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西域坐法台,治世干枝梅花开。

先有三皇来治世,盘古一人占世来。

这是梅花拳《根源经》的开篇一段,明显地透露出梅花拳的创立根基、传承轨迹、思想来源和立拳原则。按照《根源经》的说法,梅花拳是佛祖传到世界上的, 它的使命是为治世而生,为治世而长,为治世而开。中间经历了复杂曲折而又漫长 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但是它的基本思想核心不变,根本 宗旨不变,就是为了教化世人,返璞归真,最后回归人类的精神家园。梅花拳的 《根源经》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且一般均为手抄形式,但是基本内容大同小异.依据 梅花拳《根源经》的表述,梅花拳的创立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年代,其中多为虚 幻缥缈的内容,缺乏确凿的历史记载来验证。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理 解这种现象,即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一种重正史而轻传说的倾向,一说到民间,它 的可信度就大打折扣。其实不然,因为信息的传递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信 息的载体也可以多种多样,有的固然以官方史书为主要依据,而有的则主要靠民间 的口耳相传,甚至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所以,有文字记载的并不一定真实可靠, 而没有文字记载的就未必纯属虚假。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应有之义。站在这 样一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梅花拳的《根源经》,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信息,掌握更 多的情况,而且可以避免过分地强调一些东西,或硬性地抹杀一些东西,有利于更 加公正地、全面地、客观冷静地对待梅花拳的起源和传承问题,从而获得比较接近 历史原貌的认识。

邢台梅花拳,应该具有特定的内涵。一是发生于明末清初的时间段,二是以邢 台平乡、广宗、威县为中心的地域范围,三是由邹宏义所创立并广泛传播的梅花拳。 关于梅花拳的传承谱系,目前已有十几种版本,虽然记载各有不同,但是从第一辈 到第八辈的主要人物记载,在邢台邯郸衡水等地区认识是一致的、可信的。下面进 行介绍:

梅花拳始祖邹宏义,为使梅拳支脉相承,绵绵有序,永远流芳人间,一开始便 设立了辈字。要求,凡是门中弟子不分高低远近,男女老幼,都视如一家,亲如手 足。比如集体外出时要“碰份子”,公摊费用,几个村的弟子集中练拳时要自摊米 面,开展互教互学或请高手传教,均是义务活动,叫“打公拳”。排列顺序从第一 辈“道”字起,直至“亲”字止,共一百辈。现在梅拳弟子对前四十辈记忆和议论 得较多。具体排列如下: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

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

世景荣维懋,希微衍自宁,

未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

圣体全用功, 金木性相逢, 莲开现宝心, 月盈祥光生, 三界都是亲。°

根据现有资料考证,梅花拳从明末公开传播到现在,已有二十余世。现将历代 名流先辈中主要传人分录如下:

第一辈:收元老祖(法王老祖),实为虚拟。即天地也,言一元之气,化生万 物.成始成终,故为收元老祖。

第二辈:张三省,江苏省徐州府铜山县鲁家园人,后迁到该县苗家楼居住。据 《根源经》记载,张三省是在1588年向收元老祖学玄机妙艺,到1643年(明崇祯末 年)出家。他立文武大法,即传文又传武,所以梅花拳自始以来,就有文场和武场 组织,而且文场指导武场。

第三辈:邹宏义,字光大,字魁阳(张三省徒),江苏省徐州府北街人,原籍 直隶顺德府人(邢州,今邢台),生于明朝万历年间(约1624年),故于1715年, 曾被封为明崇祯镇京总兵,弃官未任,专攻文武。据《邹氏家谱》记载:在元末顺 帝时,他的始祖曾为元朝内臣,明洪武年间归明,钦赐世袭一等指挥职,镇守徐州 府,代代相传即寄居徐州。所以说邹姓是“本命宦人家,书香礼义门第”。其生平 事迹前文已述。

第四辈:邹文聚,字会庵,宏义之子,生于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寿终 73岁(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同年他回忆家史时,家谱记载:乾隆二十五年和 二十六年,家中连续出了两起大祸,苦不可言。他54岁时,北上直隶顺德府,寻父 踪迹。先到广宗县魏村,继而移到南和县三官殿,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移至平 乡县马庄桥村,全家定居下来。

