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立起来
在争取从地面坐立起来过程中,左腿和左膝都完全用于保护腹股沟和躯体。 此时,左臂和左肘要摆放于理想的地方以保护头部。士兵要摆正自己的体位以封阻对方的袭击。对方如欲攻击自己脸部,士 兵要及时挡开这个袭击,同时用左脚踢踹 对方左前腿,把他的腿锁定在一定位置。
士兵用右手抓住敌进攻手臂腕部的同时,要用左手实施肘部锁夹。把锁夹住 的这只手绕圈扭动,从而把对手快而狠地扔到地上。他应采取更为简明而具实际意义的手段,竭尽努力挡开各种攻击,争取 能够从地面站立起来。躺在地面的时问越 长,他想重新站起的机会就越少。
倘若士兵发现,自己再次站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就要努力抓住攻击者的腿或手臂把他向地面上拉拽,在地上,他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如果双方都倒落在地面上,此时重要的是要竭力狠狠地打击对方,狠击对方最要害的器官,如眼 部、喉部和腹股沟等。打击时,要做到心 中有数,落点准确。
佯装屈服
如果士兵被凶狠地锁定于地面,根本 无法动弹,那么佯装屈服,倒也是值得一 试的小计。假装他已被击垮,并让对方相信:他可以随心所欲了,从而迷惑进攻者 放松警惕性。如果进攻者十分愚蠢,松开 了士兵,自己放开了身子,这就是用手指 或拳头打击其眼睛或喉部的好机会。
地面搏击的战术要领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而倒在地上时,受 过良好徒手格斗训练的士兵应牢记:
始终要竭力去攻击那些易于够得到、 且一旦受到打击就令敌斗志立刻大减的要害器官,如眼睛、鼻子、喉部和腹股沟; 努力利用场地上的临时武器,如:用石头打击对手,用一根棍子攻击敌人脸部或喉部,向其眼睛撒扔灰土、沙、碎石等;在 更严酷的情况下,要尽力而为,不惜一切 代价。牢记这一信条:在这种生死攸关的 形势下,没有规则可言,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与持枪械者格斗
一名徒手格斗士兵有可能会遇 到一名持枪械攻击者的威胁,但他仍 必须设法保护自己。只有他自己才能 决定在与一名持枪的进攻者相斗的自 卫战中是否值得去冒生命危险。
一个武装的敌兵发动攻击时,他可能携有火器(手枪、自动武器、步枪等)或冷兵器(匕首、刺刀等)。在随时都可能被 击毙的威胁下,赤手士兵有叮能受到搜身、 察询,之后被掠为俘虏。在无法利用火器 实施防卫的情况下,士兵所能采取的儿个 基本行动方案无非是:撤离、屈服于现实、 或用勒夹、摔投击打等方式进行反击。
常识令人意识到:并没有可靠的徒手 格斗防身术能与枪支相抗衡,士兵用什么 手段去试验都无非等于寻求自杀。可是有 时即使是坡顺服的、完全听从对方命令的 被俘者,也仍然会被挥舞枪支的凶猛敌军 所击伤或射杀而死,所以老实驯服的屈从也并不总是一项安全的行动选择方案。枪
支走火的事也经常发生,如影片《黄色故 事》中那经典的一幕:约翰-特拉沃尔塔 并非有意地就把坐在后座那位可怜的乘客给扫射飞了。
除了武器的打击距离远而外,枪炮火 器的射击声音和枪弹爆裂气浪对人体健康 也是个伤害。枪支发出的喷焰气浪,尤其在一个较封闭的空间里,简直就可把人震聋或熏瞎,如果距离太近,还会造成烧伤。
即使成功地在枪支面前进行了防卫, 震爆声音本身也显得极易使人受伤。所 以,士兵就得设法利用自身能力,施展合适的技术,避免冲突所引致的痛苦。
通常,持枪人的攻击行为无非是这样―个套路:威吓——接近一一挥动武器或 将武器瞄准并立即击打或射击。对临场形势的评估分析、选定战术以及防身手段这 些事情都必须在对方的实际攻击开始之前 就完成。任何常规的事情总有例外之时, 因此,一切需视临场形势而定。总之,只 有士兵他自己能决定是否准备在枪支面前 冒生命危险,去尝试防护技术。
抗击长筒枪支的防身方式
假使士兵恰好位于可触碰到长枪管 武器的距离之内时,他可向前冲上一步, 跳到攻击者侧面,用前手(假设为左手) 抓住武器,并把它推向一边。左手把枪托推到自己右腋窝下,此后,用左手向攻击者的脸上、腹股沟或喉部击去——哪里最方便就击打那里。
诸如像帽子、衣服以及手提箱之类的物件都可用来参与防卫,可以把这些东西 向敌人或敌人的武器投掷过去,也可以用 物件抡击敌人或敌人的武器。随后,就可 用已学过的方法向敌接近。教授这些方法 及心理状态调整时,可拿教官空弹夹的手 枪或竞赛发令枪用作武器。
