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1年中华武术会发行的杂志《武术》中有几篇文章对武术教育价值的探索值得关注。吴志青编撰,强公润辞的文章《武术之研究》是中认为: “夫武术研究之道不一端虽然,吾窃以为苟不依科学之方式以改良推广则永 无进化之日,盖武术与科学亦有密切之关系者也。请试言研究方法之大略。 (一)须按生理学之义理而不背卫生之要旨。(二)从心理学上研究求学者之知识,如何精确意志,如何高尚情感,如何活泼辅以音乐助学者之兴趣。 (三)须合于教育上之程序,而养成是科人才,谋普及于平民社会。(四) 练习各种动作,须合实用,如交际上跳舞,诸有规则之优美运动,以改造社会粗野之习惯,而以体育辅佐德育精神,养成完全高尚之人格。”①这篇文章提倡从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研究武术的教育价值、体育价值。新雨的《武术底体育的价值》是根据麦克乐在江苏体育研究会年会的演 讲所发的言论。麦克乐主张采用体育教材要取重天然活动,并根据教育心理 学、天演学、生物学的研究给出了所主张的理由。作者借鉴了麦克乐的理论,也从天演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三个方面阐述了武术作为体育教材的理由。作者认为从天演学的理由:武术是一种天然活动的技能,古时因竞争的剧烈激刺,就想着抵御仇敌的方法,于是就发生了武术本然的活动。教育心理学上的理由,武术最能引起人的兴趣,因为有遗传的精神,历史的趣 味。武术的动作敏捷活泼,也能振刷人的精神,用中国的武术也合乎中国人的习惯。教育学上的理由,武术能栽培耐劳、坚忍、自信、自重、自制、忠 心侠义、胆量、牺牲、顺从、爱人、同情、敏捷思想等一切好品质。并且阐 述了武术的改正功用,教育功用,并通过武术与器械体操,武术与柔软体操,武术与游戏,武术和军操的比较,阐述了武术的优点。《武术底体育价 值》一文,反映了这个时期,人们对武术教育价值、体育价值的探索。在这样的探索中,同时也发现了武术进入教育领域的不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指出武术的套拳就像文学的古文,武术的无用的器具就像是旧文的死文字,武 术上很多好看而没有用的花样就是旧文学的骈体文,这些东西都不合现实需 要,在教育上也没有多少价值的。作者认为要根据科学的方法改良武术。要 根据学理挑选武术中有用的动作,然后对这些动作进行合理的改造,做体育的应用教材,也就是把武术的长处加入到体育的范围中。武术底体育价
① 吴志青.应用科学之武术[J].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1卷,第343页。 值》一文,反映了人们对武术教育价值的探索,从对体育教育价值的认知, 进而去分析武术的教育价值,为武术在学校中的发展寻求合理的依据。强公的《武术教师须知》一文则是直接针对学校武术教育的。强公从编 订武术教材的注意事项,示范的注意事项,呼吸口令的注意事项,行动作时的注意事项,关于管理及训练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武术教师提出了很多武术教学的经验与方法。《武术》杂志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后,武术界人士对中国武术教育的关注, 武术的教育价值是武术界研究的重点。1923年唐豪提出:“武术中的名称,如'延庆拳’啦,醉’刘唐’啦, '武松脱梏’啦,同志们,这不都是梁山泊上的英雄好汉么,把这些强盗头目的大名灌输到学生脑海中去,难免不有一种联想,这些联想发生究竟有什么影响,还要请诸同志研究。”①唐豪所说的武术的名称问题也是武术进入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武术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问题。另外唐豪还提到他曾与体育研究会会员讨论过学校武术的教材问题,中国武术门派太多,如此庞杂的武术体系,学校武术该教什么呢?所以他曾提出另编一种新武术教授学生,方有系统。对于练习武术的适宜年龄,唐豪以自己所在的上海公学国技部为例,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认为“高小学生,他们的年龄从生物学进化程序上考究起来,正历到’荒古’'石器'’铁器’三个时代, 他的天性,正在尽力发达,教授这种武术,最合他们的嗜好。”②在结论中唐 豪指出:“武术的本能,除了发达体格和自卫以外,更牵不到侵略上面去。 ……我们提倡武术只在发展儿童天性和人类的自卫这种主义。”③唐豪的观 点也是强调武术的教育价值。
①②唐豪.武术的研究〃向恺然,陈铁生,唐豪,等.国技大观[M].上海:上海书店, 1923: 25.
③ 唐豪.武术的研究[M] 〃向恺然,陈铁生,唐豪,等.国技大观.上海:上海书店, 1923; 27.
四、中央国术馆成立后的武术竞技尝试与科学 提倡( 1928—1933)
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后,成为领导中国武术发展的专门机构,武术的发展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关注,中国武术进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在中央国术馆的带动下,进行了三种不同模式的武术比赛,并且开始关注武术未来发展方向问题。
(—)武术的竞技尝试
西方竞技体育最早传入中国的是赛马,后来田径、游泳球类等项目陆续进入中国。1910年10月,由基督教传教士埃克斯纳发起的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简称全国学界运动会在南京举办,后来被称为第一届全运会。这次运动会无疑对西方竞技体育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浏览47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