采取完整教学法,有利于节省 教学时间,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2 .分解教学法

分解教学法是按照动作的技术特征和动作结构的内在关系,将完整的动作 分解成若干环节或按身体的活动部位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分解不是目的,只 是教学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完整技术。因此,分解教学有助于学 生观察和掌握动作的细节,对所学动作的各部分建立较为清晰的动作概念,减 轻学生学习的困难,使复杂动作简单化,易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达到教 学要求。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运用分解教学法:

(1)动作结构复杂和方向路线变化多的动作。动作结构的复杂性是由其包 含因素的多少所决定的,对难度较大且路线变化多和不容易掌握的动作,在划 分动作各环节教学时应遵从人体运动的规律,动作结构特征,使分解易于完整, 便于动作的衔接和连贯。

(2)具有一定攻防含意,且包含较多攻防因素的动作。武术套路中绝大部 分动作都包含一定攻防含意,为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这类动作,可按攻 防动作的多少进行分节教学,重点强调各环节重点,便于学生对攻防动作的理 解和动作掌握。

(3)富有顿挫、劲力和节奏变化较强的动作。武术套路中十分注重动作完 成过程的轻重、快慢和顿挫等变化,而顿挫性动作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肢体 动作的表现力和节奏变化。因此,这类动作运用分解教法,其目的就在于使学 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该类动作在什么地方该顿、该挫,以加强动作的节奏。此类 动作可按顿挫小节进行分解。顿挫性的动作一般要有三个因素:

①在一个动作里,含有轻重之分的因素。

②在一个动作里,含有突然改变方向的因素。

③在一个动作里,含有进攻和防守之分的因素。

(4)分解时间不宜过长,应尽快与完整教学结合。分解是为了完整。当学 生通过分解练习掌握动作后,就应尽快过渡到完整动作练习阶段,否则分解练 习时间过长极容易影响正确动作概念的形成和动作的连贯性。

使用分解教学法时,要注意动作相对的完整性,不宜将动作分解得过于零 碎,重视分解的合理性和技术环节之间的有机衔接。同时合理运用分解教学法 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完整技术,因而分解教学时间不宜过长,则应 尽快地过渡到完整动作,以免影响动作的完整性,使学生能够更快地建立动作 的整体概念。在武术套路教学中通常采用完整一分解一再完整的原则,注重分 解教学与完整教学有机地结合,使学生通过分解教学能更好地掌握动作的细节 和变化,通过完整教学使学生了解动作的全貌。总之,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是 相互联系的,只有合理运用好这两种教学法才能使学生学会从简单动作到复杂 动作,从组合动作到分段动作,最后掌握全套动作。

(三)语言法

语言法是指教师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达到传授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技术、技 能和进行练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简明而风趣的语言对学生顺利完成武术套路教 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教学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加深对教 材的理解程度,同时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提 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讲解


讲解是指教师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阐明动作路线、名称、方法、要领

 

和要求等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讲解是武术套路教学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教 学形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不仅能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激 发学生的思维,进而认识、理解和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通过讲解可使学生 获得和领悟武术身体文化的内涵,并受到启发和教育。因此,讲解是示范的抽 象与深化。

(1)讲解的内容:

①讲解动作名称:讲解动作名称是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最先接触到的,讲解 按动作结构和技术特点形成的动作名称。技术动作的名称有许多,如:仆步搂 手、缠腕冲拳、燕式平衡、弯弓射虎等。

②讲解动作的路线:讲解动作路线是使学生对所学动作的运行路线和方向 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印象,有助于学生对动作的掌握。

③讲解动作的规格与要求:讲解动作规格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动作的 基本规范及要求,它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关键。通过讲解使学生进一 步明确动作的标准和规格要求,有助于学生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④讲解动作的基本规律:讲解动作的基本规律是对一些常见的且带有一般 规律的动作和基本方法进行必要地讲解,有助于学生对动作记忆的加强和更好 地掌握动作。

⑤讲解动作的关键环节:讲解动作的关键环节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能使 学生对动作关键环节产生深刻印象,帮助学生较快正确地掌握动作。

⑥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讲解动作的结构和攻防方法、着力点、打击部位 等,能启发和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与掌握,明确动作的合理方法,有利于教学 质量的提高。

⑦讲解动作易犯的错误:讲解学习过程中较为常见或易犯的错误,不仅能 防患于未然,而且能提示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防止这类错误的发生,便于及时 纠正。