邹文聚继父遗业,广传拳术。据碑文记载:幼而聪敏,长而好道,得圣真传, 神明变化,超越古今。

蔡光瑞(邹宏义徒),系河南省开州(今灌阳)东南六十里蔡家吉村人。他武 技高强,文武双全,替师开道来到河北省平乡县后马庄。他先收开州韩化礼、孙盘 龙,后又在北上途中收了内黄县杨炳为徒。到了平乡县又收张笈为徒。后人称为尊 法师爷。

西征(邹宏义徒),河南开州王家枣可人。

孟有德(邹宏义徒),河南开州城东南老人集人。

第五辈:邹克谐、邹克让、邹克诚,系邹文聚长、次、三孑。他们广收门徒, 致力于梅花拳的推广。据公元1982年所立碑文记载:邹克诚文武双全,以言武略, 为国所共宗,足以辅世而强国,以言文教,化周易为神奇,可以测往而知来。支脉 相传,渊源有序,以受其教者十数省,被其德者亿万家,后人尊为圣明爷。

孙盘龙(蔡光瑞徒),河南开州东南八公桥人。

韩化礼(蔡光瑞徒),开州东南月儿洼人(于家洼),他文武超凡。曾二次独 下山东,消灭贼盗,为民除害,伸张正义,流芳于今。在河北省平乡县收停西口李 进德为徒。

杨炳(蔡光瑞徒),河南内黄县城东丁家庄人(亦说八里庄),生于1672年,清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会试取中武探花。曾任康熙帝侍卫之职。以职之便,用“老 杨拳”名义将梅花拳传到北京及运河两岸。据历史记载,1813年(嘉庆十八年)12 月10日直隶总督那彦成奏折中提到了清康熙年间,河南滑县内黄有一个叫杨炳的人, 传授梅花拳。杨炳辞朝告老返乡后,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春,71岁时,编著了 《习武序》。其内容包括:立教条目,诗歌、对联、习武规矩十二条和拳论等内容。 是一篇讲文论武的好文章。为深入开展梅花拳活动,发挥了促进作用。

张复(蔡光瑞徒),梅花拳宗师,平乡县后马庄人。

第六辈:邹奎元(邹克让之子),武功高强,妻陈氏,商邱人,李进德(韩化 礼徒),平乡县停西口人,著名宗师。据1988年所立碑文记载,他“文理通玄而武 备更兼绝技,锻炼气体至坚至刚,不断变化,无隙可指,以视古之三丰神术,唯公 可以比论”。

郑玉德(韩化礼徒),河北省南和县郑家庄人。

徐让德(张复徒),也有人说叫徐进德,徐祥德,应进一步核准,绰号老树茬, 又名徐琳,平乡县东田庄人,著名宗师,收李九洲为徒。对梅花拳的发展贡献很大, 品德高尚,武艺高强,与李进德、郑玉德去徐州,请来邹师爷。在梅拳发展史上“三 德请师爷”传为千古佳话。

赵文礼(孙盘龙徒),平乡县王铁庄人。

王可敬(孙盘龙徒),平乡县王铁庄人。

第七辈:李九州(徐进德徒),平乡县杜科人。

赵三便(徐进德徒),平乡县董固人。

赵自强(李进德徒),平乡县东上町人。 ..

孟礼公(李进德徒),平乡城南关人。

曾汉英(赵文礼徒),平乡县曾辛寨人。

第八辈:杨士增(李九洲、赵学义徒),邱县大槐树庄人。

张从富(赵学义徒),字寿康,平乡县八辛庄人。生于清乾隆年间,卒于清嘉 庆年间。据《根源经》中记载,张从富曾施教远方,徒弟甚多。张从富在原有的梅 花拳大架的基础上又创出梅花小架,对梅花拳武功的发展和传播有很大贡献。

第九辈:刘武勋(杨士增徒),曲周香城固人。

第十辈:杨大兴(刘武勋徒),临清摇鞍镇人。

第十一辈:张连珠(杨大兴徒),临清杏园人。

第十二辈:张克宽(张连珠徒),临清杏园人。

第十三辈:张如纯(张克宽徒),临清杏园人。

第十四辈:赵三多(张如纯徒),威县沙柳寨人。

郭玉明(张如纯徒),巨鹿郭家庄人。

王安汾(张如纯徒),广宗谷常相人。

以上为大架梅花拳部分人员名单。

 

 

 

 

 

 

 

 

浏览1,67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