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术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一部分我国的传统武术在我国文化中孕育而生,其中包含有几乎所 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说,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和民族 精神的象征•它长期以来在强身健体、军事、传统艺术等方面都发 挥着巨大的价值。即便是在当代社会中,传统武术也在力求有更 新的发展,不断寻觅着任何可能的发展契机,这不仅仅体现在对 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资格获取上,更体现在其仍旧是以一种独 特的姿态代表着中华民族.被时代赋予了武术人为之奋斗的使命 感和责任感。

尽管传统武术源于我国,但它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在当今信 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武术成为全世界武术爱好者青睐的 武术项目。这使得传统武术一下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最佳名片。 武术在未来社会发展中.不仅会促进和加强与世界人民的交流、 沟通和友谊,而且其诸多价值也会造福世界。

(二)武术和谐发展之路

武术的和谐发展首先要遵循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就是确 立武术技击的本质属性,恢复武德在武术中的核心地位,树立武 术的科学发展观,实现武术自身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要逐步 实现武术界达成共识,形成相互尊重、共谋发展,百家争鸣、百花 齐放的和谐新局面。发展中要坚持武术的本质特点与规律传统武术是武术之源.是武术的发展基础。发展武术必须从恢复武术的技击本质出发.也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武术的 发展问题。第一,传统武术的发展应当形成传统套路、功法练习 和传统武术的搏击为一体的技术体系。研究传统武术的呈现形 式,不能仅按照竞技体育的形式改造传统武术,单纯竞技化武术 不适合世界人民对武术的内在需要,也不利于武术真正走向世 界。加大对传统武术的保护力度,从社会变迁对传统武术传承形 式变革的角度,探讨符合现代社会的传统武术继承和发扬的方 法。第二,加快武术体育化进程。开发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武术 运动项目,以适应不同人群对武术的需要。要按照现代体育的要 求,形成竞赛目标明确、竞赛规则完备、评定标准简易客观、技术 体系规范并便于普及推广的武术运动项目。运用体育竞赛的杠 杆作用促进武术运动项目的开展。第三,加强武德教育功能,形 成武德与武技并重发展的局面。武德教育是扩大武术社会影响 的重要前提,加强习武者武德教育,维护武术的声誉,吸引更多、 更优秀的人参与到武术运动中来•提升武术的社会地位。

深入研究武术的核心价值及其功能结构

中国武术之所以在世界武坛独具魅力,最根本原因就是在其 技击特性之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技击和 武德共同构成武术整体,正如阴与阳构成太极整体一样,武术的 核心价值在于技击和武德构成的统一体。两者存在于矛盾的统 一体.并彼此强化。和则两生,分则两伤。

重视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继承与创新是武术发展的必由之 路。传统绝不是死亡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革新、不断丰 富、不断新生的过程。一方面传统在吸收新生活的光照中批判、 充实、改造、完善自己,以与现代相适应;另一方面传统是一种活 着的过去,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活着的过去,因此,从传统到现代, 是一种活着的文化精神被吸收、结合、融合到一种现代的、新生的、发展着的文化精神中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传统 都是现代。武术体育化是当代社会对武术发展的要求。西方体 育的形式有其自身的优势,这种优势如同西方工业文明一样,具 有农业文明所不可抗拒的因素。具体表现在:具有规范性、竞争 性、实证性和高效率、同一性、科学性等特征。因此,武术的发展 需要用最先进的成果进行适应体育化的改造、创新和发展,这也 是武术快速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传统武术向现代体育转型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传统武术中的内容是否在转型之后仍旧具有积极意 义.对其中有更高的体育化改造价值的内容优先改造,与此同时, 剔除传统武术中残留的带有腐朽封建主义的内容。

(2)对传统武术中的技术改造继续尝试,并要求在追求健身 和保健功能增加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摒弃武术技击技术的攻击性 特点。

(3)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竞赛体制和公平的比赛 规则,这是促使武术现代化和竞技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4)重视传统武术中礼仪和武德的传承。