(2)讲解的方法:

①陈述化讲解:是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简单动作或是复习内容进行的 讲解,对教学任务、内容和要求的讲述。

②概要化讲解:是教师根据武术动作的要领和规律,归纳出的技术要点所 进行的讲解。如弓步的动作要领可归纳为“前腿弓、后腿蹬”,弓步冲拳“一蹬、 二平、膝垂直”(一蹬是后腿蹬直,二平是冲拳平肩和前腿成水平,膝垂直与地 面)。这种概要式讲解简单明确•既能提示动作要领,又便于学生的记忆。

③提问式讲解:是教师针对学生完成动作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讲 解。先提问后讲解的方法,既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强化正确的技术要领,又能培 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④术语化讲解:术语是武术的专门用语,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它是指根 据动作名称和归纳出的动作要领所进行的讲解。如“弹腿冲拳”“弓步盘肘”“沉 肩坠肘”“寸劲”等。术语式讲解是一种简明扼要且减少讲解时间的有效方法, 有利于学生对动作规格了解和动作的掌握。

⑤口诀化讲解:武术口诀是根据动作顺序或动作要领进行高度概括,编成 的顺口而押韵的简短语句,称之为武术口诀。如抡臂“顺肩、拧腰、臂伸直”,勾手“五指尖尖紧撮牢,尽量屈腕似镰刀”,正踢腿“踢腿轻放腿松、两直一钩踢如风”。口诀化讲解通俗易懂,其生动性、准确性既能突出动作的要点,又便于学 生对动作的理解、i己忆和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⑥单字化讲解:单字化讲解是把动作过程的关键环节归纳、总结为简练准 确的单个字进行讲解。如旋风脚摆臂、屈膝蹬地跳起、转体、里合击响的过程, 归纳为“摆、蹬、转、拍”。单字化讲解既能节省讲解时间,又突出了动作的难点, 使学生对动作的难点信息达到准确地把握。

⑦形象化讲解:形象化讲解是用武术动作的“型”(形象或形态)比喻常见或 熟之的自然现象。如太极拳动作“迈步如猫行,运劲似抽丝、行云如流水”,长拳 技法“拳如流星,眼似电”,仆步穿掌比喻为“燕子抄水”一般。形象化讲解给学 生以想象的空间和联想,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作掌握。

(3)讲解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在武术套路教学的实践中,应突出学生的学 与练,教师在教学中的环境远比一般的室内教室更复杂和困难,这就对武术套 路教学的讲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运用时,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讲解要有目的性:教师在教学中的讲解必然有其针对性,这种针对性就 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即针对教学任务和要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学 生学练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切合实际的讲解,讲解内容必须讲求科学性和启 发性,时时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

②讲解要有启发性:启发学生学练的动机、兴趣和自觉性以及积极思维、勇

 

于实践等。在讲明学习目的、意义和要求时要明确,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激发学 生的热情。在学习和练习中,可采用示范、对比、提问等方式使看、听、练、想有 机的结合,具有较好的启发作用,可起到学有目标,练有动力、举一反三、触类旁 通的效果。

③讲解要有专业性(把控性):专业性是根据武术教学的需要,所讲内容要 符合武术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且是科学的、正确的,不夸张,不庸俗。

④讲解要灵活运用术语: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武术术语或口诀,术语或 口诀是实现专业技术信息交流的专门语言,它指示着动作技术的内在联系与规 律。在运用术语或口诀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练习情况,可配合使用一些形象化 讲解,做某些描述或比喻,可以启迪学生的联想思维。

⑤讲解要简明扼要:教师对技术动作的讲解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键 环节,揭示动作结构的内部联系。对技术动作的讲解可按不同教学阶段分别进 行讲解,一开始时进行概括性地重点讲解,对技术要领的讲解可分层逐步交代, 随着动作的熟练和提高,可进行补充性或提示性讲解,对错误动作的纠正或技 术分析性讲解,都应根据教学阶段和学生技术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更高要求。 也可把技术重点合理地编成口诀进行讲解,便于学生记忆和加深印象。

⑥讲解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以及认知能力。根据学生 的实际情况,易懂、易学、易记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讲解是武术套路教学的重要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讲解法的适时运用, 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应善于观察, 善于总结,才能不断地有所发现和创新。

浏览72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