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主张应在寅时(夜里三时至五时)练拳。对于此说须[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寅时练拳有它好的一面,但也有 它不足的一面。所谓好的一面,就是说在鸡不叫、狗不咬、 夜静人稀的时候练拳,环境十分安静,没有什么外界的干 扰,容易集中思想进行练习;所谓不足的一面,就是寅时练 拳,若在春末、秋初及夏季还是可以的,若严冬和初春、深 秋也在寅时练拳,就不太适宜了。因为这时阴气正旺,而阳 气未发,浊气属阴,清气属阳,所以寅时练拳,对人体的气 质来讲是不利的。在《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 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 ,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暖,无泄皮肤,使气 亟奇%对于冬三月之说,在《素问》语译中道:“冬天的三个 月,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百物螯藏的时令,当此时节, 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人应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 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 内,安静自若,好象严守个人的隐秘而不外泄,又象得到了 渴望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 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 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违逆了冬令的闭藏之气,就要 损伤肾气,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痿厥 之疾尸所以,武术之练习(如形意拳)同起居有着密切的关 系。当然,冬季日出起床,再行练拳固然从环境来讲,易受 干扰,但这毕竟是外因,是可以设法克服的。

练形意拳与饮食之关系,也是很重要,过去讲“穷文富 武"并非没有道理。练武要比学文运动量大的多,体力、营 养、精气等相对来讲也就消耗得多,所以必须及时地补充足 够的营养,才能使精气得以收支平衡。这就要家庭的经济条 件比较富浴才能做到,所以谓之“富武九但暴食和暴饮是不足取的。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 天年,度百岁乃去又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 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 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充分地阐明了 起居、饮食、生活等,都须有一定的节制,如果生活失常, 放纵酒色,都是导致疾病和过早衰亡的重要因素,练拳又何 能以补之乎?

论形意直中言在内家拳中,素有“太极妙中言,“八卦制(治)中言, “形意直中言”之称。太极妙中言,是讲太极拳的运用主要体 现了不丢不顶、不及不离、粘黏连随、四两拨千斤、以艺胜 力之“妙%八卦制(治)中言,是讲八卦掌的运用主要体现了 走步稳健、换势灵活、转身迅速、拧转合力、翻转敏捷,突 出了一个,制治)字。然而“形意直中言”的“直”字,使不少 人误认为形意拳在运用时是不拐弯抹角的直来直去,这显然 是曲解。形意直中言所讲之“直”,并非讲的是出拳入学没有圆 弧、没有拧转的直来直往运动,而讲的是在圆弧切线上所形成 90度直角的运动轨迹,是圆弧和直角的相合运用那么练习形意拳时,是不是要以这个90度的直角来运动 呢?既是又不是所谓是,是讲在练习时,手的出入应该循弧线运动手手的起落,又必须循这个圆弧上由两个45度所形 成的直角来运动。所谓说不 是,是为了避免学者产生机械 的纯直角运动的误解,防止手 的出入形成动画片中那样见棱 见角的木偶运动。

90度直角的运动,符合在 圆弧轨迹上的运动。如在劈拳 中的起钻,必须顺着圆弧向上 的45度运动;当劈拳落翻时, 又必须循这个圆弧邻侧向下的 45度运动。这两个45度相合后所形成的直角,即是“形意直中言”中所求的“直”。起为横,落为顺,起要钻,落要翻。越为横之始,钻为 横之终,乃是起的技巧;落为顺之始,翻为顺之终,乃是技 击之妙。起时有钻打,落时有翻打,故谓起也打、落也打。 起有拔起对方根基之法,钻有轻劲省力之妙,落有舒伸猿臂、 放长击远之巧,翻有上下倒劲、阴阳互易之诀。起,不仅是 要使自己的身、手、头、劲、 气都起,更主要的是为了拔掉 对方的根基,使其暂时失去抵 御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将对方拔 得起,而又轻劲省力呢?我们 举一个例子:有一只正方形的 箱子,重60公 斤,放在平地上,需要把它翻成乙面着地,用什么角度去推,才能既轻劲省力又能收到 最理想的的效果呢?

假如用60度角的力去推的话,无疑向 上的力占了全部力量的三分之二左右,而向前的力仅占三分 之一左右,因此向上的力大大超过了向前的力。虽然用这个 角度的力去推可以轻劲省力,但是当力发至顶点时,仍然难 以使箱子的A角与C角达到垂直的程度,因此当D角离开地 面,与C角同地面的夹角成30度左右时,劲力就会滑出丁面。 所以,用60度角的力去推它,就显得向上的力有余,而向前 忖力不足,故难以达到把它推翻的目的。假如使用30度角的力来推它,向前的 力又大大超过了向上的力,向前的力大约要占三分之二左 右,而向上的力只占三分之一左右。用这个角度的力去推, 会增大物体丙面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但推起来非常费力,而且因后足与物体的距离较远,故发力又有不及之弊。即使是 力大无比的大力士,也只能将箱子推着向前摩擦移动,而不 易将它推翻如果我们取45度角的力来推它(如图七十九),不但有向上的力,而又有向前的力,向前和向上的这两个分力是 相等的,故谓之不偏不倚、中庸之道。这个角度的力,既克 服了60度角因力量偏上而易于滑脱的弊病,又避免了30度角 因力量偏下而增大摩擦力的缺陷。因此用这个角度的力去推 它,既能轻劲省力,又容易使A角与C角处于垂直状态,这时 只要再稍加一点向前下方45度的力,箱子就'会非常容易地被 推翻了。如果当A角与C角处于垂直状态时,加上突然向前下 方45度的暴发劲力的话,不但可以加速物体乙面与地面接触 的时间,而且由于物体翻倒时的快速惯性,会使C角再离地, 然后落平,所以圆为运动的轨迹,方为打击的诀窍(如图八十所 示)。也就是说,当出手运行至切线与弧线的切点时,它与圆心所形成的角度正好也是45度,这个切线点,即是发放劲力 的暴发点,也是暴发劲力的火候。出手向上的45度角,A为 切线DB的切点,这个点就是起与钻的发力点,当手由a点继 续沿弧线运动至C点时,此点即是BE斜线与圆弧的切点,这 时需要将原来向上45度的力转变为向下45度的力,C的切点,即是劲力的暴发点通过AC两点的两条切线相交的 直角,这就是“形意直中言”所讲的直。

浏览40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