(5)推出适合武术特色的训练服装,并与段位制相结合。

(6)积极探索传统武术进校园工作,使我国的未来一代都对 传统武术有基本的认识。

(三)武术界的和谐发展是关键

1.武术界长期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武术运动获 得了蓬勃发展。由于武术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全国各地习武 人员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种形式的武术馆、校有1 万多所,习武人数达7 000万之多,这样一个庞大的习武群体的和 谐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整体和谐发展所不可忽视的重要组 成部分。武术在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武术处在社会文化结构的 下层,它与封闭、保守、分散的小农经济形态结构结成深厚的关 系,更容易接受和迎合社会的低层次文化心态,形成武术这一传 统文化无可辩驳的事实特征-一精华与糟粕并存。比如,门户之 见、宗派主义、封建迷信等都是影响武术自身发展的消极因素和 重大障碍。种种原因造成同行之间不团结现象较为普遍。归根 结底地看就是一个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的问题。狭隘的名利观 念,促使着那虚荣贪利的幽灵不断探头。它反对团结一致,反对 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反对改革创新。它是武术文化中的糟粕,武 术发展的绊脚石,社会和谐发展的拦路虎。

其次,面对现代社会中的浮华景象,优秀传统武德甚至被 认为是一种做作和清高,反倒是那些腐朽没落的江湖义气等 糟粕获得了市场。再加上一些影视作品对武德与义气的曲 解,使人们对武德有了误解,以至于有些地方武术馆、校甚至 打着继承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幌子,向学生灌输“以霸为荣”“江 湖义气”等歪风,赤裸裸地把武术教育作为谋取私利的「•具,使 武术的攻防技击格斗成为打架斗殴、抢劫杀人等违法犯罪行为 的有力工具,严重损害了武术界在社会上的声誉。上述种种问 题均反映出了现代传统武术在武德教育方面的缺失,长此以往 后果不堪设想°

2.武术界和谐发展的途径

首先,消除门户之见,在武术界达成共识,共谋发展。武术门 派对于传统武术的继承和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也极 易产生门派偏见与门派之争,这对武术的继承与发展十分不利。 长期以来,受农耕文明和小农经济影响,所形成的封闭、保守的思 想,在全球化、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和思想 基础,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武术界必须正确认识社 会的发展和变化,与时俱进,达成共识,团结一致,为武术的发展 营造良好的氛围。

其次,武术界要面向未来,树立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 的新观念,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 面。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 之和J “和”包括了“他”与“他”的关系,即包含不同事物的关系。 许多不同的事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谓之“和”。“和”可以说是 多样性的统一。“和实生物”“和”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和”表 现了不同事物、不同观点的相异相补、相反相成,这是文化发展必 须遵循的准则。

三、发挥武术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对传统武术文化价值的开发有助于促进其与社会其他方面 的融合与和谐发展,即传统武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程 度的积极作用。

(一)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 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①。另外,学者李 翔海也在他的《和谐社会建构:以中华民族精神作为内在动力》一 文中指出「只有充分显发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性,我们才能完成 在当代中国建构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以作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为建构和谐社会的内在动 力,无疑是民族文化精神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也只有如此,才能进 而通过和谐社会的成功建构。

传统武术中的诚信守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爱国保家、勤 劳勇敢等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体现,这与和谐社会构建 的思路一致。因此,发展传统武术就显得很有意义。

i费孝通等.中国文化与全球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李翔海.和谐社会构建:以中华民族精神作为内在动力[J1中山大学学报,2005(06).

(二)武德的发扬是武术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纽带

传统武术中强调的武德,实际上是明确了一个对于习武者个 人品行道德的标准。这个标准不仅要求习武之人所应具备的品 行,更涵盖了如爱国之德、处世之德和侠义之德等更多育人的“营 养成分”。它教育习武者应将更多的追求放在精神层次上,而非 物欲,以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武德所影射的层面已经不仅是习武者或武术节本 身了,它更是整个体育界和社会各个行业中的一种“德”,进而成 为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桥梁、纽带和催化剂。

(三)发挥武术育人的作用,培养和谐社会建设的优秀人才传统武术的育人价值已经是被广泛认可的。通过传统武术 的教育,能够使人养成生生不息、不淫不移、不屈不挠、刚毅正直 的民族性格以及身心健康并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这类人才成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中坚力量确实是一大幸事。

对于社会的建设来说,生产力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除 此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一个民族的进取精神。只有两者 兼备、相互扶持才具备了民族腾飞的两个翅膀。综观世界历史可 以发现,大多数文明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民族性格的竞争。近代 西方主导了先进的发展方向,其也是建立在强悍进取的民族性格 基础之上才实现的。而我们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 点也是要坚定走上的道路。

浏览1,08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