枪顶前额时的防卫术
这种貌似戏剧性的攻击方式,相对来说是最容易进行防卫的情景之一,因为枪 管并未顶在身体中心部位。要想成功对付 这种形式的进攻,当然速度与动作准确性至关重要。
遇此情况时,士兵要机动、巧妙地摆成防卫预备姿势:双膝放松,保持灵活。 看似双手向上举起,其样子表示驯服而不 是打算进行反抗。一旦把手臂举起来,他 就准备执行防卫所必需的动作程序。
第一个动作,就是刹那间突然向下缩身约半米(20英寸)。曲膝下蹲时,身体仍保持原来姿势不变。
与此同时,把右手向上直抬起,猛地抓住进攻者持枪的手臂。之后,士兵利用夹腕技术把进攻者的手压下,转向他自身 肘部,顺势再把此臂向一定角度拧。在控 制着强而有力的腕部锁定的形势下,士兵 回步把对方摔扔地上。要注意,这个回步应该是一大步,而且要尽力争取令对方手 臂肩部脱臼。除了打击敌人而外,此举还 使敌方暴露出肘部,有利于士兵下阶段的反击动作。
在将敌持枪臂锁定于某一位置之前, 士兵要向前迈出一步,将全部体重都集于 右膝,压在敌肋骨上。此举可压折其一根 或几根肋骨,令敌疼痛不已,呼吸艰难。 此时,士兵则可快速实施缴械,并令攻击 者丧失战斗能
枪顶太阳穴时的防身术
所有持枪的攻击中,此种方式对士兵 危险性最大。然而由于头部的灵活性,如 能快捷而准确地实施卜列技术,士兵还是有生存机会的:
不与攻击方发生接触,士兵机灵地把 身体置于一种平衡良好的预备姿势,双手 随时准备发出动作。然后突然间曲膝直体下蹲,身体下移约半米(20英寸)。与此同时,左手直抬,猛地抓住进攻者持枪手 臂的腕部,并使其丧失动作能力。
紧接着,把敌方的手以腕部锁定方式向下压,并把该臂向肘部扭转,之后再以一定角度拧转。在保持强有力的腕部锁定的条件下,士兵以右脚为轴转身180度,把敌摔至地这一转步应是一大步,并要力争令敌方肩膀脱臼,以便为反击的下一步做好准备。此后,他可以用膝部顶压 敌方肋部,把敌方锁定在地面上,再击其喉部。
枪顶头后部时的防身术
从身后发动的攻击,不管对方持枪与 否,都是绝对危险的,因为被攻击者对身后的情况茫然不知,受攻击者无法看到攻 击者的攻击方式或他的站位。尽管90%以上的人都是右撇子,土兵仍无法确定后面的对手是哪只手在持枪。所以,他只能靠自己的竭力猜测去实施一种防身技术。下 面要叙述的防身术,是以攻击者系右撇子 为基础的。不过,正如始终所强调的,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在此种形势下是否应该 去试图进行防卫搏击。倘若他决心要去一 搏,那么下边的技术或许能给他提供一线成功求生的机会:
此时,土兵应缓慢地把身体下移,形 成一种预备姿势,双手举过头,摆出一副完全愿意屈服的样子之后,以右脚为轴,猛地转身,面对持枪者。与此同时,左手弧型甩摆过对方持枪手臂的上方,并 把该手臂牢牢地锁夹在自己充手臂与身体 之间。
在把敌持枪手臂斜夹身体一侧的同时,土兵顺势用肘击猛然击打敌太阳穴, 他始终要把这只手臂夹持在身体旁,之后用右腿扫绊楷敌于地右腿扫绊时,要用全身最大力量,右手掌根同时击打敌肩 部。扫绊成功后,土兵把膝部狠狠砸向敌 肘部,然后再打击其咽喉部位。
除需掌握这些技术而外,土兵还需具备极大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于刹那间准确地完成看似不可能的决策。这些都是土兵操练中不可缺漏的部分。
枪顶胸前时的防卫术
这种威逼方式较枪顶头前部或太阳穴更为危险,因为更难于躲闪开武器,或 安全地将其推开——因为躯体的靶面太 大,而且机动性也不如头部。
对方把枪管顶戳到土兵胸前时,土兵要机灵地把自己摆成预备式。土兵要采取的 第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动作是猛然向左前方跨出一步,左臂抬至对方持枪手臂的肩膀上 方,用双手抓住其腕部,使该臂脱枪。
紧接着,土兵踢出左腿,全身重录都压在敌方该手臂上,把敌压倒在地。此后, 对敌施以牢靠的腕部锁定,把进攻者的手掌转朝向上,此时要当心不可把枪□朝向自口。这些动作就能把持枪者的肩、肘和 腕部都控制住,使他不得不松手扔掉枪。
土兵仍要保持对其腕部的强力扭拧, 控制住进攻者,之后再抓过枪,实实在在地控制住形势。
把枪放在衣兜里的人都是些马虎大 意的人。如果枪在右□袋里,他要拿枪的手臂肩部可能会被推挤,结果造成身体扭 转,枪口掉转了方向。此时,机灵的土兵 就能来得及躲到他身后或一侧,从而能制 服他,将其绊倒在地。
浏览5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